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北京重點文物「白塔寺」現私秘會所 每人一餐920元

[複製鏈接]

3236

主題

3249

帖子

466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heng0919 發表於 2011-6-4 10: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重點文物「白塔寺」現私秘會所 每人一餐920元

  白塔寺出租院落建會所

  「風水大師」坐堂忽悠遊客,一件工藝品賣千元;管理方承認出租場地給公司經營

  


  

  


  


  
昨日,白塔寺一處建築內,銷售員在玉器櫃檯前閑聊。


  


  

  


  


  
昨日,白塔寺西跨院的房屋內,一家餐飲公司的服務員正在工作。該就餐點每人消費至少920元。本版攝影/本報記者 楊傑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妙應寺白塔(俗稱白塔寺),管理方將部分房屋租給兩家公司。一家經營高級餐飲,「每人消費至少要920元」。另一家經營貔貅、佛像等工藝品,以「遊客運勢不佳」勸說遊客購買千元商品。


  西跨院成「私密就餐場所」

  昨日中午,白塔寺內,記者向寺內一名保安詢問「有沒有吃飯的地方」。

  保安上下打量記者后,指向檢票門西側,「那裡面有酒店,你只要能吃得起就去。」

  這是白塔寺檢票門西側一個不起眼的小門,記者走進去立刻被另一保安攔住,確定是要吃飯後,該保安用對講機喚來一名工作人員帶路。

  小門內是一條狹窄的衚衕,牆壁上掛有四五個牌子,上寫「金融傢俱樂部」等。

  通行小衚衕10餘米后,帶路人員左轉進入一處布滿亭台水榭的院落。進院后,一名女服務員出現,帶著記者進入一棟雕樑畫棟的包間。服務員拿出類似捲軸畫樣式的菜譜,聲明「每人消費至少要920元」。

  記者詢問,此處是否屬於白塔寺,服務員稱這是白塔寺西跨院,「我們是一家公司做的就餐點,不就餐的遊客不能隨便進來。」

  該就餐點提供的簡介上寫明:「此處曾是歷代皇帝和高僧參禪問道之所,十餘間4人至50人的包房為您提供私密就餐場所。」

  「風水大師」嚇唬遊客買佛像

  白塔寺正門售票處,20元門票費進寺,還有講解員陪同講解寺內歷史。

  昨日下午,記者和兩名湖南口音遊客進入寺門。寺內最著名的白塔正在封閉修繕,可供遊玩的空間並不大。不久,講解員將記者等三人帶至院東側一組櫃檯前。

  櫃檯擺滿各種顏色的經幡布條,三名配有白塔寺胸卡的工作人員見講解員將遊客帶到,立刻推薦經幡套裝,價格從199元到999元不等,稱「請經幡后可插到寺內保家人平安」。帶路講解員也在一旁幫腔介紹好處。

  兩名遊客花199元買下一塊紅色經幡,此時講解員說,可帶他們找精通風水的大師講解經幡安插方位。

  跟著講解員,記者和兩名遊客來到寺內東側一排銷售貔貅、佛像的工藝品店。一名約40歲的男性「大師」開始給兩名遊客講解如何趨吉避凶。

  「你倆運勢不佳,可從店裡請些辟邪物回去。」該「大師」說,這些平安物只能說請,不能說價錢,「價格高的有的是,但不適合你們,你們需要買900元的佛像回去就行,這都是開過光的。」

  見這兩名遊客不買,「大師」立刻接待下撥兒遊客。對於其他遊客,「大師」所說內容跟之前說辭一模一樣。

  官方回應

  簽20年合同 清走恐被告

  昨日下午,白塔寺文物管理處楊姓書記證實,白塔寺西跨院的餐飲場所和寺門內東側工藝品店所用房屋,的確是寺院管理方出租給兩家公司在經營。

  對於寺內的「風水大師」,楊書記稱,講解員、銷售經幡人員和所謂大師,都是承租公司招聘的,「我們給他們做過專業培訓,不讓他們違反規定,但他們的商業屬性和文保單位的公益屬性不可能一致,防不勝防。」

  楊書記坦言,故宮建福宮事件后,他們接到北京市文物局要求各文物單位、博物館自查出租經營的通知,「現在兩家公司的確都在營業,簽的是20年的合同,一時把他們清理走,白塔寺會成為被告,需要時間協商處理。」

  新規

  國家文物局:文博單位嚴查「會所」

  北京市文物局將對博物館出租場地開展「接待性服務」進行規範

  6月1日,國家文物局下發《關於開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遺址類博物館內經營活動調查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盛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對上述文博單位的事業性收入、經營性收入、是否存在會所等情況進行大調查。

  調查結果將於6月7日匯總。

  重點調查四類行為

  調查的重點為,文博單位是否存在以「會所」形式設置准入門檻進行經營的場所項目;是否存在改變文物保護單位用途,將文物保護單位作為企業資產經營;是否存在租賃、承包、轉讓、抵押文物保護單位,以營利為目的進行商業活動;是否存在未按照程序審批,有礙文物安全,背離公益屬性的其他經營活動等四類行為。

  違規出租禁止續租

  北京市文物局日前緊急發文,對博物館出租場地開展「接待性服務」進行規範。

  規範要求,文物局局屬的博物館須按照要求對出租場地進行嚴格管理和審查,對於與博物館合作、租博物館場地從事接待性服務的單位將創造條件逐步退出。

  有關負責人表示,文中「接待性服務」的含義包括預約、購物、講解等全套服務中的各個環節。在退出方式方面,不符合規定要求但已經租賃為經營場所的,近期到期后將不再考慮續租。

  對話

  文博單位出租是歷史遺留問題

  對話人物:大鐘寺古鐘博物館負責人,談文博單位出租經營的原因及禁令後面臨的困難。

  一博物館開17個公司

  新京報:從故宮到萬壽寺,為何很多文博單位都出租經營?

  負責人:這個是歷史遺留問題。從1992年、1993年開始,當時文物局要求各單位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資源,有「以文補文」這麼一個口號。理解上就是你有很多資源你能幹什麼。當時叫產業可不是一個租房子的問題了。

  當時有一個博物館自己就成立了17個公司。有些你都想象不到,比如說出租公司、房地產公司,當時房地產做得很大,呼家樓改造好幾億貸款,都是他們做的,還有文物旅遊公司等。因為當時博物館上級撥款一年就幾十萬的經費,遠遠不夠,而這個博物館當時在創收上做得比較突出,其他各個館紛紛效仿。

  那個時代是全民經商,大家都往錢上看,上世紀90年代初期,窮埃後來出現問題了,比如旅遊公司多次外包、坑蒙拐騙等,因此才逐步管理,開始限制和清理了。

  出租「三包兩包」就亂了

  新京報:你們以前遇到過類似問題嗎?

  負責人:2006、2007年的時候,有個租戶買貔貅,假借博物館的名義,自己印了好多名片,號稱博物館館長坑蒙拐騙。外邊也有很多投訴。經過我們強烈反對,讓他退出了。

  這件事是三包兩包就亂了的。其實一開始是一個賣書畫的,後來賣著賣著變了,開始賣貔貅了,變成坑蒙拐騙。

  清退起碼要有個期限

  新京報:現在國家和北京市文物局要嚴查,你是怎麼理解?

  負責人:出租作為一項創收,彌補經費的不足,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國家給的經費是有限的。隨著國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財政局都加大對文物事業的投資,逐步讓他們淡出,這也是一個趨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7: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