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馬立誠:要分清真假愛國者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7-8 03: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7-07 16:42


摘要: 近年來,提倡顧全大局、理性愛國的聲音頻遭抵制和謾罵。這裡所說的理性愛國,指的是從國家現代化建設需要對外合作的長遠利益出發,不贊成情緒化的偏激,不贊成輕易言戰,也反對以愛國為名濫施語言暴力。


作者:馬立誠 原《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編輯,鳳凰衛視評論員


  2002年到2003年,我與幾位學者先後提出對日關係新思維,本意是立足國家長遠利益,為實現周邊睦鄰,對處理中日關係提出一個新思路。新思維提出之後發生爭議是正常的,但某著名學者的情況卻有些例外。他不但在國內痛批新思維,還到東京出版了批判我的著作,把筆墨官司打到國外,從而搶到「愛國」先機。殊不料,經有關部門調查,該學者竟是一個間諜。還被判了刑。


  這種匪夷所思的事,近年層見疊出,令人咋舌。原來,在個別人那裡,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變成了做秀。


  前不久,幾位青年學者合著了一本書《中國誰在不高興》。書中講道,1996年,《中國可以說不》問世的時候,作者正念高中。「我懷著極大的熱情去讀這本書……每讀一次就感到熱血沸騰……像吃了春藥一般。」而現在,他自覺夢醒,並在書中寫下這樣的結論:「當奸商和無良作者們數錢數到手軟、花天酒地的時候,狂熱而又貧窮的憤青們往往會說,我們為了精神亢奮,心甘情願付出」,「憤青是個供書商騙錢的大市場」,「民族主義是筆好買賣」。


  為何有如此怪象?一是個別人做了功利主義的俘虜,弄虛作假,揣摩風頭。正如陶淵明所說:「真風告逝而大偽斯興」。看到民族主義大行於世,就跟風而上,鞭子耍得比誰都響,「愛國」牛皮吹成天大。今天罵老張不愛國,明天罵老李不愛國,就數他最愛國。但實質呢?往往是見風使舵,以此博得有司青睞,趁機撈一把,擴展自家資源,玩大了甚至墮落成戴著面具的假面人。某大學一女生,在10多年前柯林頓訪華時,當面質問為難美國總統,出了風頭,以此炫耀。沒幾天嫁給美國人,移民美國拿綠卡,又在人前炫耀,到底哪個是真的?


  二是輿論生態出了毛病。某位殘疾運動員以自己的身體護衛奧運火炬,廣受稱讚。但當她不贊成抵制家樂福,說家樂福里有很多中國員工,抵制家樂福首先受害的是這些中國員工的時候,立遭憤青詛咒為「漢奸」,並且拿她的身體殘疾進行人身攻擊。令人怪異的是,這種「文革」式非理性的謾罵和攻擊,常常被某些人捧為「愛國情懷」。這絕不是個例。近年來,提倡顧全大局、理性愛國的聲音頻遭抵制和謾罵。這裡所說的理性愛國,指的是從國家現代化建設需要對外合作的長遠利益出發,不贊成情緒化的偏激,不贊成輕易言戰,也反對以愛國為名濫施語言暴力。理性愛國遭到謾罵的結果,導致有的人虛火高燒,口口聲聲要「大打」,弄得別人不敢說話。這種現象發展下去,只能導致一個比一個更激烈,損害國家長遠利益,在國際上助燃「中國威脅論」,使中國陷入被動。去年「兩會」發言中,幾位退下來的部長感嘆「說真話難」,就道出了人所共知的事實。


  我們當然應當維護國家主權,並致力於人民幸福和國家富強。但是,複雜的現實和沉痛的教訓提醒我們,對於個別分貝特高的「愛國者」,不妨問一句,有沒有表演和生意的成分?▲(作者是原《人民日報》評論部主任編輯,鳳凰衛視評論員。)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5: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