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東亞一體化關鍵:國民感情和政治諒解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5-26 22: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5月26日   僑報

  ■海口 沈世順 李丹鳳
  第四次中日韓國領導人會議的一個重要成果是:溫暖了日本地震災區的百姓,博得了日本國民的感情,取得了一定的政治諒解,為中日韓多領域深入合作乃至東亞一體化創造了有利條件。
  作為世界經濟近年發展最快、最有活力的東亞地區,呈現出的是一種鬆散的組織形式,合作更多是在雙邊、次多邊基礎上進行,或是通過一些區域性經濟論壇和政府間承諾來促進相互間的經濟合作。這使得東亞各國共同面臨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以及在WTO多邊談判中各自承擔壓力,無法形成整合力量。
  東亞地區的區域合作也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期。中日韓結成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最大,但中日韓之間同樣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和分歧。除了經濟因素以外,國民感情和政治分歧可能是中日韓一體化最大障礙。
  中日韓三國經濟總量約佔亞洲地區的七成,佔全球經濟的近兩成。中日韓三國都是世界前十位貿易大國,但三國間貿易額僅佔三國對外貿易總額的11%左右;而在投資方面,三國相互投資佔三國對外投資總額的比重不足10%。「一體化不足」可能本身就是中日韓一體化最大特點。每當全球貿易出現問題,中日韓三國就開始討論推進地區一體化,以期創造新的增長動力,而當全球貿易恢復后,這些討論往往無疾而終。這次也難以例外,因為中日韓仍無法擺脫狹隘民族主義和政治分歧的舊傷。
  歷史問題與現實爭端重傷三國之間國民感情。一體化最難的不是政府間的談判,而是一體化背後複雜的民族感情。中日韓三國國民對待歷史問題一直存在著不同看法。日本修改和平憲法、日本國會議員甚至政府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等,引起中、韓國民的強烈不滿。與此同時,中日韓還存在領土爭端以及對能源、市場的激烈爭奪,也傷及民族感情並蔓延至三國工商界。
  地區一體化需要良好的國民感情氛圍,歐洲一體化很大程度上受益於民族感情的改善,法德這對曾經是不共戴天的仇家開始握手言和,為戰後開始的歐洲一體化運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重要保障。
  當日本大地震發生后,中韓兩國迅速派出國際救援隊,馳援重災區,第一時間向日本災區提供了各種救援物資。而在核輻射危機尚未解除的情況下,在此次三國領導人正式會晤前,中國總理溫家寶和韓國總統李明博專程趕往仙台、福島災區,慰問受災民眾,還表示願派遣災后重建考察團和貿易投資促進代表團訪日,恢復和擴大中日韓旅遊交流,在確保安全前提下適當調整對進口日本食品的限制措施,博得了日本民眾感情。改善三國之間國民感情,以民間交往與文化交流為主要途徑逐步培育東亞意識,是中日韓一體化的努力方向。
  另外,政治分歧導致中日韓一體化步履緩慢。在現實的國際關係中,無論國與國之間經濟互補、資源優化配置的邏輯有多麼強,透過經濟關係促進外交關係的理由有多麼重要,沒有一個良好的政治關係作基礎,兩者不可能建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中日韓三國政治制度差異巨大,且在領土爭端、朝核問題、地緣競爭上矛盾重重,在地區合作上缺少互信與協調精神。如中日釣魚島爭端,導致中日暫停多項交流合作項目。同時美國基於自身利益,不希望東亞地區形成排他性的內部市場,通過直接和間接的手段對三國一體化建設施加影響。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不遺餘力倡導東亞共同體,也為一體化創造出良好的輿論氛圍。此次峰會中日韓領導人已決定共同探討三國間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可能性,是個很好的開端。要實現中日韓一體化,須努力縮小政治分歧,並需要有一批有勇氣的「鳩山由紀夫們」奔走努力。(作者系海口經濟學院教師)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沙發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1-5-27 00:34 | 只看該作者
按照目前情況,中日兩國國民的感情很難化冰!! 需雙方國民都能較長期的理性處理。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11-1 10: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