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真的有2000年的封建社會嗎?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1-6-8 15: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6-8 00:24 編輯

呵呵~~老規矩,還是一個回帖,目的是反思現有的,由西方主導的整個價值體系。。。。建議先看原帖,再看我的隨想。。。


原帖:《台灣不過有的僅是中華文化的皮毛而丟了精髓》
http://my.backchina.com/forum.ph ... p;extra=#pid5011486


回帖如下:

一般人看問題只能將思維禁錮在一個固定模式下,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如果能達到「身在山內,心在山外」的境界,自然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了。但是不通過努力學習、領悟,一般人是走不出這個壁壘的。

西方颳了2百年,使得大多數人或多或少在意識形態、潛意識在不斷自我否定中迷失了自我。呵呵~~一些人往往把傳統文化看成是歷史糟粕,實際上我更樂意稱其為「傳承文化」,說什麼這些都是「封建殘餘」。。。我聽到后,往往一笑了之,可以這麼說吧,中國從漢朝中葉開始就不再是一個封建制國家了,知道什麼是「封建」嗎?封建,即封邦建國,西方直到18世紀前,都是實行這個制度,也就是世襲的分封制,所以他們將其稱為「封建社會」,而中國至秦朝統一后,至漢朝中葉開始已經實行郡縣制度,慢慢取消了諸侯國封地制度,早就是一個大中華的概念了,高層構架上,「三公九卿」分而治之,隋唐以後更是進一步採取了更為合理的國家公務員考核制度和「三省六部」制度,從一定程度上和「現代社會」沒有太大的差異,所以明朝的幾個糊塗皇帝不理朝政幾十年,政府機構還不是一樣工作?這點現在西方有幾個國家能做到?。。。所以在中國早就沒有「封建社會」這個說法了。。。

談到科舉制,這裡再啰嗦幾句,為官者最重要的是什麼??我看一個是品行,其次是能力。所謂言傳不如身教,自己立身正了,民眾自然效仿之。所以古代千百年來,科舉以經論為主,先從正心正己身做起,也就是先學會做人,再去為官。說到能力,一本易經讀通,自然知道變化之道,能力會差嗎?這道理簡單嗎?呵呵~~看似簡單,其中有很深的內涵啊。。。。看看明朝的皇帝們雖然很多不怎麼樣,但是200多年真正在《奸臣傳》中排的上名的也就胡惟庸、嚴嵩、陳瑛等寥寥可數些人,因為整個官僚體制已經非常健全了。。。這點特別是比較一下現代社會,當官的這個博士、那個碩士的,有用嗎?

中國的「落後」主要源於一種理念,那就是「仁義」,一些人聽到此處又開始糊塗了吧。在中國古代社會,重農輕商,「士農工商」,做生意的人排在最後,為什麼??因為中國人早就意識到人的生存意義和本質是什麼了。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寫的就是「重利輕別離」的商人,唐詩中「莫作商人婦,金釵當卜錢」描寫的也是差不多情景。過多的商品,也就是物質只會造成人於人的攀比,有攀比就有分別心,有分別心,就會有勾心鬥角。所以中國人早就發明了火藥,但是沒有製造武器,不是因為笨啊,非是不會,而是不為。所以古代提倡清靜無為,清凈為天下正,講「仁義」,人在物質上是沒有現在人便利,但是人活得充實。這種所謂的「落後」何嘗不是一種「先進」??每個人都需要冷靜下來思考一下,你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假設你要什麼就有什麼是不是就滿足了??。。。故知足之為足,恆足啊。。。。

說什麼「封建禮教」,又是一個可笑的話題,當然不可否認其中有一定糟粕的存在,但是樹立這麼多條條框框是為什麼呢??有人又要說了,那是統治階級的工具,呵呵~~那皇帝老子自己為什麼也要跟著做?這個問題,佛祖釋迦摩尼看的明白,正所謂「戒定慧」。。。舉個最最簡單的例子,人人都知道早睡早起身體好,但是有幾個能一直堅持這麼做?戒律是為了人能更接近人的「真性」,只有這樣,心靈點才會有真正的安定,心靈安定了,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大智慧,而不是凡夫俗子爭名奪利的機巧、智謀。人的心靈就像一個容器,只有「空」了,才能容納萬物,正所謂,有之以為用,無之以為利,無為才能無不為,就是這個道理。

一些隨想。。。。

0

主題

31

帖子

246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6
沙發
kala2009 發表於 2011-6-9 00: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1樓 的帖子

贊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1-6-9 02: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6-8 14:26 編輯

呵呵~~這也許就是西方所最擔憂的事,中國不是日本或者其他一些西化的國家,中國有著自己深厚的文化、思想背景。換而言之,中國的崛起很可能會顛覆西方忽悠了幾百年的整個價值體系,使人們有可能從根本上去思考一些問題。。。。如文章所講,西方按照自己的歷史發展,劃分成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我們也不知所謂地照搬過來,硬套到自己身上,不斷批判,自虐自己。。。西方說民主,我們也覺得自己這方面落後了,西方說法制,我們也硬搬。。。我這裡說的還是那些一般意義上的中間派,至於那些西奴就更別提了。。。。的確,我們傳承中的東西中,一些東西需要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發展,但是別忘記了一點,中國文化是有別於西方文化的,其文化的基點就是「變化」,什麼叫無為而無不為??不是往家裡一坐等著天上掉餡餅,以我的理解有幾個層面

1. 同自然界,宇宙和諧共存,不妄作為。
2. 要有為,有些人又搞糊塗了,不是講無為嗎,怎麼變成有為了??
這裡舉一個例子,你拿起一個蘋果,如果手一松會怎麼樣??當然是掉在地上摔碎了。這就叫「妄為」。你把一片樹葉放在地上,隨風而吹,風沒起時,你知道樹葉會向那邊飄嗎??當然是不知道的,這就叫「無為」,但是你還是為了,因為樹葉因為你而在地上了。。。。這兩個例子中差別在哪裡??簡單而言,蘋果的例子中,蘋果的結局是可以預測的,你杜絕了其他的「可能」,第二個例子中存在無限「可能」,有可能就有變化,用自然之力化之就是無為
3.為而不盈,持中道而行。盈滿了就沒有再發展的可能了,要不斷有發展需要保持一種恆空的狀態
4.什麼是知足常樂,功成弗居。就是要始終為而不為,為了就有果,得到了果就是一種狀態的完結了,所以要保持永恆只有知道「止」,為而知止,不使其處於完結狀態,為繼續為創造出無限可能,當然就永恆了。。。。
5. 第4條中的無為而為亦舊有「人為」的痕迹,有痕迹就是不斷修正,不斷作為。以禪宗六祖和神秀的公案來比喻吧,能領悟到第4條已經是很高的境界了,但是依舊是「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的境界,而最高境界就是慧能所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也就是不著相的無為,回歸自然,同自然完全吻合。也就是「玄之又玄」的境界,有后一個玄來否定前一個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


呵呵~~~還有很多,大家可以思考。。。。以上逐條累次遞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2

主題

197

帖子

5876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876
4
賭博客 發表於 2011-6-9 04:50 | 只看該作者
重新發現中國文化太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184

帖子

48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7
5
seamandh 發表於 2011-6-11 04:57 | 只看該作者
LZ博學,對中國歷史文化有深刻的認識!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6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1-6-12 02:4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所知甚淺,希望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1

帖子

11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1
7
鄰家MM 發表於 2011-6-27 06:05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原來「封建社會」是西方人的專利啊。我們現在也跟著自虐實在不應該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8: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