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實驗室差錢 華裔教授研究生紛紛打包回國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1-7-30 09: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學教授、研究生愈來愈難當!聯邦經費緊縮,教授申請不到經費,「養」不起學生,實驗室被迫關門,有人成為「流浪研究生」。部分被告知即將失業的華裔博士后研究生,只能提前「打包回中國」,尋求更多研究機會。

  來自台灣的Sam劉,聖地牙哥加大研究所畢業后,到康乃狄克州立大學攻讀生化博士,去年夏天畢業后,其指導教授向他表示「申請到四年研究經費」,希望他留下來做博士后研究。沒想到今年5月教授跟他說「明年經費撥不下來」,目前的經費只能讓他在實驗室待到明年1月。

  Sam劉說,畢業后本想去業界工作,但碰上經濟不景氣,自己又沒身分,原本想說博士后研究可做個一、兩年,屆時再等待機會,如今明年1月前找不到其他實驗室或工作,只能回台灣。

  同樣於去年夏天拿到普度大學航太博士的羅先生,畢業后在伊利諾州立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希望同時間在美國找工作,然教授也在今年6月向他表示,明年研究經費「胎死腹中」,9月就需離開。

  羅先生說,由於所學領域牽涉國防,多需美國公民身分,雖然很想留在美國,但現在只能開始面向亞洲,尋找台灣或中國相關工作機會。

  目前在聖地牙哥加大攻讀生化科技的張小姐指出,近年來生化科技相關研究經費愈來愈少,以她們系所來說,這兩年收的研究生數量也較過去少,主要怕實驗室養不起。

  她說,以她而言,除在台灣申請到的獎學金外,一部分經費還是來自教授,若教授沒錢,對研究生影響很大。她表示,自己的同班同學,去年底也因指導教授沒拿到研究經費,提前要他「去找其他老闆」,當了一陣子「流浪研究生」后,最後總算找到另一個實驗室。

  南加大病理學博士葉先生也表示,今年跟他們實驗室合作研究的的印第安那州立大學生命科學系某教授實驗室,因申請不到研究經費被迫關閉。自己認識一位神經科學華裔學生,實驗做到一半,也被教授通知經費不夠,等了一陣子才重新回到實驗室。

  事實上,近年來申請研究經費,是不少大學教授一大挑戰。

  洛杉磯加大病毒及免疫學教授周正洪則說,這兩年經費愈來愈難申請。他說,通常生化、病理等相關研究經費,來自於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平均每人可申請到100萬元,過去只要申請的計畫書排名在前25%,便可拿到這筆款項,但現在需擠進前8%才有機會獲得。

  爾灣加大地球科學系教授余進義說,他們研究經費大部分來自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也有部分來自商業部,一直都不容易申請。

  他說,今年聯邦預算遲遲未過,原本今年6月從國家大氣海洋管理局申請到的研究經費,也遲遲無法撥款,連帶影響到他實驗室研究生,從原本計畫7月開始研究,只得推持至9月,實驗室雖不致受到影響,但在經費運用上也增添變數。

  沒錢難辦事,周正洪說,這兩年已有部分華裔教授乾脆返回中國,中國正缺人才慌,研究經費取得容易多了。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