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高校禮儀課不該姓「官」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1-5-24 0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5月23日  僑報

大學生需要補一補禮儀課,但決不能助長「官場習氣」。

  大學生就業難在大陸已成不爭的事實。為了幫助大學生找到工作,廣西一大學的就業指導課上,老師講起了官場禮儀:「中巴車座位較多,應該把官員安排在靠窗的座位」、「乘電梯時,應讓級別最高的官員站在最裡面,地位最低的站在門口負責開關電梯」,諸如此類的禮儀都被納入了學生的學習範圍。
  其實,初入職場的大學畢業生不知禮儀者並不少,走出校門之前,學校對他們傳授禮儀知識,十分必要,也無可厚非。但學校只注重官場禮儀,而忽視公共禮儀以及學生基本社會公德的培養,這就令人費解了,也不能不引起輿論質疑和網民的「板磚」。
  難道這所高校的畢業生就業方向瞄準的就是官場嗎?即便是進入官場,那種以「等級觀念」為核心的習氣值得學習嗎?
  所謂官場禮儀,說到底就是一種「官僚主義」作風。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的延安時期,中共老一代就對此提出嚴厲批評和整頓。毛澤東曾將官僚主義歸納為20種現象:如高高在上、脫離群眾、脫離實際;官氣熏天,不可嚮邇;唯我獨尊,使人望而生畏;頤指氣使,不以平等待人;遇事敷衍,與人無爭;老於世故,巧於應付;上捧下拉,面面俱圓等等。也就是說,這樣的作風早為中共所摒棄並必痛打之。
  如今,此風不僅死灰復燃、潛滋暗長,反而被公開效仿和推崇。大陸媒體過去報道的「下雨天,學生給官員打傘,自己全身淋濕」;「寒冬天氣里,學生穿著單薄的裙子迎接官員到學校檢查」……這一幕幕場景,影響政府和執政黨形象,更激起公憤。
  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譽,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富裕起來的中國人似乎越來越不「講禮」了,其中最為海內外熟知的就是中國遊客在海外的種種不文明行為。而在職場,很多人也缺乏基本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人與人之間多了隔膜和相互防範,少了相互的關愛和信賴。從這一層面說,今天的中國人(包括大學生在內)尤其需要補的豈止是「禮儀」課,更要補一補「公德」課;不止是需要講「公共禮儀」和「職場禮儀」,更要講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但決不是「官場禮儀」、「官場習氣」。
  以培養社會公民為任的現代高校,不該為「官僚作風」搖旗吶喊,甘當「官僚主義」的馬前卒。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1: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