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06-02 11:15:42 來源: CHN強國論壇
中國人民銀行連續第三個交易日將人民幣匯率中間價設定在創紀錄的水平,似乎表明有意引導人民幣走高。我們在此討論的不是人民幣大幅升值——當日人民幣升幅僅為0.06%,但考慮到中國的默認模式是持續的漸進主義,人民幣匯率連續創新高有著極大的象徵意義。
人民幣升值的推動力量顯而易見:通脹水平仍高得令人不安。人民幣走強既能緩解進口的價格壓力,又能降低央行為壓低匯率而繼續印鈔的必要性。由於通貨膨脹預計會在5月和6月進一步加劇,因此加快人民幣升值的政策將在政府內得到比平日更多的支持。
中國的一名銀行交易員對路透社記者說:「央行肯定想要啟動新一輪升值。」
在國際方面,道路也同樣明確。27日,美國財政部掃除了一個潛在的障礙:在半年發表一次的報告中拒絕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這一決定絲毫不出人意料;美國長期以來的慣例是要求人民幣進一步升值,但避免正式將中國列為操縱國而引發的外交戰。
比較出人意料的是,政界、媒體和市場對美國財政部的匯率報告相對缺乏關注。這與對上一份報告不斷的猜測大相徑庭,猜測最終迫使財政部推遲4個月才發布報告。中國從不願表現出屈服於外界要求的姿態。對中國而言,沒有外國壓力使其擁有更大的自由來推行升值政策。
但在被前景迷住之前,應評估一下理想與現實的差距。由於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於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人們往往忽視了人民幣對其他貨幣的匯率。值得欣慰的是,國際清算銀行每月編製的貿易加權匯率指數提供了有幫助的衡量手段。根據該指數,今年以來,人民幣已跟隨疲軟的美元下跌了近2%。
換言之,一小輪突然升值難以使人民幣的實際匯率回到今年初的水平。這更像是逆水行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