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港媒揭秘:馬英九蔡英文"支持率起起落落"之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eihua99 發表於 2011-5-29 21: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5-28 14:00:34


    環球網5月28日消息,馬英九和蔡英文過去一個月的民調支持度變化頗大,藍綠陣營對此表達了不同的意見。然而,在選舉利益的考量下,藍綠都只是挑有利自己方面的話來說,不免偏頗,難言客觀。

    香港中評社的分析文章稱,國民黨和民進黨都有一大批忠實的支持者,民調的起起落落,跟他們的關係不大。民調的變化,主要是因為那些還沒拿定主意的中間選民,突然起了心理變化,改變主意。因此,及時作出選戰決策,以有利自己的議題去影響中間選民的心理變化,是馬蔡陣營必須面對的課題。


    有關心理對決策影響的研究,不能不提決策論中的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這個理論由以色列裔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內曼(Daniel Kahneman)及其同事特沃斯基(Tversky)提出,卡內曼還憑這項研究成果獲得200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

    卡內曼和特沃斯基第一篇有關前景理論的論文發表於1979年,它描述了一個實驗,他們首先要求實驗者選擇:A.有80%的機率得到4000元而20%的機率什麼也得不到;B.100%會得到3000元。儘管A的數學期望值(3200元)更高,但80%的實驗對象選擇了B。接著要求實驗者作另一個選擇:a.有80%的機率輸掉4000元而20%的機率不輸不贏;b.100%會輸掉3000元。這時竟有92%的實驗對象選擇a賭一把,即使a的數學預期值為負3200元,比b更糟糕。實驗的結論是,大多數人在面臨正面前景時會厭惡風險,面臨負面前景時則喜好風險。

    用前景理論去解釋馬英九和蔡英文的情況也相當合適。馬英九是現任的執政者,他做得有多好或多壞,選民們都心裡有數。蔡英文呢,有可能比馬英九做得更好,也有可能更壞,是個未知數,相當於實驗中的「風險」。根據前景理論,如果民眾對前景感到正面,就會厭惡蔡英文,即使她有可能比馬英九更好;相反,如果民眾對前景感到負面,就會追捧蔡英文,就算她有可能比馬英九更爛。

    先看看過去一個月馬英九和蔡英文的民調變化。藍綠陣營的基本盤,一直是藍略大於綠,台灣民意學會5月初公布的民調,馬蔡之比為44比38,大致反映了這個情況。其後,有了世衛議題,民進黨訴諸「主權被矮化」,馬英九急急向世衛和大陸抗議,又反咬蔡英文過去任「行政院副院長」時曾多次使「中國台灣」,試圖證明蔡英文不比自己好,台灣《遠見雜誌》在這期間所做的民調,馬蔡之比為38.9比38.6。再之後,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在台灣大讚馬英九優秀,令蔡英文很不是滋味,稱到2012會有一個「更優秀」的「總統」,結果,聯合報在這期間所作的民調,馬蔡之比變成45比27。

    可見,當綠營一打負面議題,馬英九就算證明蔡英文不比自己好也沒用,選民還是會喜好「風險」;一旦民眾對馬英九執政感覺正面,即使蔡英文怎麼說自己比馬英九好都沒用,選民這時會厭惡「風險」。

    與三年前馬英九上任時比較,台灣無論是經濟增長率、失業率,還是股票指數等指標,均已大有改善,馬英九可以說有大把營造正面前景的本錢,在這種情況下,蔡英文未來繼續去挑起選民對台灣的負面觀感,也是現實需要。最後選民在怎樣的心理狀況下作出選擇,就看兩大陣營操作議題的能耐了。總之,對蔡英文來說,不妨跟馬英九比爛,若非要跟馬英九比好,只會讓選民厭惡「風險」;對馬英九來說,只要記住向選民描畫正面前景就夠了,一旦沉不氣,陷入民進黨的標準,試圖去證明蔡英文比自己爛,那就上當了。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9

主題

1568

帖子

93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34
沙發
眼過留聲 發表於 2011-5-30 10:43 | 只看該作者
其實台灣選「總統」的風向標是美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9: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