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加拿大限移民又出招:父母團聚繳10-20萬保證金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1-7-13 07: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父母團聚移民征醫療保證金 右翼智囊倡限制移民接連出招

(明報)繼指出移民是加國的巨大負擔后(相關新聞:移民交稅少福利多?廢移民計分制 失業遣返),右翼智囊團體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昨日連續出招,資深研究員科拉科特(Martin Collacott,圖)建議,加拿大若想解決15萬父母及祖父母申請積壓問題,只有學習澳洲政府在1990年代,要求父母移民繳交一筆一定數額的「醫療保證金」(Medical Bond),來避免龐大醫療負擔,他估計父母若60歲移民,生活到85歲,造成的醫療負擔高達20萬元。

科拉科特說,他知道無法要移民一次繳交10萬或20萬元的「醫療保證金」,但知道大致醫療負擔,有助決定合適金額。 科拉科特昨日以保守黨成立新內閣后,在移民政策上面臨的挑戰為題進行演講。

他說,大選期間受移民社區關注的父母及祖父母移民積壓問題,後來因為移民部長康尼(Jason Kenney)以一些數字說明,而在一些移民聚集選區,稍微改變了保守黨反對移民的印象。 不過,他說,父母移民問題不會因為選舉結束即消失,而且更是移民部長康尼目前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科拉科特說,澳洲政府在1990年代,為了解決父母移民申請太多問題,要求父母提交「醫療保證金」,同時,必須是有一半子女都在澳洲的父母才有優先權,如此減少了大量的父母申請積壓。 他認為,加拿大可以向澳洲「取經」。



科拉科特表示,中國與印度的父母移民問題有極大不同,印度的父母通常還會帶?年幼子女好幾人一同前來,因而佔去大量移民名額,未來是否應該對帶?子女移民的父母作出一些限制,也是移民部必須考慮的問題。





移民律師王仁鐸說,儘管移民有可能為了讓自己的父母提前來加拿大,而願意繳交「醫療保證金」,但他懷疑,即使繳交了大筆的「醫療保證金」,最後仍得不到移民部加速申請的「保證」。 王仁鐸表示,父母移民申請太慢的問題,完全出在移民部處理效率,與有無保證金無關。



(世界日報)菲沙學會(Fraser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科拉克特(Martin Collacott)18日就聯邦大選後移民政策走向發表看法,預期政府將不會做出重大改變,指出解決家庭團聚移民積案為政府當務之急,為了減輕健保及社會福利的財政負擔,建議政府參考澳洲移民政策,以收取保證金方式,加速處理父母與祖父母團聚移民申請案。

菲沙學會於17日發表「移民與加拿大福利國家政策」報告,指出新移民賺取的收入為本地人的72%,繳納稅額與他們所接受的政府服務價值不成比例,平均每人超支6051元,造成納稅人每年最高損失236億元,建議政府的移民甄選程序應著重那些已取得工作安排並具備僱主急需的技能者。


科拉克特隔日以「移民與2011大選∶加國未來移民政策」為題發表看法,指出保守黨在這次大選成功爭取新移民認同,但目前家庭團聚移民積案過多,是保守黨政府選後最急需解決的問題。但他也指出該問題涉及層面複雜,並不容易理出解決之道,預期保守黨政府的移民政策將不會重大改變。



他舉自己的太太也是明顯少數族裔移民為例,認為政府不應限制或減少家庭團聚移民配額,但也不能造成財政負擔,建議政府參考澳洲移民政策,先估算出每增加一位父母或祖父母團聚名額,政府需要支出的社會服務成本為多少,如果申請人可以先繳出同額保證金,即優先處理他的申請案。

科拉克特估計,每增加一位60歲以上新移民,政府一年可能就要增加8,000元醫療成本,大約要付20年,像澳洲政府就於90年代實施保證金政策,結果申請人數並未如外界預期般下降,不但滿足新移民需求,並能減輕財政負擔。但他指出,要新移民一次拿出數十萬元保證金,也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




對於移民部長康尼(Jason Kenney)在新內閣中仍續任原職,科拉克特認為他並非未受拔擢,讚許他替保守黨成功經營族裔關係,在這次大選中功不可沒,尤其在反對黨大力拚擊保守黨削減家庭團聚移民配額時,技巧性地解讀移民統計數據,成功引導民眾對保守黨的看法。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12: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