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星雲現詭異超級宇宙泡泡 內藏「恆星育嬰室」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可愛可親 發表於 2011-7-22 15: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歐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遠鏡觀測到在位於我們銀河系周邊的大麥哲倫星雲中存在一個巨大的小星雲狀的結構,這個結構將NGC1929星團幾乎完全籠罩。天文學家將這個巨大的球狀結構稱為「超級宇宙泡泡」,在這個泡泡之內,還存在一個巨大的恆星形成區,從外觀上看,有點兒像一個恆星育嬰室,而其形成的原因則為星團中年輕的恆星「吹出來」強勁的恆星風以及超新星爆炸所產生的巨大的衝擊波。

天文學家將這個奇特的超級宇宙泡泡的結構編號為LHA 120-N 44。由於在這個宇宙泡泡中是一個恆星形成區,充滿著明亮的且數量眾多的恆星,所以年輕的恆星所產生的恆星風正在不斷地將這個泡泡越吹越大,星際物質也在恆星風的作用下在不斷地向外擴張,不僅勾勒出壯觀的宇宙奇觀,同時也在影響著這個超級宇宙泡泡的演化。

超級宇宙泡泡所籠罩的星團NGC1929,是劍魚座的一個彌散星團,位於大麥哲倫星雲內部,而大麥哲倫星雲是我們銀河系的近鄰,並且繞著銀河系旋轉,可以說是銀河系的「小衛星」星雲,距離大約為16萬光年。其整體外觀上呈現出一種極為不規則的形狀,即具有螺旋星系的特徵,又具有棒狀星系的特徵,因而天文學家推測其在遠古時候曾經是一個棒狀小星系,由於銀河系強大的引力的作用,逐漸將其外圍結構「撕裂」,現在僅僅是在中央核心部位僅存著部分棒狀的特徵。而超級宇宙泡泡所在的區域就是星雲內部的一個較大的恆星形成區,在大麥哲倫星雲中包含有許多星際氣體雲和塵埃結構,擁有較多的恆星形成場所。

而天文學家之所以將這個宇宙空間中巨大的球形區域(LHA 120-N 44)冠以「超級泡泡」的名號,這是因為其佔據大較大的一片宇宙空間,該天區跨度達325乘250光年,相比之下,我們太陽繫到最近一個恆星的距離僅僅為4光年,可見其確實相當地龐大。而這個宇宙泡泡形成的過程主要有這麼兩個方面:首先,位於星團中央的大質量恆星擁有極高的溫度,這些恆星會形成強勁的帶電粒子流,以恆星風的向外發射。由於該區域是恆星形成區,所以聚集了大量的星際氣體,當恆星結束其一生時,會以超新星爆發的形式終結,爆發所產生的強大衝擊波又將這些氣體向外推,隨著時間的積累,逐漸形成這個超級宇宙泡泡奇觀。

雖然超級宇宙泡泡形成是由超新星爆發這類宇宙間極區破壞性的力量所致,但是也應該看到,在泡泡的邊緣結構上,也出現新的恆星形成點,正是由於這個破壞性的力量不僅將星團內部的星際氣體吹了出來,巨大的衝擊波同時也將氣體進行壓縮,這個過程是恆星形成不可缺少的。這個動態的生命周期也預示這NGC1929是一個不斷誕生新恆星的家。

這張宇宙奇觀的選送者則是阿根廷的業餘天文學家Manu Mejias,其參加了歐洲南方天文台舉辦的「隱藏的寶藏」天文攝影大賽,使得業餘天文學家有機會接觸到歐洲南方天文台龐大的天文資料庫,同時也可以幫助研究天文圖像數據中的有待發現的天文奇觀或者可能被挖掘出來的未解之謎

187

主題

1156

帖子

652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無出其右者

Rank: 5Rank: 5

積分
6521
沙發
我們的元首 發表於 2011-7-22 18:10 | 只看該作者
好喜慶的事情!
大家不容易理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9: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