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放養的孩子上哈佛:陽光女孩被五所頂級名校錄取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5-23 22: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05月23日 13:26   新浪教育
  放養的孩子上哈佛



  陽光女孩丁麗晴被哈佛、沃頓、斯坦福等五所頂級名校同時錄取

陽光女孩丁麗晴  2011年中國籍女孩丁麗晴先後獲得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加州理工大學的本科錄取通知書。最終,立志攻讀商科的丁麗晴作出了選擇,她將於2011年8月17日入讀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美國教育界有這麼一個說法:哈佛大學可算是全美所有大學中的一項王冠,而王冠上那奪人眼目的寶珠,就是哈佛商學院。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2010年美國商學院排名第一。

  斯坦福大學——斯坦福大學商學院和哈佛大學商學院被認為是美國最好的商學院。這兩所學院多次在美國權威雜誌的商學院排名中並列第一

  哥倫比亞大學——屬於私立的常春藤盟校,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坐落於世界金融中心紐約,是當之無愧的一流商學院。

  加州理工大學——在《泰晤士報高等教育》2010年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2位。美國Princeton Review在2006把加州理工學院在全美「最難申請上的大學」里排名第六。



丁麗晴在非洲做義工  「直到有一天,父母賺夠了錢,猛然醒悟到教育的重要性。」

  「直到有一天,父母賺夠了錢,猛然醒悟到教育的重要性,我也離開了永小(永安里小學),離開朝陽,離開以為我榮的老師,離開暖暖的沫沫、活潑的董洪和所有的朋友,去追尋一片新的天地,追逐學業上的成功——憑藉自己的實力考上全市最好的中學:人大附中……以至於後來飛赴大洋的另一端——加拿大,向著哈佛努力奮鬥的我,驀然回首,竟是一片滄桑……

  若是說,一個在衚衕里長大的孩子,一個童年伴隨著蛐蛐兒聲、五年級前都不寫作業可以和同學玩到天黑的孩子竟考上了人大附中,以至於後來說著流利的英語直接摘取了全球教育界王冠上最奪目的那顆寶珠——哈佛大學的錄取——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呢……」麗晴在自己的日記中這樣寫到。

  是的。這就是中國女孩丁麗晴。用略帶玩味的筆觸寫過往、用蛐蛐兒的叫聲譜寫當下自然,喜歡暖暖的陽光、中意活潑的生活,這就是哈佛女孩丁麗晴。

  作為一個專業從事教育新聞採訪超過十年的專業編輯,我不得不說,哈佛、沃頓、哥倫比亞、斯坦福、加州理工……同時向丁麗晴伸出橄欖枝,這固然具有一定的新聞價值。但聽罷老丁夫婦的育兒經……這看似怪誕離奇又暗藏玄機的育兒經才著實讓我吃驚不小!

  誰才是當下中國教育的現實性寫照?誰才該被當今世界奉為教育聖經

  虎媽,美國耶魯大學的華裔教授。原名蔡美兒,近日她出版了名叫《虎媽戰歌》的書在美國引起轟動。如,不準在同學家留宿,不準留在學校玩,不準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每門功課至少得到A,必須學習鋼琴或小提琴等。書中還講述了她不準女兒在練琴時喝水、上廁所等經歷。她堅持「中國媽媽」不同於西方觀念的育兒方式,她認為西方人對孩子的寬容超過了對孩子的教育,恰當執行東方嚴格家教方式,更有助於孩子未來的發展。

  美國主流社會輿論紛紛表示,說蔡美兒虎媽代表了當代中國父母的育兒觀念,但是它是否就當真代表了「當下中國」,還是說它硬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扣上了「當代中國」的帽子?!聽罷老丁夫婦的育兒經,我禁不住思考,究竟誰才是當下中國教育的真實寫照?誰才該被當今世界奉為《教育聖經》?!在《虎媽戰歌》炙手可熱的當下,是否還可以保持冷靜的思考和判斷,還原家庭教育一個原本溫馨、和諧、天倫之樂的氛圍。

  比哈佛大學重要十倍的東西

  「丁爸爸(麗晴的父親,中國知名教育家),您是如何看待虎媽的教育方式的?」

  丁爸爸:「有一定的可取的地方,但是。。。。。。我不是很認同,或者可以說,跟我的教育方式是相反的,麗晴有次在自己的日記中這樣寫到,『直到有一天,父母賺夠了錢,猛然醒悟到教育的重要性……』的確是這樣的,那時我跟麗晴的母親經常在辦公室工作到夜裡12點,一層樓的燈都滅了,我們還沒走。所以,你可以想象,到家基本上就是休息了,根本沒有時間管孩子。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所以給了孩子比較寬鬆的成長環境。」

  「虎媽的女兒考上了哈佛大學,於是很多人把嚴苛的家教方式視為正確的方式,紛紛效仿;但是對比麗晴,您對待麗晴的『放養的教育方式』又與『嚴苛』掛不上邊,因為兩個孩子都考上了哈佛。那麼,究竟哪一種教育方式才是正確的呢?」

  丁爸爸:「不準留在學校玩,不準看電視或玩電腦遊戲,必須學習鋼琴或小提琴等等……坦白講,我不會對我的孩子這樣。即便是這種嚴苛的教育方法能通向哈佛。因為我認為,孩子能擁有一個陽光明媚的內心、健全健康的性格要比十個哈佛都來得重要。」丁爸爸繼續說到,「很多成年人的心理疾病往往是由童年開始就埋下種子的,童年的時候孩子無力抗爭,這一樁樁一件件的不平就埋在內心,成為一種隱憂。也許一輩子隱憂都不會爆發,又也許當她成年後的某一日這隱憂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孩子的心靈健康比哈佛大學重要。」

  女兒可以不完成作業

  「不到四歲的麗晴跟著我們移民加拿大,原打算是在加拿大安頓下來,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但計劃總歸是計劃,在加拿大生活不到兩年,麗晴就又因為父親的生意原因回到了北京。自此之後,麗晴就如吉普賽女孩那樣到處遊學、去過12個國家,在7所學校上過課……但好在頻繁的轉學並沒有影響麗晴的學業,反而增加了她的見識。」麗晴的媽媽不無得意的說,「麗晴上小學的時候,就像這個年代中國所有語文老師的通病一樣,動不動就抄幾十遍、上百遍……似乎這樣的垃圾教育方式還因為《虎媽戰歌》的出版,而在美國大行其道。麗晴從不需要完成這種類型的作業。」丁媽媽不無得意的告訴我,「我們只要求麗晴學會即可,沒必要重複的勞動幾十遍、上百遍,節省出的時間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麗晴喜歡跟樓下小朋友跳繩。」

  麗晴自己回憶起那時候的生活,也是一臉的幸福:「我很慶幸,我有如此開明的有見識的父母,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我曾跟隨父親去過12個國家,這看似辛苦的事卻開闊了我的眼界,讓我能擁有一個全球化得角度去看待問題、審視周圍的一切。然而比這更重要的是:他們讓我擁有了一個可以跳繩直跳到傍晚的童年,看著周圍的小朋友都被一個個的補習班『收編』了,我的幸福是溢於言表的,特別是現在回憶起來,就更覺得幸福!」

  丁媽媽說,「我家麗晴始終不覺得學習是件痛苦的事。這很奇怪,為什麼要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是痛苦的呢?!學習本來就是一件開心和快樂的事情。那是因為很多老師和家長把『抄寫一百遍』、『把盯著書看,不用走腦子』、『耗費時間』也看成了學習的一部分。作為家長,我們只是盡量的還原『學習』最可愛的最討人喜歡的一面。」

  麗晴告訴我,她從啟蒙到到現在,學習就像一個好玩的遊戲,她沒有因此而熬夜,即使在最緊張的考試時刻,她也堅持晚上11時就寢。所以,在她的字典里,學習是快樂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7: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