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莫為《功夫熊貓2》的義和團式夢想陶醉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6-8 19: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發表於 2011-6-8 09:01       CHN強國論壇

青衫老祖




   《功夫熊貓2》以太極拳戰勝火炮結局,令許多同胞大喊過癮。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我們不必認真追究結局背後的故事,但是,作為國人,卻不可陶醉在這種義和團式夢想中,以為太極拳真的可以戰勝大炮。

  「義和團」戰士是反帝英雄,我一點也不懷疑。對於某些人肆意歪曲歷史,惡意攻擊義和團為「拳匪」的行徑,我嗤之以鼻。儘管義和團以失敗告終,但是,失敗的義和團卻給了西方殖民者一個深刻的教訓,一個敢於用血肉之軀面對大炮的民族,是不能用武力征服的。中國之所以沒有被帝國主義徹底瓜分,沒有淪成為完全的殖民地,義和團的抗擊功不可沒。義和團的反帝反封建精神,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我們應該不斷繼承和發揚下去。

     但是,義和團的失敗也給予我們一個深刻教訓,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一個民族要生存、要發展,僅有反抗和犧牲精神是不夠的,還必須要有科技、掌握先進工具。長矛不可能抗衡大炮,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中國民族革命之所以最終取得勝利,並不是因為堅持「長矛對大炮」,而是藉助長矛奪取大炮,以大炮對大炮的結果。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實際就是掌握現代科學技術)這一正確理念,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轉化為現實實踐,並依然在實踐。因此,對於義和團所宣揚的所謂「刀槍不入」,進而以血肉之軀直面洋槍大炮的做法,我們決不能繼承,相反,應該堅決摒棄。反抗和犧牲精神加科學態度、現代科技,才是我們這個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應有抱負。

     我不知道《功夫熊貓2》的作者處於何種考慮,是向中國功夫致敬,還是對義和團式幻想頂禮膜拜,還是要送給中國人一副自甘落後的麻醉劑?!這樣的結局作為「喜劇誇張」是可取的,作為一種文化灌輸卻是有害的。尤其是在面對美國稱霸世界且保持科技領先地位的情況下,任何陶醉於義和團式夢想的想法和做法都註定是要誤國誤民的。

     必須承認,中美之間綜合國力差距巨大。美國的GDP總量是中國的3倍,美國的常規軍力至少是中國2倍。美國有11艘航母,其中10艘是巨無霸級(10萬噸以上級)核動力航母,而且有兩艘更大的航母在造,中國一艘還沒有;美國有300架左右四代機,中國一架沒有;美國有400顆以上在軌衛星,中國只有百十顆;美國掌握著所有網際網路的網址分配器及總開關,中國一個沒有。這樣一個巨大差距,說明中國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很多。儘管中美決戰並不完全取決於上述對比,中國的導彈系統在區域內具有非對稱優勢,中國的近海防禦體系近乎銅牆鐵壁,完全可以通過實施區域清空和有效拒止來粉碎來自任何國家的入侵,但是,志在海洋的中國,卻不能滿足於現狀。任何在軍事科技方面滿足現狀的態度,都將給民族生存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海洋是中國的未來,更是中國的軟肋,為贏得海洋,中國必須永遠拋棄「義和團式」夢想!即便我們沒有同美國攀比的必要,也不需要11艘「大玩具」嚇唬別人,我們也必須具備打贏未來戰爭的科技軍事能力。

     我極少談憂患,更喜歡談未來、談希望。這不等於我內心缺乏憂患意識、危機意識。而是因為已經有足夠多的人在說憂患、說危亡。更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肆意誇大差距,製造聳人聽聞的謊言,企圖打壓民族復興的信心。所以,我更傾向於對如何建設美好未來提出自己的建設性意見。包括《不做美國第二——中國大國之路》《重塑中國之中:由養光蹈晦向佛光普照》《中國急需制定兩洋中國大戰略》等等。這與《功夫熊貓2》虛構的「義和團」式夢想完全不是一回事。一個民族,不僅要有憂患意識、危機意識,更要有目標、有雄心壯志。憂患,不能變成杞人憂天;危機,不能危到意志消沉。而必須把憂患意識、危機意識與遠大目標、奮鬥精神有機統一起來,在差距面前不氣餒,在困難面前不退縮,艱苦奮鬥,勇往直前,才能為民族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中國,奮進!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沙發
11nn93n9 發表於 2011-6-8 20:48 | 只看該作者
效率高者得天下。科技是提高效率的關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3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6-8 22:35 | 只看該作者
科技發展的關鍵是教育。中國的教育方式,投資不夠,缺乏公平可能會拖累中國科技的發展。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2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