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7-11 18:34 編輯
 
 
 

品嘗了幾種果汁, 全都過甜.
這位農家女非常有意思, 過去在南方午飯和聚會時經常聽兩位實驗員講自家農場故事; 說是自幼即忙裡忙外, 女孩子幫老爹養雞和寵物鳥兒, 主要是餵食物和清掃, 念了生物本科隨即離鄉. 男孩子念得工程碩士(生物物理與醫療儀器), 在家時主要是喂牛養魚. 這位請俺吃過自家牛排(俺的舊貼'車'里提到過這位), 體驗美國體育文化-第一夫人為長子的球隊賽季剪綵(小布希). 二位均純樸本分, 樂於助人. 前一陣子一位同事將一位南方納稅人的電話轉給鄙人作答, 講了一種病的基本現狀並回顧了一陣子南方體驗, 恍如隔世.
草莓汁味道非常厚重. 價格比馬里蘭朝鮮店貴50-100%
酒不讓品
 一位僱員說農場在附近幾個州收購水果再行批發, 是幾十邁內最大的商戶. 有6輛冷藏車
 起家的路邊農產品攤
 500多畝土地全部出租, 種的黃豆. 前幾年讀過一篇文章, 說是農產品補貼約每戶10萬/年, 不知這錢是歸地主還是佃戶.
用了近一個鐘頭粗掃了一眼歐共體和美國的網站, 相當複雜的系統, 農業與漁業補貼約佔EU總體預算的40%. 記得上周五的"自然"有一篇文章, 歐共體初步決定消減農業補貼30億歐元用於科學研究. 美國的資料顯示補貼主要在玉米, 棉花, 黃豆, 小麥, 奶製品, 大米和花生, 但是70%以上集中於大戶-大型公司, 農場等, 中小農戶拿不到幾個錢.
 這機器不是什麼好東西, 撒的農藥或多或少都得終結在家家戶戶的飯桌上.
 過去沒見過這麼大棵的無花果, 僅僅吃過盆栽的.
 看來這戶可能不是子承父業, 農場不是買的就是老丈人所賜. 大城市入贅是一種時尚而在鄉間就另當別論了, 各位可能見過鄉間倒插門婚禮的不太多. 一般大多為兄弟太多父母無力建造農舍, 那台詞至今都不能忘懷: 小子無能, 更名改姓......
  這位農場主也喜歡捕魚捉蟹, 活得真還挺滋潤.
 財源廣進
   博物館行將開張, 告別農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