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查經啟示錄預備(一)啟示錄五種解經法三種千禧觀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1-7-19 17: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11-7-19 04:43 編輯

查經啟示錄預備(一)啟示錄五種解經法三種千禧觀



歷代解經家用不同的方式解釋啟示錄,在教會中形成了三種千禧觀。了解這些方法和觀點對我們正確理解啟示錄中神的教導,指引我們走屬天的路,用適宜的態度和行為準備和迎接主耶穌的再來,無疑是有幫助的。

請弟兄姊妹慕道朋友注意,我們做這個介紹,並非是建議跟從哪個方法或者哪種千禧觀,而是了解教會的屬靈前輩和當代屬靈長者做了哪些努力得出什麼見解,幫助我們更好理解啟示錄的教導,同時,也幫助我們清楚每當我們聽到別人說到末世現象時,聖經的純正教導是什麼,從而在末世時代,不被異端異教所動,一心行走天路。

啟示錄五種解經法


過去派(Preterist)


過去派使用的解釋方法被稱為[過去處境解釋法](Preterist method),Preterist一詞源自拉丁文句praeter,意為[過去]。此派認為啟示錄所描述的是有關於第一世紀教會的情景,認為全書是針對當時教會的遭遇,是一本地道的教會書信並以預言的方式來安慰當時受逼迫的教會信徒。比如,啟示錄十三章1至8節的獸代表逼迫基督徒的羅馬帝國,假先知則是羅馬帝國皇帝所拜的異教。




因此,過去派學者甘崔(Ken Gentry Jr)認為,啟示錄對當時的信徒來說有二種目的:首先,它特意描述了第一世紀的教會在極為嚴厲的逼迫風暴中依然堅定不撥,第一次歷史性的逼迫發生在羅馬皇帝尼祿在位期間的公元64年至68年。其次,它是為了激勵教會在耶路撒冷和聖殿被毀之後,再次定位自己在救贖歷史中的路線。



這種解釋啟示錄的方法最早出現於1614年,當時的天主教為了抗衡宗教改革所帶來的挑戰,一位西班牙的耶穌會學者亞爾迦撒(Alcasar)提出啟示錄處理的是作者所處年代的諸事件,並寫下了過去派的大綱。他認為,啟示錄的第一至四章為序言部分;第五至十一章描述教會與猶太教之間的衝突;第十二至十九章描述教會與羅成帝國之間的衝突;第二十至二十二章則描述教會勝過其仇敵。千禧年始於君士坦丁皇帝,他將撒但捆綁,並將他的帝國變成信仰基督教的帝國。



過去派認為由於啟示錄的[敵基督]是一個千禧年前的人物,他便不可能代表天主教的教皇。因為,從君士坦丁到耶穌基督再來之前的時期內,敵基督己經被捆綁丟在無底坑中了。(啟20:1-3)由此也引發了后千禧年主義(Postmillennialism)的產生。后千禧年主義認為,神的國度借著福音不斷地擴展,世界終要基督化,並且主張耶穌基督再來之前,世界處在一個長期公義與和平的時期,即千禧年之後,耶穌再來。但是,在理性主義高度發達的二十世紀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及後來不斷出現破壞性的世界災難使后千禧年主義的幻想破滅。



己過派解經法中還面臨著兩個問題:




第一,第一世紀所發生的事情並不能完全將啟示錄解釋清楚。因為,啟示錄中所期望要發生的事情,有很多並沒有完全在第一世紀發生,比如羅馬政權並沒有在第一世紀被推翻,信徒沒有在那個時代分享所期盼的凱旋;



第二,因為啟示錄中有很多超自然的異像與預言,單從[過去處境]的方法來解經不能與經文完全吻合,所以不能避免用象徵的手法來解釋充滿預言色彩的經文。因此,根特利(Gundry)指出,[過去處境解經法]為了現代社會的需要也訴諸[意念原則的解釋法](idealist view)以挽救作品的意義。




如今,過去派的立場多數集中在自由派神學的範圍內,這些自由派學者的代表是查爾斯、陶瑞、麥克斯和甘崔等。雖然,過去處境解經的方法會讓讀者重視啟示錄創作的歷史背景,但是對於基督徒來說這種解經的方法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這種解經的方法無法給信徒帶來永恆的盼望。



歷史派(Historicist)



歷史派學者所用的解經法被稱作[歷史預測解經法](The Historicist Method),有時也被稱為[持繼的歷史觀](Continuous-historical view),此學派認為啟示錄是記載著重第一世紀開始直到耶穌基督第二次再來之間的(歐洲)重大歷史。如向七教會發出的信,並不限於第一世紀,也適用於使徒時期的教會,一直至基督再來的時候。所以,這種解經法的基本信念是,從使徒約翰預測之始到上帝完全得勝建立新天新地是整本啟示錄所講述的歷史的起點與終點,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的阻斷,因此,這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教會發展史的歷程。



早在公元300年,有一位最早期的啟示錄解經家帕特奧(Pettau)的觀點就支持了這種方法。他認為,他本人就生活在第六顆印的時代中,第七印所代表的事件將在隨後的時間裡出現。然而,這種解經法最傑出的代表是一位名生活在12世紀,名叫約亞謙(Joachim of Fiore)的修道士。他寫了第一部歷史預測解經法的著作。約亞謙聲稱,『啟示錄中所有的象徵都與歷史事件有關聯,它們有的己經發生,有的正在發生或是在將來發生。』在他之後的800年中,他的觀點與作品被許多學者研究並得以發展。



雖然歷史派的觀點有很多的支持者,但是在一些細節的問題上,他們沒有達成一致。有些經文的解釋為了保存其推測的事件的合理性和連續性,而被曲解成別的意思。艾利特(Elliot)認為,啟示錄8章7節中所描述的「雹子與火」一定指的是哥特人,因為冰雹來自北方,所以它指的是哥特人。雖然,經文上字面的意思很難與歷史的事件相聯繫,但是歷史派為了使經文的解釋與歷史事件相吻合,在解經時常常將經文的內容與歷史事件牽強在一起,從而導致解經的主觀色彩很濃,缺乏客觀的分析和推理,而招致很多人的反對。



歷史派的觀點在宗教改革時期達到高潮。當時的宗教改革者認為,羅馬教廷依賴假教訓並欺詐信徒的敵基督者。根據羅伯特(Robert Mounce)所言,『啟示錄是以教宗、宗教改革、法國大革命、政治領袖如查理曼(Charlemagne)、墨索里尼等勾劃出西歐的歷史』。今天,歷史推測解釋法己經漸漸衰落,但仍在保守的基要派教會被使用。支持這種解經法的學者有:約亞謙、馬丁路德、加爾文、威克理夫、宣信、戈登、馬太享利、科拉克等。



未來派(Futurist)



未來派學者所使用的解經法被稱為[未來解釋法](The Futurist Method)。



此法是保守的福音派教會解釋啟示錄的主要方法。美國達拉斯神學院是未來解釋法的學術傳播中心。此派認為啟示錄第2章至第3章中所提到七個教會不僅只存在於第一世紀的歷史當中,而且代表整個教會歷史中的七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從第4章起到整本的結尾,所講述的是教會被提以後教會所要發生的事情。因此,印、號、碗所提及的事件,仍然是將來的事;十三及十七章里的獸便是將來的敵基督的勢力,要在世界歷史的最後時刻出現;當基督第二降臨審判世界並建立地上的千禧年國度時,敵基督的勢力要被基督擊潰。



未來派認定啟示錄的中心是耶穌基督的再來,對啟示錄的詮釋也必須以基督再來為主題進行闡述。因此,整個預言被分為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持續到七年大災難爆發,耶穌再來之時;第二個階段發生在耶穌再來后的千禧年。



支持未來解釋法的學者,通常採用較普遍的具有歷史性的千禧年前派的觀點來解釋啟示錄。但千禧年前派並非從起初就支持未來派的看法。從1790年至1870年代,大多數千禧年前派的人都支持歷史派的看法,相信但以理所描述的七十個七里所要發生的事和啟示錄中的大部分內容指的是教會時期。而由此開始,越來越多的千禧年前派的學者採用未來派的觀點,認為但以理的預言指的是未來,且完全在啟示錄6至19章描述出來。




未來派中的千禧年前派又分為時代主義的前千禧年派和歷史的前千禧年派。這二派。前者堅持有一個七年的大災難或者只有一半的長度;後者通常並不將未來的災難和過去的災難截然劃分開來,雖然很多人認為耶穌再來之後會有一個未來的災難接踵而至。



因此,在教會「被提」方面支持未來派的前千禧年派主要有三種不同的觀點:1)災難前被提。災前被提是時代主義的前千禧年觀所主張的觀點。此觀點盛行於美英,根據這一立場基督不單在千禧年之前回來,更在大災難之前回來,死去的信徒復活與活著的信徒一起被提到空中與基督相遇;2)災難中被提。災中被提認為信徒被提是在七年大災難的中間三年半時發生的,信徒經歷部分的災難。3)災難后被提。此觀點認為信徒必須經過七年大災難,在大災難中己去世的信徒會先復活,二者一同在空中與主相遇。另外,還有第四種看法認為整個災難過程中都在被提,支持此觀點的學者認為那些較忠心敬虔的信徒會先被提去,其餘的信徒有可能要經歷部分甚至全部的大災難,但是這種一直沒有成為主流的觀點。



從歷史上看,早期的解經家,如殉道士游斯丁(Justin Martyr),愛任紐、希波律陀和域陀奴斯(Victorinus),都持有未來派的觀點,雖然他們彼此之間略有不同,此後有十多個世紀的沉寂。到了16世紀末,一位西班牙的耶穌會教士利比喇(Franciscus Ribera)經過詳盡研究啟示錄的歷史背景和語文後,認為獸是指末世敵基督;巴比倫並不是教皇統治下的羅馬,而是未來世代中墮落退化的羅馬。他的觀點使未來派開始復興。自19世紀以後,未來派的觀點越來越引人注意,並且廣泛地被今日的福音派人士所接納。



理想派(Idealist)


理想派的學者所使用解釋啟示錄的方法通常被稱為[靈意解釋法](Spiritualist view),也被稱為[意念原則解釋法](The idealist Method)。使用靈意法解經的理想派學者認為,啟示錄並沒有預言過去或將來的歷史事件,它所描寫只是世代的基督徒所經歷善與惡者之間爭戰。比如,十三章中的獸代表逼迫信徒的人間政權,新耶路撒冷代表忠誠的信徒同享永福。


理想派的代表卡爾金斯(Raymond Calkins)認為,啟示錄是一本不能被測透的書,我們不能夠了解當初是什麼動因促使了這本書的創作,我們也不能透過此書來了解歷史的進程,如果我們這樣做了,我們就是濫用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中沒有聲稱自己是一把打開未來的鑰匙。所以,理想派認為啟示錄所描繪的七印、七號、七碗等災難,不過是世人的行為與上帝審判的表徵,不應該與人間的歷史事件划等號。卡爾金斯認為整本啟示錄的信息可以總結為以下五點:



1)它有力地號召信徒過聖潔高尚的生活;

2)它強有力地催促信徒要忍耐到底;

3)它告我們邪惡的勢力最終中會被徹底消滅;

4)它給我們一個有關基督的美妙新穎的畫面;

5)它啟示我們一個事實:歷史在基督的掌權中,因為他是人類道德命運的審判者。



理想派的靈意解經法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埃及亞歷山大學派的寓意釋經法。當時亞歷山大解經家革利免受猶太靈意解經家斐羅的影響,認為所有的經文都是以一種神秘的象徵語言表達出來的。革利免認為經文字面上的含義只是用來指出它背後的屬靈真理。同樣,著名的亞歷山大學派教父俄利根指出《聖經》充滿了難解的經文、比喻、暗語和道德問題,則必須從更深的層面找出經文的意思。他認為《聖經》本身要求解經的人使用靈意化的方法來解釋經文。



到了第五、六世紀時,靈意解經法被晚期教父耶柔米(Jerome)和奧古斯丁進一步地發展起來。耶柔米原為俄利根靈意解經的擁護者,但後來受安提阿學派及猶太教師的影響轉向字義解經法。但如果字面解經遇到難題時,他仍採用靈意解經。另外,奧古斯丁對靈意解經法更是大力支持。他認為,決定是否用靈意的方式解經的最高標準則是愛。若用字義解經會引起爭論不和,則應將該經文靈意化。



雖然,靈意解經法流傳到中世紀,並迅速得到推廣與發展。但是到了宗教改革時期,靈意解經法受到了歷史派解經家的反對。馬丁路德、加爾文都曾經嚴厲批評過靈意解經法,他們認為靈意法太過主觀武斷、富於想象,缺乏客觀性和不受控制,使聖經的真意模糊不清。



支持靈意解經法的理想派代表有:卡爾金斯、卡林頓、米利根、克度爾、韓滴生、魏克思、米尼爾、弗蘭莎、罕姆斯塔及一些無千禧年派的學者。



綜合四種解釋法



總結以上的四種主流的啟示錄解釋方法后,我們看到不同的解釋方法都有其合理之處,並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產生不同的作用。中古世紀看重靈意解釋法;改教運動時期則以歷史預測解釋法為主導;19世紀末未來派漸成主流;當理性主義抬頭以後己過派的解經法又被自由派學者所應用。所以,各種解釋方法都有優缺點,沒有一種方法能完全獨立地涵蓋整卷的啟示錄。



雖然四種方法都不完全,但是又各有可取之處,並且能夠互相補充,互通有無。比如,啟示錄的前部分較符合己過派的觀點,越往後面越適合未來派的看法。因此,歷史千禧年派的學者賴德認為,將[過去處境解釋法]和[未來解釋法]並適當地加上[靈意解釋法]結合一起來解釋啟示錄是最好的方法。



因為,啟示錄一書是歷史、先知講論和神啟語言的綜合文學,只有將這四種傳統的解釋方法兼容一起根據解釋經文的需要,合理運用才能形成解釋啟示錄的最有效方式。




啟示錄三種千禧觀




啟示錄的千禧觀和前面介紹的解經法有聯繫,擔不是對等的關係。同時,我們需要注意,千禧觀固然是啟示錄很重要的內容,但不是全部,也不是核心。核心是耶穌的再來和我們應該如何準備和迎接主耶穌的再來,同時不要忘記,我們已經與主同在,就是現在。




無千千禧觀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無千禧年觀的立場,我們把它簡稱為「無千」(我們也要類似地處理其他詞)。持無千立場的人相信,現在這從耶穌升天到他再來的這段時間就是千禧年。他強調耶穌的復活和升天引入了世界歷史的一個新時期。耶穌現在已經大大得勝撒但、罪惡和死亡。儘管我們現在看不到這場勝利全部的果效,然而它肯定是真實的。也許要我們相信,就在現在,撒但是被「捆綁」(啟20:2),被印封封在無底坑裡(第3節),但肯定的是,他的能力是被削弱了。無千說,撒但不再像在基督第一次來之前那樣迷惑列國(第3節)。在基督第一次來之前,相信真上帝的人主要存在於以色列,其他國家的人被撒但欺騙,去敬拜偶像。但是在復活之後,基督教教會得著權柄,帶著福音的信息去到萬民那裡。上帝要繼續加能力給這使命,直到最後那日,直到各族各方,各民各國都有相信的人。




然而無千強調,這一點時期也是受苦、教會受逼迫的時期。上帝在此時的得勝是靈里的得勝,不是物質上的得勝。我們不應該期望得著財富或產業。我們不應當期望統治我們生活在其中的文化,不應當期望在政治、藝術、教育,等等方面占統治地位。上帝要從不同的文化中挑選那些他選擇要拯救的文化。但是文化本身不會得到(全然)救贖。確實,一些無千人士相信,在耶穌再來之前,世界的文化會變得越來越糟糕。



無千人士相信,在這一段時間將要結束的時候,撒但要被暫時釋放,正如啟20:3(以及7-8節)表明的那樣。然後他要再次欺騙萬民,有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得到他從前的權勢。但是他要被基督的再來,以及那導致他最終毀滅的審判攔阻和擊敗。




除了我們已經描述的之外,無千人士不輕易為耶穌再來之前所發生的事件定出時間表。他們確實承認,當耶穌再來的時候,會有普遍的復活,義人和惡人,相信的人和不信的人都要復活。那時,所有的人都要被收聚起來接受最後的審判,他們要從我們前面所講的居間狀態進入永恆狀態。這永恆狀態就是有義居住在其中的新天新地。


按照無千的觀點,啟示錄20:5的「頭一次復活」,就是我們在上一章所說的居間狀態。在這狀態中,為神殉道的和其他去世的信徒在千禧年間,就是現今的世代與基督一同作王。第二次的復活是在最後審判之前所有死人身體的復活。類似地,頭一次的死是人身體的死;第二次的死是惡人被定罪,信徒並不經歷第二次的死。


支持無千禧年觀的論證



那種認為撒但在現今這個世代被捆綁的觀點,也許一開始很難讓人接受。情況看起來更像,至少第一眼看上去,就像何凌西(Hal Lindsey)所說的,「撒但在地球上還活著,活得很好。」然而我們總要這樣問,聖經的作者是否用同樣的眼光看這問題。很特別的是,耶穌甚至在地上服事的時候,就報告說,他看見撒但從天上墜落(路10:18)。對於初期教會來說,撒但受捆綁,很有可能並不意味著撒但根本失去了權勢,而是意味著他不能再攔阻大使命成就。大使命,教會在世界範圍的宣教,是我們當今這個世代最重要的事件。對初期的基督徒來說,重要的事情就是,儘管撒但儘力工作,但來自萬國的人正得到拯救。啟示錄20:3正是給我們這樣的解釋。撒但還沒有被剝奪一切的權勢,但是他不能再迷惑列國。




至於反對前千禧年觀的看法,他們注意到聖經從未說過在一次普遍復活之前(但12:2,約5:28-29,徒24:15),在將來會有不止一次的基督再來。基督再來,死人復活和最後的審判是同時發生的(太24:29-31)。

正如無千所說的,我們生活在當中的這個世代,儘管是萬民到基督這裡來的時候,但也是一個逼迫、無法和邪惡的世代(太24:21-30;提后3:1-5,12-13, 4:3-4),肯定這是實情。



前千千禧觀



前千禧年觀有兩種形式,一種通常被稱為經典或歷史性的前千禧年觀,另外一種被稱為時代論的前千禧年觀。兩種都把千禧年看作是還是將來的,在基督再臨到地上時開始。



經典形式的前千禧年觀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觀點,要追溯回到一些最初期的教父身上。他們教導說,在目前世代結束的時候,耶穌要再來,讓相信的人復活,與他同在。然後他要在地上作王一千年,或者某段更長的時期。在這段時間內(而不是在這之前),撒但要在無底坑內被捆綁。在這段時期結束時,上帝要釋放撒但,在撒但的鼓動下,地上一些人要敵擋耶穌(啟20:3, 7, 8)。但是主耶穌要鎮壓這頑抗,讓所有死人復活,進行最後的審判。然後新天新地降臨。




時代論形式的前千禧年觀是更近期(十九世紀),更複雜的觀點。理解時代論觀點的關鍵,就是耶穌實際上是再來兩次,這使得耶穌三次臨到世上。當然他的第一次降臨,是兩千年前他在馬利亞腹中受孕的時候。他在這個時代結束時的第二次降臨,是秘密再來,把信徒提到天上與他同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16-17描述了被提,保羅在當中說:「因為主必親自從天降臨,有呼叫的聲音,和天使長的聲音,又有上帝的號吹響。那在基督里死了的人必先復活。以後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里,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被提就是主把祂的百姓接到空中與他同在。所有的基督徒都相信被提。時代論的獨特之處在於,就是它認為被提是看不見和秘密發生的。這是在《末世迷蹤》系列小說和電影中描述的場面:信徒神秘地從辦公室、街道、飛機等等的地方消失,沒有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裡。





按照時代論前千的觀點,在這之後是七年撒但掌權的時間,在後三年半變得越來越糟糕(這些數字出自但7:25; 9:27;12:7;啟12:14)。這七年時期被稱作是「大災難」。大多數的時代論者相信,耶穌秘密再來提他的聖徒上天,這是發生在大災難之前的事。所以他們對耶穌再來的看法不僅是前千,還是在大災難之前的,我們稱之為「災前」,然而有一些時代論者,他們認為這被提是在大災難中間(就是大災難發生了三年半,在最惡劣的事情發生之前),或者是在大災難之後的。按照佔大多說的災前觀點,信徒當然根本無須經受大災難。耶穌救他們脫離大災難。




在大災難后,耶穌再次降臨 — 他第二次的再臨,或者他的第三次降臨。在之前的(秘密的)降臨中,耶穌是為了他的聖徒而降臨;在可見的第三次降臨中,他是與他的聖徒一道降臨。這次降臨是公開的。然後他在地上作王一千年,這可能是按字義理解的一千年,也可能不是。這是啟示錄20:1-6描述的千禧年。在這一段時期結束的時候,要發生另外一次離道反教,在這時期撒但要被鬆綁。然後是最終審判和新天新地。



對時代論前千人士來說,千禧年是上帝實現他對猶太人特別所作的應許的一段時期。按照時代論的觀點,神有兩種不同的百姓,就是猶太人和基督的教會(教會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神應許了猶太人要在一片擴充的巴勒斯坦土地上掌權,這件事要在千禧年的時候按字義發生。非時代論者相信, 把土地賜給以色列的應許,在神給所有基督徒一個新天新地的應許里實現了。對非時代論者來說,神只有一種百姓:就是羅馬書11章的那棵橄欖樹,一些枝子被除去(不信的猶太人),其他的枝子(相信的外邦人)已經被接進來。


支持前千禧年觀的論證



支持前千禧年觀的論證其中一樣就是,從離使徒一兩代的教父所得的證據,是令人刮目相看。另外,有一些是聖經經文是描述上帝在地上作王的,看起來並不切合當今的世代或永恆的狀態。在以賽亞書65:18-20我們看到:




你們當因我所造的永遠歡喜快樂。因我造耶路撒冷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為人所樂。我必因耶路撒冷歡喜,因我的百姓快樂。其中必不再聽見哭泣的聲音,和哀號的聲音。其中必沒有數日夭亡的嬰孩,也沒有壽數不滿的老者。因為百歲死的仍算孩童,有百歲死的罪人算被咒詛。


這看來是關於末後日子的預言,在那時候上帝在地上作王。一看起來好像是在描述永恆狀態,新天新地。但是在這形象描述中,上帝還沒有最終除去罪和死亡(參見賽11:6-11;詩72:8-14;亞14:5-17;啟2:26-27)。另外,對啟示錄20章最自然的解讀,就是把它看作是描述將來,而不是過去的事件。撒但受捆綁,這並不是我們通常會和我們生活的世代聯繫起來的事情,甚至很難會想有這種可能的含義。另外,聖徒復活,這肯定是和將來的復活吻合的,儘管在一種意義上,我們現在是與基督一同作王,在更有力的意義上,得榮耀的聖徒和殉道士現在是基督一同作王,但路加福音19:17確實把這說成是在末後日子給信徒的賞賜。



后千千禧觀



現在讓我們來看后千禧年觀。大部分近代的后千人士與無千人士一樣,認為千禧年就是現在,是從耶穌升天到他再來之間的這一段時間。然而一些后千人士,特別是在更早之前的作品中,說千禧年是這段時期的一部分,是這段時期將近結束,基督再來之前的那部分時間。后千人士認為,這是福音在全世界廣傳的時期。他認同無千人士對撒但受捆綁,撒但在基督再來之前暫時被釋放含義的看法。他也認同無千人士對末日事件一般發生次序的看法:耶穌再來,然後是義人和惡人普遍身體復活,然後是最後的審判,然後是新天新地。


這樣,一些人就會問,后千和無千有何不同?儘管后千人士認同無千人士,我們的時代是教會受逼迫的時代,但他們也認為,在這段時間內,基督徒要對整體文化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信徒確實要得到財富、影響力、甚至管理權。


支持后千禧年觀的論證



后千說,在這個世代,神的國要得勝。不是馬上得勝,肯定這是逐漸的事情,但時間到了,它要充滿這地(太13:31-33)。大使命要完全得勝。另外,它要勝過所有反對上帝旨意的攔阻。后千是這樣理解聖經極多講到上帝勝過他一切仇敵的經文的(詩22:27; 37:9-11; 46:8-10; 47:1-3; 66:4; 72:8-11; 86:9; 138:4-5; 149:5-9;賽9:2-7; 11:1-10;32:15-17; 40:4-11; 42:1-12; 49:1-26; 56:3-8; 60:1-22; 61:1-11;62-1-12;65:1-25; 66:1-24;參見約壹5:4)。無千和前千會抗議說,這些是指新天新地說的,但是人很難迴避這種看法,就是上帝的百姓,甚至是他舊約的百姓,是盼望在最後審判之前的這種得勝的。



另外,要把屬靈的成功和文化的成功區分開來,這並不好像前千和無千認為的那樣容易。當人接受福音屬靈的益處時,福音就全面改變他們的生活。它賦予他們新的價值觀,新的能力,去效法上帝的聖潔。神命令他們把這種新的聖潔帶進生活的每一個領域:「所以你們或吃或喝,無論作什麼,都要榮耀神而行」(林前10:31)。就是這樣,歷世歷代的基督徒已經確實改變了人類生活的許多領域:科學、藝術、政治、教育、對窮人和病人的看顧。重生的人更新世界的機構和做法,這幾乎是無可避免的。當然這個過程有起有伏。整體來說,福音在美國三百年前的文化影響力,要比現在的更大。但這是因為今天承認基督是救主和主的人人數比例要少的緣故。



我們在聖經中看到這個過程。約瑟,以斯帖和但以理生活在異教國家,但是他們對真神的忠心。他們的忠心使得他們與他們身邊社會的價值觀發生衝突。儘管如此,上帝祝福了他們的忠心,這忠心給他們身為當中一份子的不信上帝的社會帶來益處。


在教會初期的前幾個世紀中,信徒為基督的緣故忍耐承受極大的逼迫。但是殉教士的血是教會的種子,儘管撒但儘力而為,教會的種子仍在生長。到了四世紀,羅馬帝國正式成為基督教國家。對於君士坦丁歸信,這對教會是更有害處還是更有好處,我們可以有不同意見。但是我們不能懷疑,它給了教會極大的文化力量,貫穿中世紀和後來的時期。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沙發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1-7-19 17:4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11-7-19 07:10 編輯

回復 追求永生 1樓 的帖子

小結 - 已然未然之間

如果我們只注意關於基督再來和千禧年的談論中,我們就錯過了其中一樣最根本的聖經強調,就是我們自己是活在末世。希伯來書1:2說:「就在這末世,藉著他兒子曉諭我們,又早已立他為承受萬有的,也曾藉著他創造諸世界。」 這節經文里的「末世」是接著耶穌復活升天之後的時期。「末世」這個詞是用類似的方法用在使徒行傳2:17,提摩太後書3:1,以及彼得后書3:3。正如無千、后千和過去派強調的那樣,在某種意義上,上帝的國已經降臨。它由基督獻上贖罪祭所建立,我們已經進入這國(西1:13)。然而在另外一種意義上,這國度仍是在將來的,正如我們按照主禱文禱告的那樣,「願你的國降臨。」所以國度在這裡是已然亦未然。末世已經到了,但還沒有到。歷史的成就已經在基督里發生了,但它還沒有發生,因為還有更多的將要發生。這就是神學家所說的「已然與未然」的張力。



耶穌通過獻上贖罪祭,毀壞了罪的權勢,然而罪將要依附著我們,直到他再來。他已經在根本上摧毀了撒但,但這勝利在主再來之前不會完全。高曼(Oscar Cullmann)把這比作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開始進攻日和勝利日之間的分別。在開始進攻日,盟軍進入法國,在根本上置第三帝國於死地,但經過好幾個月艱苦的作戰,納粹才在勝利日投降。十字架就像開始進攻日,耶穌再來就像勝利日。我們活在這兩個時候之間,總是在已然亦未然的張力中,在這段日子期間,我們還有很多的爭戰要對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3
hellman 發表於 2011-7-19 20:05 | 只看該作者
神的絕對真理好是好就是不能被人所理解。其實還是不知道什麼是真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4
hellman 發表於 2011-7-19 20: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ellman 於 2011-7-19 20:07 編輯

世界末日改成10-21-2011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5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7-20 0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追求永生 2樓 的帖子

注意說的不是神的意就是罪。而且是撒但所為。可以說這裡五個,至少四個是撒但的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6
hellman 發表於 2011-7-20 00:05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7-20 00:00
回復 追求永生 2樓 的帖子

注意說的不是神的意就是罪。而且是撒但所為。可以說這裡五個,至少四個是撒但的 ...

如果用五位一體就全解釋了,全都是真理。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7
·八戒· 發表於 2011-7-20 00:10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怎麼會有這麼多「解釋」啊?看著人們對聖經胡解,聖靈跑哪兒去了? 任由人解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95

帖子

23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6
8
混水狼外婆 發表於 2011-7-20 09:03 | 只看該作者
事實是,把一個毫無千禧年觀念的學生送到韋斯敏斯特神學院去,他準會成為無千禧年派的人。你若把他送到達拉斯神學院去,他就極可能變成一個前千禧年派的人,例外的情況並不多見。環境、神學傳統、師長的影響力時常比聖經本身更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9
hellman 發表於 2011-7-20 09:11 | 只看該作者
混水狼外婆 發表於 2011-7-20 09:03
事實是,把一個毫無千禧年觀念的學生送到韋斯敏斯特神學院去,他準會成為無千禧年派的人。你若把他送到達拉 ...

把這個學生送去塔利班宗教學院,就會變成本拉登,會炸大樓了。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0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1-7-20 12: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11-7-19 23:13 編輯
混水狼外婆 發表於 2011-7-19 20:03
事實是,把一個毫無千禧年觀念的學生送到韋斯敏斯特神學院去,他準會成為無千禧年派的人。你若把他送到達拉 ...


外婆兄說的現象基本如此,但是事無絕對。

據我所知,有的神學院對其教師和學生是有先決要求的:必須是前千千禧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1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1-7-20 12:14 | 只看該作者
hellman 發表於 2011-7-19 07:06
世界末日改成10-21-2011了!

是不是又接著信了? 記得上次Like兄就大力推銷來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2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1-7-20 12:16 | 只看該作者
hellman 發表於 2011-7-19 07:05
神的絕對真理好是好就是不能被人所理解。其實還是不知道什麼是真理。

「不能被人理解」,是拒絕神的絕對真理的借口,為自己沒有追求真理的願望開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1-7-20 12:19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7-19 11:00
回復 追求永生 2樓 的帖子

注意說的不是神的意就是罪。而且是撒但所為。可以說這裡五個,至少四個是撒但的 ...

錯誤在於只認為一種解經方法是絕對正確的,而以此為根據說其他方法是錯誤的。

實際都可以使用來解釋不同的經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4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1-7-20 12: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11-7-19 23:20 編輯
·八戒· 發表於 2011-7-19 11:10
呵呵,怎麼會有這麼多「解釋」啊?看著人們對聖經胡解,聖靈跑哪兒去了? 任由人解釋?


八戒兄還是老問題 - 認為聖靈引導就等於千篇一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95

帖子

23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6
15
混水狼外婆 發表於 2011-7-20 14:06 | 只看該作者
各種千禧觀之所以難於調和是在於不同解經系統對同一經文(尤其是關於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預言,象但以理書第二章和啟示錄第二十章)大相徑庭。其中的區別遠不只是嘗試將這些經文應用在人類歷史過程的不同或基督再來的時間不同而已。象前派和後派對「神國」國度的理解就截然不同,交鋒之處不單在於國度建立的時間和方式,更涵蓋了國度的性質和基督掌權的方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5
16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1-7-20 14:19 | 只看該作者
混水狼外婆 發表於 2011-7-20 01:06
各種千禧觀之所以難於調和是在於不同解經系統對同一經文(尤其是關於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預言,象但以理書第 ...

這些事情在那些堅持本派觀點為唯一真理的弟兄姊妹來說是這樣,所以才有諸如必須是前千之類的要求,否則就不是時代論者了。

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尤其是平信徒,就不必也實際上沒有人堅持非得用一種解經法或千禧觀了。

即使是堅持不同千禧觀,在耶穌再來,耶穌掌權做王這樣的本質認識上還是一致的。這是最基本的信仰內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17
·八戒· 發表於 2011-7-20 20:41 | 只看該作者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11-7-20 12:20
八戒兄還是老問題 - 認為聖靈引導就等於千篇一律。

啊?神不一律啊? 還第一次聽基督徒說可以不一律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8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7-20 2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追求永生 13樓 的帖子

如果都不是神啟示的所說就是來自撒但,如果都是,那神的啟示是矛盾的,因為經的解有相互矛盾的五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19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7-20 23: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八戒· 17樓 的帖子

他是說可以有矛盾的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20
·八戒· 發表於 2011-7-20 23:38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7-20 23:32
回復 ·八戒· 17樓 的帖子

他是說可以有矛盾的律

如果一個律本身就可以正反兩面的「解」,都是正確的,那還叫什麼律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4: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