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比利時建立「食品銀行」保障特困人群基本生活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可愛可親 發表於 2011-7-22 15: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比利時是一個發達國家,人均國民收入高居世界第18位。儘管如此,官方數據顯示,仍有150萬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其中12萬人屬於特困人群。為保障特困人群的基本生活,比利時建立了「食品銀行」,較為有效地動員了全社會的慈善力量。

  「食品銀行」相當於一個食品慈善事業的「批發商」,其理念最早在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提出,目的是減少過剩食品的浪費,並利用它幫助特困人群。比利時於1985年建立「食品銀行」,目前全國9個省都有「食品銀行」,並成立了「食品銀行」聯合會,合作調劑各自的資源。
「食品銀行」是完全獨立的民間機構,政府間接扶持。布拉班特省「食品銀行」全部工作人員46人,其中24人屬於沒有任何報酬的志願者,例如已經工作8年的亨利•克施溫特本人,他此前是美國職業外交官;另外22人屬於政府承擔費用的「特殊人員」——等待入籍的移民,他們除了領取每月800歐元的最低生活保障費外,另外領取150歐元的工作補貼,兩項收入合計相當於比利時最低工資標準。同時,這些「特殊人員」必須與政府簽署最短6個月、最長18個月的為「食品銀行」工作的契約,因此成為「食品銀行」穩定運轉的中堅。

  與民間性質的省「食品銀行」并行的是市政府設立的幫助維持生活辦公室。該辦公室是歐盟共同農業政策的產物:在歐盟近600億歐元的農業年度預算中,有5億歐元用於歐盟農產品收購保護價,比利時享受其中5700萬歐元;歐盟收購保護價下的農產品被加工成保障特困人群的定向食品,禁止進入商業流通渠道,一部分提供給幫助維持生活辦公室屬下的倉儲式商店,由特困人群限量登記領取,另一部分提供給省「食品銀行」。

  于克勒市幫助維持生活辦公室的新聞官科萊特說,倉儲式商店裡全是歐盟特供食品,今年有12種,明年將增加到18種。市公共社會幫助中心紀錄、確認個人所有財務信息后,制定特困人群清單,向幫助維持生活辦公室屬下的倉儲式商店提供,特困人群進入后可以自助選取,價值限量300歐元/年/人。

  亨利•克施溫特說,布拉班特省「食品銀行」有29種食品,按一人一年價值300歐元或150公斤配送,不同地區執行的標準略有不同。

  「食品銀行」背後的社會慈善

  比利時法律將食品分為限定消費時間和建議消費時間,「食品銀行」絕對不允許配送超過限定消費時間的食品,只有少量略超建議消費時間的食品。

  「食品銀行」近60%的食品是歐盟特供食品,10%至15%是臨近消費期限的食品,近20%是食品廠商捐贈的「標準」食品,6%是募捐資金換購的食品,3%是農產品拍賣市場比利時政府收購保護價下的食品。

  「食品銀行」的資金80%依靠個人捐款,其募捐主要依靠大型連鎖超市集團。比如在德爾海茲連鎖超市,每年10月有兩周,顧客購物金額中有少量固定比例的錢款被計入「食品銀行」賬目下;在比利時零售商Colruyt連鎖超市,每年6月有一周如此。去年10月,布拉班特省「食品銀行」因此獲得87萬歐元捐款,本月又獲得25萬歐元捐款,所得捐款都用於購買罐頭、包裝食品。

  而在家樂福(比利時)超市,臨近消費期限的食品一般會被提前下架,然後捐贈「食品銀行」。亨利•克施溫特說,法律規定銷毀過期食品的費用由廠商承擔,基本上是1噸80歐元至400歐元,因此促使廠商更多選擇捐贈的方式處理積壓食品。

  比利時的稅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勵個人進行社會捐贈。亨利說,自然人捐款可以享受減免同等納稅額,上限是收入的10%;法人捐款可以享受減免5%的利潤稅,上限是50萬歐元。同時,捐款允許作為廣告支出,計入經營成本。

  此外,比利時社會已經培養形成一種捐贈文化,企業捐贈被視為承擔社會責任的體現,有助於企業樹立社會品牌。比如布拉班特省「食品銀行」的1輛輕卡、1輛冷藏車、1輛裝卸叉車、1.4萬個紙板包裝箱都是不同企業的捐贈物,「食品銀行」甚至使用了軍方的空閑冷庫。2010年,比利時「食品銀行」共獲得10700噸捐助食品,價值2840萬歐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8: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