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與藝術:艾滋病病毒的3D模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可愛可親 發表於 2011-5-19 08: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科學最震撼人心的力量往往不是語言能夠表達的」——很多科學家堅信這一點。為此,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與科學雜誌創辦了國際科學與工程視覺挑戰大賽。大賽分為5個單元,包括照片、插圖、海報、互動遊戲和非互動媒體(電視、紀錄片等)。科學雜誌和科學在線將會專門介紹獲勝作品,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也會在網頁上介紹獲獎作品。非常遺憾的是,從2003年至2010年的獲獎作品中,我們沒有看到中國科研機構的名字,這或許從某種程度上反映出我國科技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特別是中國科技工作者的科普意識與審美情趣,可能同西方發達國家的科學家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這裡,我們選登了2010年部分照片、插圖和海報類獲獎作品,供大家欣賞。
 雖然照片看起來像是海洋表面,但實際上這是由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的史蒂文·希班納和芝加哥大學的塞斯·達林合作,通過原子力顯微鏡拍攝的單層分子表面照片,只有一個納米薄厚。美麗的藍色是人工上色的,但海洋般的波浪是真實的。「波浪」是黃金表面成千上萬的分子「自我安排」的結果——「分子自組裝技術」是近年來材料科學研究的熱點之一。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