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溫家寶:鐵道部要如實回答公眾質疑 最大原則是救人

[複製鏈接]

3079

主題

3102

帖子

4485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4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gmhou 發表於 2011-7-29 11: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溫家寶:鐵道部要如實回答公眾質疑 最大原則是救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8日上午在溫州金球國豪大酒店看望「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部分遇難者親屬。在認真聽取了10多位遇難者親屬意見后,溫家寶一一回答了他們提出的問題並講話。

  以下是講話全文:

  大家作為遇難者的親屬,失去親人的痛苦,心情我完全理解,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樣非常沉痛,誰都有父母、丈夫、妻子、兒女,誰都有親人,親人遇難,是多少錢也換不來的。讓我借這個機會向大家表示親切的慰問,我給大家鞠個躬。

  大家剛才反映的問題集中起來是三個方面:

  第一件事是處置工作。列車發生事故以後,處置工作是否得當。處置工作的最大原則就是人的生命——救人!我們常講一句話: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有關部門確實應該認真聽取、嚴肅對待群眾意見,包括各種質疑。對於在搶救人員中是否做到這一點,要給群眾一個明白的回答。

  第二件事是事故原因的調查和事故處理。這件事情正在進行當中,國務院已經組成獨立的調查組。調查組包括安監部門、監察部門等。他們將認真地、科學地、實事求是地對事故進行調查,要對人民負責,得出的結論要經得住歷史的檢驗。我們將根據調查的結果,依照法律和規章處理責任人。追究責任、處理責任人也是對在這次事故中不幸遇難者的一個交代,同時也是警示後人:無論是發展還是建設,都應該把人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今後的安全工作做得更好,讓那些長眠在地下的人安息。

  第三件事是你們提了一些具體的要求,比如大家都關心的理賠問題。我想跟大家說句心裡話,我剛才聽到為理賠款而爭執感到非常難受,因為人的生命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遇難者親屬還是講道理的。理賠是對生者的一種安慰。其實,我知道,親屬要的是公道。我相信這件事情會合情合理的解決。同時,不是給完錢就算完事,大家回到家鄉,如果家裡還有困難,社會還要給予關注,要特別注意照顧好他們,使他們心裡能得到慰藉,使未成年的孩子能好好學習,使老人得到照顧。

  另外,遇難者的遺物清理也是善後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有人把遇難者的遺物僅僅看成是一件物品,我認為不是的!遺物清理也是對死者的尊重,對生者的安慰。所以對於能夠尋找出來的遺物,應該儘力尋找,要把能夠尋找到的遺物主動讓人們去認領。對每件遺物,都要十分注意保管。我們的部門和地方政府應該把人民放在心上,主動做好工作。

  我知道,今天還有一些遇難者親屬我還沒有見到,你們可以把我的話告訴他們。你們失去的親人,也是我的親人。我再給大家鞠個躬,對各位遇難者家屬表示慰問,讓死者安息!

  


  

  


  


  7月28日中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抵達「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現場,並與中外媒體記者見面。中新社記者 江耘 攝

  中新網7月29日電 綜合消息,「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調查目前已全面展開。28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趕赴溫州,察看事故現場,悼念遇難者,看望受傷人員,慰問遇難者親屬,並與中外記者見面。他要求事故調查全過程公開、透明,給群眾一個負責任的交代。同日,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名單公布並舉行了首次全體會議,會議給出了此次事故情況的初步分析,並承諾爭取在9月中旬公布調查結果。

  溫家寶抱病赴溫州 強調讓群眾得到真相

  28日中午,溫家寶來到事故發生地溫州市鹿城區黃龍街道雙嶴村的鐵路高架橋下,敬獻鮮花,並三鞠躬,表達對遇難者的哀悼。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溫家寶說,事故發生以後,國務院立即成立了獨立的事故調查組,包括安監、監察等部門,這個小組將通過現場勘測、技術取樣、科學分析、專家論證,得出一個實事求是的、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結論。事故處理要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嚴肅追究直接責任者和領導責任。事故調查處理的全過程要公開透明,接受社會和群眾的監督。

  「這起事故能否處理得好,其關鍵就在於能否讓群眾得到真相。」溫家寶特彆強調。他亦指出,如果在查案過程中,背後隱藏著腐敗問題,也將依法處理,毫不手軟。

  談到中國高鐵發展時,溫家寶說,這起事故提醒我們,要更加重視高鐵建設中的安全問題,實現速度、質量、效益和安全的統一,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當日,溫家寶還看望了事故傷員和部分死傷人員家屬,他特別看望了這起事故最後一名獲救者兩歲零八個月的小女孩項煒伊。

  溫家寶此次溫州之行是抱病前來,他說自己之所以事故發生第6天才到現場,是因為這段時間生玻「11天在病床上,今天醫生才勉強允許我出行。」他說。

  國務院調查組首次全體會召開 9月中旬出結果

  28 日,國務院事故調查組第一次全體會議在溫州召開,宣布了調查組組成人員名單: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駱琳任組長,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王德學,監察部副部長郝明金,鐵道部副部長彭開宙,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張鳴起,浙江省副省長毛光烈為副組長;成員由國家和浙江省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調查組下設技術組、管理組、綜合組,同時聘請部分專家組成專家組。調查組還邀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派員參加事故調查。

  會議明確了調查組的主要工作職責:切實查明事故發生的經過、原因、人員傷亡情況及直接經濟損失;嚴肅認真、科學負責地認定事故的性質和事故責任;依法依規對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建議;深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防範和整改措施;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交事故調查報告,按程序報國務院審批。

  事故調查組邀請了包括「兩院」院士在內的分別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鐵道部科學研究院、國家電網等國內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的8名知名專家、教授組成專家組。

  事故調查組組長、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駱琳28日表示,調查組將認真嚴格履行調查組職責,依法依規開展事故調查處理各項工作,調查結果爭取在9月中旬公布。

  「調查既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細節,也絕不迴避廣大群眾和社會輿論關心和熱議的任何一個問題,要通過對各方面的認真深入調查,確保事故原因徹底調查清楚,確保調查的結論經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駱琳說。

  鐵道部回應相關質疑 稱救援中沒有宣布過救援結束

  近日,一些媒體報道「7.23」事故救援中,「鐵路官員24日曾宣布,車廂內無生命跡象,救援結束,但現場又搜救出生還者」。鐵道部「7.23」事故救援前線指揮部28日通過媒體正式回應:這種說法完全沒有根據。

  這位負責人介紹,事故發生后,地方公安、消防、武警和鐵路等各方人員一道,積極開展了全面的搜救工作。前方指揮部要求所有救援者第一位的任務是救人,必須爭分奪秒,絕不放棄,直到最後一刻。事實上,現場指揮部沒有任何人宣布停止救援。正是現場搶險人員爭分奪秒、一刻不停地施救,才為後來救出小女孩伊伊爭取了寶貴時間。

  這位負責人介紹,事故現場的列車車廂被撞擠壓嚴重,加之周邊環境複雜,音頻探測儀無法穿透列車鐵皮。又由於事故車廂空間很狹小,視頻探測儀也施展不開。可以說,生命探測儀在當時事故現場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雖然,救援人員對每一個車廂都仔細進行了探測,但現場對生命的搜救並沒有完全依賴於生命探測儀等設備。正因此,在生命探測儀探測「車廂內無生命跡象」的情況下,救援人員仍然繼續堅持搜救,最後方搜救出小伊伊。

  另外,針對某些媒體質疑鐵路部門在救援過程中「掩埋車頭,銷毀證據」,鐵道部28日也作出回應,稱此說不屬實。

  遇難者遺體均已經過DNA檢驗 名單全部公布

  溫州警方28日公布了第三批「7·23」事故遇難者名單,共計4人。至此,此次事故39名遇難者名單全部公布。警方稱,39具被家屬認領的遇難者遺體均已經過DNA檢驗認定核實。

  在遇難者中,浙江籍19人,福建籍14人(包括2名美籍華人,均原籍福建),北京、湖南、安徽、河南、天津籍各1人,義大利外籍1人。

  針對一些遇難者早就被公眾知曉,而警方公布其確認名單滯后的現象,溫州警方表示,這源於抽血進行DNA鑒定的時間有先後。

  26 日早間,溫州市委、市政府稱,遇難者林焱的家屬已與事故善後處理小組簽訂賠償協議,是此次事故處理中達成的首例賠償協議。但是,在當天下午警方公布的首批遇難者名單中,沒有林焱的名字。同時,輿論普遍關注的D301次動車遇難司機潘一恆,也沒有出現在首批公布的名單中。

  上海鐵路局局長安路生28日說,根據初步掌握的情況分析,動車事故是由於溫州南站信號設備在設計上存在嚴重缺陷,遭雷擊發生故障后,導致本應顯示為紅燈的區間信號機錯誤顯示為綠燈。

  安路生說,存在設計缺陷的信號設備由北京一家研究設計院設計,2009年9月28日投入使用。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也於昨天在公司網站上發布《致「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死傷者及家屬的道歉信》。

  他說,在雷擊造成溫州南站信號設備故障后,電務值班人員沒有意識到信號可能錯誤顯示,安全意識敏感性不強;溫州南站值班人員對新設備關鍵部位性能不了解,沒能及時有效發現和處置設備問題。此外,事故反映出現場作業控制不力,溫州南站電務值班人員未按有關規定進行故障處理,沒能有效防止事故的發生;事故反映出的設備質量、人員素質、現場控制等問題,反映出鐵路部門的安全管理不到位。

  鐵道部副部長彭開宙表示,根據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提出的消除事故隱患的技術方案,鐵道部要求相關鐵路局配合,已於7月27日凌晨全部整改落實到位。

  現場 道歉公司「一問三不知」

  昨天下午1點多,三四十名媒體記者來到設計院門口要求採訪。剛開始,有工作人員出來阻止採訪,表示院方就事件暫不回應。一個多小時后,一位負責人出面接待記者。

  下午3點,該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司黨委宣傳部部長田振輝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持續20分鐘左右。田振輝介紹,公司有關人員正在現場配合調查,有關情況需等待正式結果,「現在不太好講」。對於動車事故用了哪款產品,有多少相同產品仍在使用等問題,她大多表示「這是技術問題,我不太清楚」。

  問:道歉信上說會承擔責任,接受應得的處罰,對有關責任人進行嚴肅的責任追究處理。這句話怎麼解釋?

  答:道歉這件事,只能說是表一個態度,我們公司作為中央企業的一個下屬單位,本著對社會公眾負責的態度,作為甬溫線的信號設計單位之一,我們不迴避問題。

  問:你的意思是說責任可能不在你們嗎?

  答:具體原因還在調查當中,作為建設單位之一,具體結果還沒出來,不好說。

  問:為什麼要發佈道歉信?

  答:我們畢竟是作為建設設計單位之一。

  問:安路生說,存在嚴重缺陷,是什麼缺陷?

  答:我不太懂技術,信號系統涉及的很多,還需要等國務院進一步調查。

  問:出問題的信號系統是不是你們設計的?

  答:這種具體問題,還需要技術人員回答,我不太好說。

  問:你們為動車提供了哪些型號的信號系統?

  答:這個你們可以從網上查。

  問:你們和鐵道部是什麼關係?

  答:這個不好說。

  問:你們為什麼要開這個記者招待會呢?

  答:我們也不知道,看天氣太熱,你們站在外面不方便。

  律師 設計方是否犯罪尚不確定

  按照安路生的說法,造成事故主因是由於溫州南站信號設備在設計上存在嚴重缺陷。設計方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也出來道歉,那該單位在此次事故中該負什麼責任?是否構成犯罪?

  對此,北京市諾恆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林悟江表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管理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本法所稱的「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缺陷」是指不符合該標準。而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的罰責包括,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銷售的產品,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執照,構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責任。

  林悟江表示,從民事賠償角度來看,如果鐵道部履行了對事故傷亡者的賠償,可以向設計單位追償;從行政責任來看,國家可以對設計企業吊銷營業執照。鑒於設計單位提供設備的具體情況尚不清楚,因此是否構成犯罪以及構成何種犯罪,目前還不能確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1 01: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