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世界探究中共成功秘訣 鑄造強國被稱「信守承諾」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1-7-4 08: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7-02 10:02環球時報

    中國在探索下一代政治制度 美政改任務不比中國輕

  本報駐外記者 張金江 紀雙城 青木 姚蒙 陶短房 孫秀萍 李珍


  本報記者 崔傑通 詹德斌 柳玉鵬 陳一 汪析


  2011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紀念日。這個外國人眼中「中國最紅色節日」的到來,勾起世界對中國執政黨的最新審視。被他們問得最多的是:中國共產黨為何能保持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在這個西方政治體制佔主導的世界里,「社會主義政黨倒台」就像電影里配角被主角戰勝一樣天經地義,但中國共產黨不僅拒絕這樣的劇情,反而帶領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眾目睽睽下搶了西方主角的戲。由於中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唯一執政黨,破解不了這個謎題,就無法真正讀懂中國發展奇迹的奧義。因此,國際輿論近期登出多個版本的「中共成功秘訣」,貼近群眾、實用主義等都納入其中,但在多數媒體眼中,中共永葆青春的秘籍還是在於與時俱進。韓國媒體甚至說,中共的DNA中都融入了學習。儘管與此同時,西方媒體很喜歡大聲宣讀中國社會出現的諸多問題。但即使在西方輿論場,對中國獨特發展道路的尊重也在增多。芬蘭記者維拉認為,中共幾十年都在信守對國家的承諾———打造一個現代化的中國。

  外媒探尋中共「力量源泉」

  「本周很大程度上是屬於中國的一周,中國共產黨7月1日迎來90歲生日。」本周一,這段話出現在德國《明鏡》周刊報道中,像是為國際媒體本周大量報道中共建黨90年吹響「集結號」。在韓國和日本,《首爾新聞》、《京鄉新聞》、《日本經濟新聞》等媒體推出「中共建黨90周年」專題報道。從建黨歷史、執政業績,到對未來的展望,中國共產黨的一切似乎都在被國際媒體審視。《印度時報》說,儘管已執政62年,中共在中國仍廣受歡迎,每年都吸引兩三百萬人入黨。巴基斯坦聯合通訊社說,中共8000萬黨員的規模比法國總人口還多,「世界上沒有多少政黨的歷史能達到90年,年屆九十還能有如此活力就更加鳳毛麟角了。」


  「中共強大的生命力來自何方?」本周,多家國際媒體對此問題的探究像在全球對中國共產黨做了次形象調查。一些媒體試圖從組織架構中剖析中共的成功,如英國廣播公司將中共與全國人大等機構的關係繪成圖表,向讀者解釋中國的權力架構。英國的中國問題專家麥格雷戈則提出「3P理論」,即認為負責人事工作的中組部(Personnel)、負責宣傳的中宣部(Propaganda)和人民解放軍(People's Liberation Army)構成了中國共產黨的三大支柱。


  韓國《中央日報》本周推出系列文章,研究「中共長壽的秘密」。其6月29日的文章稱,中共的秘訣是「傾聽群眾的聲音,並從群眾中得到人才補給」。這層意思被香港《南華早報》表述為:「與很多發展中國家不同,中國領導人懂得回報民眾的重要性,而不是只知索取。」6月30日韓國《中央日報》又重點介紹中共成功的另一秘訣———「共產黨人的學習DNA」。文章說,中共通過不斷學習,在實踐中獲取了經驗和教訓。德國《日報》6月30日說,中國全國有2700所黨校和2000所行政學院,這些培養共產黨幹部的搖籃,構成共產黨人力量的源泉。


  「與時俱進」,這個過去在一些外媒聽來「挺口號」的辭彙本周卻被多家國際媒體認真當做中共成功的最大秘訣。英國《金融時報》的文章說,中共之所以能承受百年來種種戰爭、社會動蕩與危機的衝擊,由20世紀20年代一個微型組織,發展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掌舵者,原因在於它不像有的共產主義政黨那樣固守教條,而是善於因時而變,以變求勝。中共歷史上固然內耗、失誤不斷,激進與務實、保守與革新時期錯綜交疊,但從毛澤東時代擺脫蘇聯與共產國際控制,到鄧小平主動修正僵化政策,中共一直表現出強大的順應形勢的能力,這或許解釋了,為何一些馬克思主義政黨消亡或在國際上被邊緣化,唯有中國執政黨仍能在世界舞台上縱橫捭闔,左右逢源。


  法國《世界報》6月29日援引法國前總理拉法蘭的話說,中共執政的邏輯是「帶有濃厚中國傳統思想色彩的」,在中國傳統中,絕對的黑與白、對與錯並不存在。他還說,中國人雖然並非不願吸收外來文化,但從古到今,這種吸收總是「以我為主」。因此,法國年輕政治家不能以絕對真理自居,更不要「居高臨下教育中國」。


  2009年中國建國60周年大慶時,國際媒體已在探討中共成功的秘訣。芬蘭記者賈斯汀·維拉當時撰文稱,「簡單地說,中共成功在於它信守了對國家做出的承諾———打造一個現代化的中國」。

  「不懂中共,你無法讀懂中國」

  國際媒體在解讀中共建黨90年時有一種習慣,那就是按時間順序「三段式」解析中共。新加坡《聯合早報》此前的文章總結說,中共第一個三十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靠槍杆子、宣傳和統戰贏得民心,打敗了國民黨的800萬軍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的新中國;第二個三十年,閉關鎖國,內訌不斷,雖然一窮二白,但敢與美國大打出手,對蘇聯「老大哥」也不惜翻臉;第三個三十年,改革開放讓中國共產黨重生,取得香港回歸,加入WTO,成功挑戰外太空,挺過汶川地震等成就,不僅安全度過亞洲和全球金融危機,而且2010年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一個成功得可怕的政黨,」德國《明鏡》周刊對中共的這個評價聽上去有些情緒。文章說,蘇聯共產主義已被歸於歷史垃圾堆,古巴共產黨已名聲掃地,共產黨患上硬化症,其領導人被視為一群恐龍。實踐一再證明社會主義理念行不通。但在中國,這條法則似乎失效了,「恐龍學會了進化和適應環境,北京在經濟上接連斬獲成功。」法國歐洲新聞電視台說,雖然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組織存在欠缺民主的問題,但這個90高齡的「政治人」就像他們當年的領袖毛澤東晚年一樣,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充滿活力。在中國,仍有很多人支持中共的政策。


  在一些西方媒體眼中,西方政治體制是當今世界的主導,中國共產黨的成功讓西方感覺像被一個不按劇本演戲的配角搶了鏡頭,因此對中共的貶損也多了起來。當中共黨員超過8000萬的消息傳來,美國「怪物與評論」網站形容中共「浮腫」。日本《產經新聞》6月30日聽聞中共此次未邀請外國政黨,便稱「中共關起門來慶祝」,是「自彈自唱」。但事實上,朝鮮、越南、寮國和古巴執政黨,以及迦納大會人民黨、「斯里蘭卡-中國協會」等多個政黨及組織已通過賀電等方式祝賀中共建黨90周年。俄《真理報》編輯部不久前還專門舉行研討會,總結中共成功的經驗。


  英國中國問題專家凱利·布朗對《環球時報》說,在西方一些人眼中,中共的成功很難被看得慣,西方世界中也沒有哪一個政黨能像中共這樣與國家的命運如此緊緊相扣。他說,雖然西方人對中共褒貶不一,但無人能否認中共在經濟上取得的成功,也不能忽視中共的聲音。德國《明鏡》周刊2007年對此就做出過判斷,中國共產黨的決策不僅會影響13億中國人,也越來越影響整個世界。


  法國地緣政治學家皮埃爾·皮卡爾對《環球時報》說,西方人習慣用自己的眼光看中國,不理解中共是中國歷史與文化的產物,以為中共沒有人民的支持,而這是一種歷史錯誤。西方應該踏實下來,認真研究中國走出的這條不同於西方的道路。法國《周刊雜誌》6月27日曾在重慶採訪一名中國老人,後者對法國記者說,黨領導中國取得巨大成就,「我們的制度怎能不令人驕傲?」


  「可以說,不懂中國共產黨,就不可能全面讀懂中國。」韓國《中央日報》駐華記者張世政6月30日對《環球時報》這樣說。他說,韓國主流媒體「非常重視」報道中共建黨90周年,考慮片刻后,他選擇用那句歌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作為對中共的評價。他還表示,對韓國社會而言,了解中國、了解中共「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未來,留給西方去琢磨」

  「儘管反覆打擊,但腐敗依舊是中國公眾憤怒的源泉之一。」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這一判斷,算得上對中共未來執政挑戰的一種審視。韓國Edaily網站說,中國如今已向世界展現「外匯儲備第一、貿易規模第一」的「超級中華」景象,但「燈光越亮,影子越暗」,貧富差距等問題困擾著中國。


  法國《20分鐘報》說,中共未來長期執政的挑戰還包括,如何維持經濟可持續發展,如何保證社會穩定和諧。文章說,中共有清醒的危機意識,機遇與挑戰並存是中國共產黨人對未來的一貫判斷。瑞士《金錢》雜誌6月30日說,作為一個社會主義超級大國,中國在一切方面都有最大的數字,如最大的黨組織,最多的人口,最大的工會,最多的學生等。當然,中國的問題也是最多的,如何解決考驗中國共產黨的智慧。當下在中國如火如荼的「唱紅歌」運動,西方媒體也評論不一,有媒體嘲笑它像是一場社會運動,但也有媒體說它勾起中國人的懷舊情結。


  瑞士日內瓦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維為6月30日對《環球時報》說,西方認可中國經濟成功,但不認同中國的政治制度,而常識告訴我們:巨大的經濟成功不可能沒有成功的政治制度來支撐。張維為說,「10-15年之後,如果中國經濟規模超過美國,西方的史學家必然會重新評估1949年中國的革命,必然會重新評估中國共產黨,否則他們就無法解釋得通歷史。中國不用急,我們的未來由我們把握,而我們的進步留給西方去琢磨。」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6: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