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脖子痛應該去醫院掛什麼科?

[複製鏈接]

3236

主題

3249

帖子

466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eng0919 發表於 2011-6-23 1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脖子痛應該去醫院掛什麼科?

  伴隨著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頸椎病就像傳染病一樣在辦公室的電腦前瀰漫,發病急劇年輕化的趨勢令人驚訝。在辦公室勤奮工作是否一定會付出頸椎病的代價?是什麼導致脖子痛?要怎麼才能預防脖子痛?脖子痛了我們該怎麼辦?

  脖子痛是不是一定是頸椎病?

  「整天脖子疼」不一定是頸椎病。引起脖子疼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睡眠時頭頸姿勢不當;枕頭墊得過高、軟硬不當或高低不平;頸部外傷;頸部受風著涼; 當然也可能是早期頸椎病引起,因此,如果剛開始痛,就要注意一下,避免不良姿勢,比如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長期偏一側睡覺;同時注意使用合適的頸椎保健枕頭,一定要挑選適合自己體形的枕頭。也可以找專業的整脊推拿醫生進行治療。

  頸椎病的主要癥狀是什麼?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症,可發生於中老年人,也可發生於青年人,是由於人體頸椎間盤逐漸地發生退行性變、頸椎骨質增生或頸椎正常生理曲線改變后刺激或壓迫頸神經根、頸部脊髓、椎動脈、頸部交感神經而引起的一組綜合癥狀。

  頸椎病的癥狀主要有:

  1.頸型:主要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並伴有相應的壓痛點。特徵是頸部僵硬、不舒服、疼痛,以及活動不靈活,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

  2.神經根型:病人的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減弱,有時連拿杯都覺得沒有力,病情嚴重時,整夜疼痛難於入睡。

  3.椎動脈型:病人的徵狀是偏頭痛、頭暈,或者胸悶、胸痛。每次眩暈發作都和頸項轉動有關。

  4.交感神經型: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癥狀。

  引起頸椎病的原因是什麼?

  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是由於年紀的增長導致。年齡漸長,頸椎間盤退行性變,以及由此而致的整個頸椎和頸椎其它部位的退變產生了頸椎病。

  第二是慢性勞損引起,包括以下幾點:

  1.睡眠的不良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會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失調,加速頸椎退變。

  2.工作的姿勢不當:處於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的,雖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頸椎病發病率很高。生活中長時間打麻將,看電視也可以造成頸椎病。

  3.不適當的體育鍛煉: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可加重頸椎負荷。

  脖子疼痛以為是落枕,實為頸部肌筋膜炎,應去骨科

  29歲的陳小姐是一家銀行的骨幹,又到了年底,銀行的工作量比平時猛然增多了好幾倍。陳小姐每天都要在電腦前連續工作七八個小時,晚上加班也成常事。最近一個星期,她覺得頸背酸痛,脖子疼痛,扭頭困難,開始時她以為是落枕,會慢慢好的。沒想到,一段時間過後,癥狀不但沒有減輕,反而越來越重。後來坐在電腦前,陳小姐竟然發現,自己的雙手不聽使喚,頸背部又痛又麻,只好趕到醫院就診。

  經檢查確診,陳小姐患了一種在醫學上稱為「頸部肌筋膜炎」的疾病。由於久坐在電腦前,頸部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處於牽拉緊張狀態,頸肌筋膜就會失去彈性,逐步僵化,從而使人產生頸部酸痛、背部沉重等不適感。同時,陳小姐最近過於勞累,這又加重了其不適感,最後竟然導致她雙手不聽使喚。

  長期伏案,要常變換工作姿勢

  骨科專家提醒,對於辦公室白領、電腦操作員、會計、記者、教師等職業的人,在工作中需要經常長時間保持前傾的姿勢,就應該意識到自己屬於患「頸部肌筋膜炎」的「高危人群」。而一旦出現頸背痛持續兩個星期以上不見好轉,就要前往醫院檢查確診。

  在平時的生活中如何防範「頸部肌筋膜炎」?對於經常出現脖子疼痛等癥狀的中青年人,要注意生活細節,首先要保暖防寒,少洗冷水澡;其次,糾正工作時的不良體位,經常變換姿勢,長期伏案或在電腦前工作的人,每工作一個小時要活動一下頸部,做做「米」字操,坐姿上儘可能保持自然的端坐位,保持正常生理曲線,如果有條件,最好製作一個與桌面成10°~30°斜面的工作板,這樣伏案工作時能減少頸部承受的壓力;平時多參加體育運動,尤其是游泳、跑步等項目,對緩解頸背痛作用明顯;平時還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能過於勞累,避免和減少頸部的急性外傷,如抬重物、緊急剎車等帶來的損傷等。

  感冒后脖子痛需警惕甲狀腺炎 應去內分泌科

  3個月前,36歲的李小姐在一次感冒後頸部就出現間歇性疼痛,嚴重時連耳根、下巴、牙齒、前胸和肩部等都會感到隱隱的疼痛。

  李小姐為此去過多家醫院就診,內科醫生說是甲亢,呼吸科認為是上呼吸道炎症,各類的藥物都有試過,可是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最後李小姐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尋求幫助,最終被診斷為亞急性甲狀腺炎,簡稱亞甲炎。經過1多月的藥物治療,李小姐的各種不適癥狀完全消失,頸部也不疼痛了。

  該院內分泌科主任金暉介紹,近年來亞甲炎的發病有增多的趨勢,以中年女性多見。據悉,亞急性甲狀腺炎常發生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腺炎、病毒性感冒之後,有時具有小規模流行性質。一般認為與病毒感染或變態反應有關,主要表現發熱、全身不適、咽喉疼痛、頸部脹痛、流涕等卡他癥狀,類似上呼吸道感染或咽喉炎症。頸部疼痛經常是亞急性甲狀腺炎發病的首發癥狀,一般輕者僅有頸部不適,進食或飲水時感覺頸部有異物感,壓之有輕疼;重者頸部疼痛難忍,向下頜、耳後、頸后或雙肩部放射,可以表現持續性疼痛陣發性加重,疼痛厲害時,難以忍受,坐立不安。

  專家提醒,如果長時間的「感冒」必定另有原因,如有頸部疼痛或甲狀腺出現包塊,一定要到內分泌科就診,以排除是否是甲狀腺炎作祟。

  脖子酸痛或是頸棘間韌帶損傷,應去骨科或中醫科

  在臨床上,許多人會感覺到頸後部酸脹不適,尤其是低頭工作、看電視時間稍長,就會出現頸後部酸脹甚至出現疼痛癥狀,夜間睡眠時也感到頸部不適,老年人表現尤為突出。很多病人都將其歸於頸椎病。其實不然,這種情況還有可能是——頸棘間韌帶損傷,這種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多見,尤其是長期低頭工作的人群,發病率較高。

  該病的一般臨床表現:

  1.頸後部酸痛不適,頸前屈時加重。

  2.頸部慢性勞損傷,長時間低頭工作,睡眠喜高枕,或有其他頸部外傷史。

  3.頸部檢查可無明顯腫脹,但病變棘突間隙壓痛,頸部屈曲和頭旋轉時亦可加重,患者多能明確指出痛點位置。

  4.單純頸棘突,頸棘間韌帶損傷一般X片難見明顯的改變,側位片時可見棘突間隙增寬或變窄,老年人會合併有骨質增生、椎間盤變性、骨質疏鬆、項韌帶鈣化等相應的改變。

  治療上以中西醫結合療法為主,中醫科在治療上有獨特優勢:

  1.神經阻滯療法——棘間韌帶痛點阻滯對本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經皮電熱神經刺激療法——通過脈衝波頻率、電壓、電流輸出的周波及溫度等刺激相應棘間隙部位。

  3.超激光療法——改善血管壁的通透性,減輕炎症滲出速度,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炎性滲出物的吸收,減輕軟組織水腫,進而消除疼痛,促進創傷組織癒合。

  4.小針刀療法——由於該病主要是棘間韌帶的腫脹和粘連等病理改變,而小針刀是直接用刀進行剝離、松解、減壓,使炎症吸收、癥狀緩解,效果較好。

  5.按摩療法——可用輕柔的一指或掌推,順其纖維走向推揉數遍,然後用擦法,以透熱為度,後期可用彈撥尋法治療,在患部及棘突兩側呈垂直方向由輕到重反覆數遍,然後在脊柱中線和兩側按摩,最後做上下摩法,以透熱為度結束治療。

  脖子痛引起頭痛、嘔吐、失眠,應去神經內科

  70%的頭痛源於頸部,頭痛是一種極為平常的癥狀,現在城市生活的人,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很大一部分人都不同程度的患有頸椎病,大部分患有頸椎病的人會出現頭疼癥狀。而頭痛癥狀的發作基本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由於過度緊張而引起的頭痛,另一中是平常的頭痛。後者大約佔頭痛人群的 30%,稱為血管性頭疼,是由於頭部血管擴展,積壓到感知疼痛的神經末梢引起的。它會引起頭部兩側抽痛,隨之有想吐的感覺。這種癥狀大概一個月會出現幾次,持續幾小時,通常是間歇發作。

  問題更為嚴重的是第一種情況的頭痛,這種頭痛約佔頭痛人數的70%,這類病人會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癥狀。

  1.從後腦到頸部有抽痛感。

  2.頭部總有一種壓迫感,感覺頭沉沉的,人很壓抑。

  3.肩部覺得僵硬,一遇變天或者吹空調會更加難受。 4.在工作時經常保持一個姿態過久,肩部.頸椎.頭部,不同程度出現壓迫感,有頭痛或少許噁心癥狀出現。

  這類型的頭痛,是由於頸部肌肉韌帶(經筋)勞損從而引起頸部的肌肉拉緊.發硬,由於大後頭神經貫穿頭部肌肉,受到肌肉和肌肉韌帶(經筋)的壓迫,引起頭痛,因此此類頭痛病症我們稱為頸椎性頭疼,應去神經內科就診。

  脖子僵硬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徵兆,應去急診科

  許多人推崇不屈不撓的「硬脖子精神」,但這僅限於精神層面。如果你覺得脖子僵硬,千萬別大意,因為這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徵兆。

  據台灣「台視新聞網」18日報道,新竹市一名30多歲的計程車司機,連續幾天覺得脖子僵硬,以為只是一般的肌肉酸痛而去拔罐治療,見沒有改善又以為是牙痛所致,最後脖子越發僵硬,痛到受不了,直冒冷汗、噁心嘔吐,入住新竹醫院急診病房。

  急診醫師通過X光檢查,沒有發現脖子有異樣,但心電圖讓醫生嚇了一大跳——該司機是典型的急性心肌梗塞。

  接診的醫師表示,急性心梗會出現連續30分鐘的胸痛,或是胸部以上有壓迫感,胸痛會延伸到左肩、下巴和頸部。不過,很多人出現頸部僵硬時以為是肌肉酸痛,自作主張地去做推拿,這是很危險的。這位司機就差一點沒命。醫師說,夏秋季節交替之際,心血管疾病多發,如果不能及時搶救,心肌梗塞的死亡率高達三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0: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