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會不會被耍了:朝韓突然親近究竟為哪般?(圖)

[複製鏈接]

3236

主題

3249

帖子

466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eng0919 發表於 2011-7-28 10: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會不會被耍了:朝韓突然親近究竟為哪般?(圖)

  【韓聯社印度尼西亞巴厘島7月23日電】我國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和朝鮮外務相朴義春23日上午出席東盟地區論壇(ARF)外長會談,進行了非公開接觸。這是韓朝外長自2008年7月在新加坡舉行的ARF外長會談后時隔3年第一次接觸。

  


  

  


  


  
23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國際會議中心(BICC)舉行的東盟地區論壇(ARF)外長會議上,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左)見到北韓外務相朴義春后,笑著與其交談。韓聯社


  雖然這是令人意想不到的轟動性新聞,可事後,無論是朝韓雙方還是美國方面,都對此評論積極,國際輿論也紛紛評述認為,這是「朝韓會晤邁出重啟六方會談第一步」。

  那麼,朝鮮半島在去年延坪島炮擊事件以後,一直緊張對峙的朝韓雙方,怎麼會突然「親近」接近了呢?這不會是彼此在演戲吧?

  且看至誠大兵分析如下:

  第一,朝韓擔心長期的緊張對峙引起「擦槍走火」釀成大錯。

  自 「天安艦」事件和炮擊延坪島事件以來,韓國吃虧死傷,為此,韓國不服輸,一改常態地強硬起來,頻繁進行軍事演習,前線士兵更是到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出現了士兵誤向客機開火十餘分鐘的事件。金正日訪華后,朝鮮立刻宣布「要同南方斷交」,接著又披露南北秘密接觸、威脅「要展開全面的軍事報復」等,韓國官兵幾乎每天都受到朝鮮「無情打擊」或「毀滅性打擊」的威脅,而近期美軍上將馬倫也聲稱朝鮮可能再發起類似「天安艦」事件那樣的挑釁。

  美國尤其擔心在「天安艦」事件和炮擊延坪島事件中被批評軟弱的韓國政府和韓國軍隊的應對方式,美國擔心韓國反應過度令事態升級。在這樣的情況下,戰爭對朝韓雙方都不好,要老是照著目前的勢態發展,勢必將出現緊張對峙引起「擦槍走火」的局面。為避免釀成大錯,於是朝韓雙方終於利用東盟地區論壇這個人們意想不到的平台,進行了朝韓外長的會談與接觸。

  第二,朝鮮想為美朝對話創造條件,打開僵局解除封鎖。

  對於北朝鮮來說,答應南北對話是實現美朝對話的「過渡禮儀」。北朝鮮此前一直堅持「核問題是與美國磋商的課題,與韓國沒有關係」的姿態,估計今後也不會改變。朝鮮一直看不起韓國,朝鮮的最終目的是想直接跟美國談判,與美國建交實現關係正常化,使朝鮮回到正常國家的行列。然而美國就是不理睬朝鮮。朝鮮可能是近期檢討了自己過於強硬的手法,所以改變態度先與韓國打交道,想為美朝對話創造條件,打開僵局解除封鎖。

  第三,這是美國對韓國施壓逼迫韓國改變強硬態度的結果。

  李明博上台後,完全改變其兩個前任總統的「陽光政策」,對朝鮮施壓妄圖迫使朝鮮就範,其在核問題和南北關係問題上都堅持要求北朝鮮拿出「具體行動」的「原則」。今年來朝鮮不斷呼籲無條件談判,然而李明博政府始終強調朝鮮必須先為「天安艦」事件和炮擊延坪島事件道歉,才能再說談判的事。可是,22日舉行的會談似乎沒有涉及北朝鮮「道歉」之事。據報道,韓國改變方針的原因之一是出於「外部壓力」,施加最大影響的是美國。美國國務院高官透露,此前美國與韓國就南北會談進行過長達數周的談判。美國重視韓國的意向,等待南北關係出現改善,但北朝鮮卻沒有停止核開發活動。由此美國認為,要阻止這種趨勢必須展開對話,並開始向韓國施壓。要是美國不施壓,韓國絕不會退讓會談的。

  第四,這是朝韓雙方希望達成某種妥協互相退半步的結果。

  朝韓雙方劍拔弩張的局勢,並非好事。表面上雙方都高叫用強硬軍事手段回擊對方打擊對手,舉行軍事演習,一副真要打仗對抗的樣子,可實際上戰爭是朝韓雙輸。儘管韓國用金正日父子照片作射擊靶子,朝鮮則威脅「要展開全面的軍事報復」,如果朝韓雙方不是彼此有意緩和,怎能突然「親近」接近?正是韓國放棄了原先的道歉前提條件,朝鮮也不再強硬高調,雙方皆有心妥協退讓促成朝韓外長的會談與接觸,才形成了這特殊的令全世界瞠目結舌結果。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2: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