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布希只領先克里2% 「納德因素」再度左右美大選

[複製鏈接]

864

主題

2331

帖子

161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1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靈犀 發表於 2004-9-17 02: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大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克里從獲得提名以來,民意調查一直穩定領先布希,但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後,布希以反恐為主題的選戰策略奏效,聲勢後來居上,一度將領先差距拉開到超過10%%。不過根據最新民意調查,布希目前只領先克里2%%,其中納德因素再度浮上檯面。

  納德這次已是第4次競選美國總統,其中1996年及2000年是以綠黨候選人身份競選。

今年綠黨自行推出候選人,納德以獨立人士身份參選。至目前為止,他已在22個州取得總統候選人資格。

  2000年大選,納德的得票率雖然只有2.47%%,卻左右了整個選情,扮演了拉下戈爾,將布希送進白宮的關鍵性角色。

  根據選舉專家分析,納德因素必須在兩位主要候選人在各州的得票率差距在4個百分點之內才能起作用。專家認為,目前距離大選還有一個半月,民意調查隨時可能因特定議題的發展而起伏,但因這次選舉,共和黨與民主黨兩陣營的「敵我意識」空前濃厚,兩黨最後選舉結果呈現平比的幾率比2000年還要大。

  事實上,美國在2000年大選以後,心理上已分裂為「兩個美國」。在過去4年中,許多民主黨人心理上根本不承認布希是美國總統,而伊拉克戰爭更使裂痕加深。有專家預測,所謂風水輪流轉,2004年大選,如果納德因素再度起作用,幸運被送進白宮的可能不再是布希,反而是克里。

  民主黨選民這次可謂眾志成城;反而是共和黨選民對布希貿然攻打伊拉克,事後既未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在國際上又得罪了一大幫盟友,而伊拉克戰事結束無期,美軍死亡人數已破千人大關,選民心中迷惘矛盾可想而知。而不屬於兩黨的中間選民,最後將選票投給主張立即撤軍的納德,應該是合理的發泄渠道。

  納德1934年出生,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哈佛大學法學士。他4度出馬競選總統,並不志在當選,而是為了逼迫兩大傳統政黨「傾聽真正老百姓的聲音」。納德說,現在共和、民主兩黨都已被出得起大錢的大企業所綁架。

  納德說,他堅持參選,是「對正義的承諾」。他要讓民主黨「變回」民主黨,要讓不滿布希政策的自由派共和黨人有所選擇。

  納德一生未婚,生活簡樸,沒有汽車,沒有深宅大院,一人獨居在華盛頓的一間公寓里,走在路上沒人知道他是總統候選人,對「美國的唐吉訶德」稱號,他甘之如飴。鍾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0: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