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區分民主和得謨,勝造七級浮屠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ztomcat 發表於 2011-7-17 14: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7-14 21:45:48        多.維.博.客   安明

驚聞小龍魚說中共黨刊《求是》雜誌依據安明理論發表長篇文章,區分了民主與得謨(democracy),不禁喜出望外。活了一大把年紀,說話終於有人願意聽聽了。這讓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覺得此生不虛。托小龍魚的吉言,從今兒起,我就坐在家裡喝茶,靜候中央黨校用八抬大轎請我去講課了。這日子真好,越想越美,哪有什麼金融危機、經濟危機之類的機,全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戲言說過,現在回歸正題。

說老實話,原先我也不知道要區分民主與得謨。在共產黨教育下,只知道資本主義的民主是假的,我們社會主義的民主才是真的。當時也不甚了了。黨說什麼,咱就聽什麼唄。

文革后開始認真上學讀書。上大學時看了一些關於西方民主的文章,覺得西方的民主(即得謨)有很多都很好,也很成功。後來出國,特別是六四后,又讀到了很多自由得謨人士和得(謨)運(動)人士介紹西方民主的文章,也找了一些西方人寫的關於得謨的文章。

但很不幸的是,讀的越多,就有點越糊塗。

比如,自由得謨人士常拿老牌民主(即得謨)國家美國和英國諄諄教誨國人,民主應該如何如何搞。在幾百年的民主(即得謨)發展中,人家是如何通過民主(即得謨)走向強盛,並給世界帶來文明的。美國、英國搞的民主(即得謨)才是真正的民主,具有普世價值。我們中國的民主要向它們學習,不要總幻想著另搞一套。

可是,在讀過的美國人寫的關於得謨的文章里,裡面明明寫著英國人有選舉權的人,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只佔人口的少數。其有投票權的20歲以上的人佔總人口的比例在不同年份分別為:

1831年 4.4%
1832年 7.1%
1864年 9%
1868年 16.4%
1883年 18%
1886年 28.5%
1914年 30%
1921年 74%
1931年 97%

這按我們中國人的觀點,這所謂的「民主英國」至少在1914年以前就是個地地道道的專制獨裁國家,是個由少數人說得算的國家,怎麼在自由得謨人士嘴裡就成了「民主」國家了?你連投票權都沒有,你還能當家做主人?大白天做夢吶吧?沒發燒吧??

鬱悶的一段時間后,終於明白了:得謨絕非人民當家做主人,得謨根本就不是民主。事實上,從歷史上看,得謨是憎惡所謂人民是主人的公有制的,認為那是邪惡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將兩者分開呢?將絕非人民當家做主人的democracy按其本來的叫法,稱之為得謨;將是人民當家做主人的「民主」按漢字的本意,稱為民主。

只有這樣,才是中國話,才能讓國人聽明白。否則,自由得謨人士向國人解釋說:有4.4%的人有選舉權就可以是人民當家做主人的民主國家了,不是專制獨裁了,所以,民主絕非人民當家做主人。估計十個國人聽了,有九個立馬失智,過了烙三百張大餅的時間,也轉不過彎來,既使終於清醒了,也開始懷疑自己的母語是否中文,還能不能聽得懂中國話。

所以,我說區分民主和得謨,對民主人士(如中共)和得謨人士(如海外得運人士、得謨國家政客)都有好處:大家明明白白說話,清清楚楚吵架。

同時,更重要的,這對不明所以的普通國人百姓更是功莫大焉:失智人士、懷疑自己的母語是否中文的疑士、等等都會大為減少,有助於國人心理健康,實在是勝造七級浮屠。

歡迎大家向依據安明理論發表長篇文章中共黨刊《求是》雜誌學習,區分使用民主和得謨,有話好好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7 00: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