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共和國脊樑」主辦方偽造身份 參會者需繳會費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7-21 2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07月21日15:51新華網周寧 盧國強 李德欣

近日,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共和國脊樑」評獎活動,因倪萍民生大議 (微博)等名人獲獎並由此引發的名人論戰而迅速引爆網路,被網民戴上「中華羊蠍子獎」「頸椎病人得獎」「山寨獎」等各種「諷刺帽」。網民對這類評獎活動「花錢買獎」產生強烈質疑:「倪萍到底是否花錢買獎?」「『脊樑』評獎活動是否合法?」「評獎的背後到底有沒有斂財?」……

7月19日,「共和國脊樑」獲獎者倪萍接受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獨家專訪,首度通過媒體回應獲獎前後。同時,記者帶著網民質疑對「共和國脊樑」等民間評獎的種種亂象展開調查。

【核心網事】倪萍「獲獎」 「共和國脊樑獎」浮出水面

近日,李承鵬就主持人倪萍獲得「紀念建黨90周年·共和國脊樑十大傑出藝術成就獎」諷刺她「確實是共和國脊樑,只是得了頸椎病」。7月15日,又有網民爆料稱,一些帶「脊樑」名號的評獎,參加者只要繳納9800元「會務費」便可獲獎。不少網民直指倪萍「花錢買獎」。

「laoyutou」等網民留言說:「先不說倪萍配不配評為『共和國脊樑』,我倒想問問,活動的組織者有權搞這樣的評獎嗎?是誰給他們這樣的權力?」

「一些評獎活動者竟打著『建黨90周年』的幌子騙錢。還有些人沽名釣譽、愛慕虛榮,於是就樂意掏錢買『榮譽』,一錢不值。」 網民「妙齡美X」這樣留言。

一位來自江蘇作協的作家在網上發帖揭露,本次「共和國脊樑」評獎活動的主辦者叫劉學文。「早在2001年,他就以我的一篇作品《從嬌嬌女到全球500佳》獲『共和國的脊樑報告文學獎』為由,邀我進京領獎,但隨後的一份通知讓我繳納3600元會費。我這才明白這不是頒獎,而是賣獎!」……

【記者調查】黑幕重重的「共和國脊樑」評獎

(一)倪萍:「『花錢買獎』太不要臉」「保留對李承鵬的起訴權」

針對網民「花錢買獎」的質疑,7月19日夜,倪萍接受「中國網事」記者專訪時說,7月初,她收到一個自稱是「紀念建黨90周年組委會」發出的「共和國脊樑十大傑出藝術成就獎頒獎典禮」邀請函。主辦方隨後來電說,她與田華、李雙江、張繼剛、劉蘭芳等老藝術家一道獲此殊榮,頒獎時間是7月10日,地點在國家會議中心。

「當時我第一反應是這個活動與建黨90周年有關,評獎很嚴肅。再加上覺得能和這些老前輩同台獲獎,是一種榮幸,就答應了。」倪萍說,她自始至終沒向任何單位或個人繳納一分錢的所謂「獲獎費」。「在我的生涯中,從沒幹過託人甚至拿錢奪獎的勾當,我覺得這太不要臉。」

「共和國脊樑系列活動組委會」秘書長、主辦方之一的《影響力人物》雜誌社總編輯劉學文向記者證實,對本次活動的獲獎者,組委會並未收取任何費用。

記者在主辦方的邀請函上看到,這項活動由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中國經濟報刊協會、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影響力人物》雜誌社等單位聯合主辦。邀請函並沒有關於「收取獲獎者費用」的內容,反倒有「如能出席,組委會將頒發獎金5000元略表心意」的字樣。對此,倪萍助手說:「這錢我們根本沒要。」

針對網民關於「配不配『脊樑』稱號」的問題,倪萍回答:「我覺得自己不配,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所以在頒獎典禮上我說『和同時獲獎的田華老師等藝術家相比,我真的不配拿這個獎,如果能退的話,這個獎我退了吧……』」

針對李承鵬就此事在網上連續發帖對倪萍「惡言相向」,倪萍在採訪中幾度落淚:「開始我本想當『啞巴』忍了,但後來發現自己被捲入輿論漩渦,假的也被炒成真的了,不得不回應。」她還說:「這件事對我傷害很大,我保留對李承鵬起訴的權力。」

(二)主辦方原形畢露:「挂名忽悠」「評獎違規」「身份存疑」「高額收費」

不少網民認為,李承鵬與倪萍的論戰歸根到底暴露的是當前評獎活動的亂象。網民「美瞳洋子」說:「也許包括倪萍在內的獲獎者不用交錢,但那些參會人員就說不準了,評獎的主辦方哪兒會做賠本買賣?這裡面肯定有貓膩!」

「共和國脊樑」評獎主辦方之一的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秘書長李和平承認:「『中愛聯』早在2002年和2003年先後兩次作為主辦方之一參與過『共和國脊樑』的評獎活動。但今年的評獎,我會沒有參與評審、沒有參加頒獎典禮、更沒有收取任何費用。」

記者問:「那為何貴單位還在活動主辦方之列?」李和平含糊回答:「只是挂名,因為另一主辦方《影響力人物》雜誌社總編輯劉學文經我會某常務理事牽線,邀請我會擔任名義主辦方。」

中國經濟報刊協會和《影響力人物》雜誌社也是本次評獎活動的主辦方。據記者了解,「中經報協」是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管的全國性社團。而按照有關規定,在社團舉辦評獎活動前,應徵得上級主管單位批准。

針對網民「評獎違規」的質疑,「中經報協」秘書長王兆平予以否認。他對這次評獎活動是否經國務院國資委批准不置可否,但並不認為違規。「因為目前沒有規章明確約束媒體舉辦評獎活動,本次活動的具體工作恰恰由我會的會員單位《影響力人物》雜誌社操作,並非由我會(社團)主辦,我們既沒參與評審,也沒收取任何費用,只是挂名。」

然而,記者獲得的《「中經報協」批複函(2011年4月21日)》明確顯示,「中經報協」同意作為本次評獎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而且批複函蓋有公章。

更令人蹊蹺的是,記者在調查中發現,作為本次評獎活動主辦方之一的《影響力人物》雜誌「身份」存疑。記者在新聞出版總署官方網站的「新聞機構在線查詢服務系統」上搜索發現,該雜誌並未登記註冊。新聞出版總署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在系統中無法查詢的媒體屬非法媒體 「《影響力人物》雜誌社總編輯」劉學文向記者解釋說,該雜誌是廣東省《亞太經濟時報》社下屬的周刊,「不賣錢、不發行、只贈送」。

然而,該雜誌對外網站「yxl.dooland.com」宣稱「《影響力人物》是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主辦的一本大型全彩高檔人物月刊」,而且雜誌封底明確有「定價36元」的價格標識。

記者隨後致電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秘書長姜昆核實時獲悉,不僅該會沒有下轄該刊物,而且姜昆就在不久前接到過「共和國脊樑」組委會的電話邀選,但被姜拒絕。

面對大量事實,「《影響力人物》雜誌社總編輯」劉學文不得不向記者透露本次評獎的經過:「這次評獎共有書畫展、『共和國脊樑』徵文、『共和國脊樑』評獎和西柏坡採風四項內容,其中擔任『共和國脊樑』評獎的評委共有7人,都不是權威專家。評獎標準都是這7人自定的。評獎初期先選定20位名人進入大名單,根據誰能參加頒獎典禮確定最終的『10大共和國脊樑』。」

針對網民質疑的「亂收費」問題,劉學文承認,這次評獎雖未對獲獎者收費,但所邀請的全國各地100多名參會者,每人需繳納3800元「參會費」供食宿費用。

面對記者「這次評獎能賺多少錢」的問題,劉學文以「活動未結束、財務尚未結算」為由拒絕回答,但他話鋒一轉道:「這次活動,不少中國美協、中國書協的名家還免費向我們贈送了大量字畫,我們更大的目的是下一步對藝術家捐贈的書畫進行慈善拍賣。」

【延伸閱讀】民間評獎唯「利」是圖監管缺失亂象重重

當聽說這次評獎內幕後,倪萍心有餘悸:「我曾獲過無數獎項,從沒懷疑過獎項的真假,更無從核實。如果知道它是假的,我肯定不會參加。但這次事件給了我一個巨大的警醒,今後這類活動我得留個心眼兒,弄清組織者是誰、頒發者是誰、調查過程怎樣后再確定是否參加。如果有組織者利用文化界人士出名甚至斂財,利用人們的善良玷污公益和慈善的招牌,我絕不容許。」

對於《影響力人物》雜誌「身份」存疑,王兆平秘書長坦陳:「『中經報協』對下轄會員單位的資質審核有漏洞,需要吸取教訓。以後不再搞這類評獎活動。」

事實上,當前的各類評獎活動可以用「亂象重重,真假難辨」來形容。

亂象之一:浮誇風蔓延。在當前的各類評獎中,以「中華」「中國」「世紀」命名的比比皆是、泛濫成災。網民評價,「共和國脊樑」被炒得沸沸揚揚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太敢捅詞兒」。

亂象之二:拉大旗作虎皮,難辨虛實。在大部分評獎活動中,主辦方或多或少都會包括「中國XX(行業)協會」等「大牌」單位,參與者難辨真偽。北京海淀警方今年破獲的一起以「長壽之星」評選為名、半年內詐騙老年人超百萬元的案件中,犯罪團伙正是打著「中國老年基金會」名義取信

亂象之三:名人效應,請君入甕。在很多評獎活動中,從頒獎禮的主持人、代言人再到參與者,經常可見某某明星、某某名人的名字。「如果沒這麼多名人,誰會去領這個獎?」網民「Biggun」這樣評論。

亂象之四:收錢發獎。網民「優活2011」爆料,某協會評選的「誠信企業」獎,要求每家繳納4萬-20萬元,網民直呼「傷不起」。「海石激浪」說,不知是誰給這些草台班子的資格和權威,「背後是骯髒的經濟利益」。還有網民質疑:「難道舉辦個評獎活動就不需要備個案?拼湊幾個人就能這麼容易辦成這一本萬利的事兒?」

「近年來日益泛濫的『花錢買獎』事件暴露出民間評獎活動監管的缺失。」社會學家周孝正等專家指出,評獎活動泛濫的後果,就是公眾對各種獎項的衡量標準發生偏差,「這個獎值多少錢」既導致公眾失去榮譽感和認同感,更會導致社會誠信的缺失。對此,王兆平秘書長希望有關方面儘快出台相應的規範性指導文件,以利於社會團體的良性發展。

據記者了解,針對網民熱議的「共和國脊樑」評獎一事,主管社會團體的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並對涉事單位負責人進行談話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7-21 21: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nxin 於 2011-7-21 21:50 編輯

騙子越來越大膽,還能成功行騙
全是因為有名人大單位支持參與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2:1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