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世界最大規模射電望遠鏡陣列 監聽尋找外星人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5-17 05: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5-16) 聯合早報

  
  目前,由中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義大利等全球20個國家的科學家們籌劃建造的,全世界最大規模的射電望遠鏡陣列(SKA)已經進入倒計時。

  據悉,SKA項目由3000台直徑大約15米的較小天線組成。按照計劃,SKA項目工程將於2016年開工,在2020年底前完成第一階段施工,全部工程將在2024年完成。

尋找外星人成為其重要使命

  「在茫茫宇宙中尋找智慧生命就是SKA項目的一項重要使命。」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彭勃說,SKA投入使用后,其靈敏度將比世界上現存最先進的宇宙探測設備高出50倍,解析度高出100倍,而其搜尋速度將會高出1萬倍。因此將來它可以更好地幫助科學家們進行宇宙暗能量的探秘,甚至還有可能對外星人進行監聽,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肯定將會有更多激動人心的發現。

  最近10多年來,全球的科學家經過不斷探索,已經在太陽系以外發現了數目眾多的恆星系統以及類地行星。

  「雖然截止到目前,我們還沒有發現地球以外的智慧生命,也沒有收到它們的信號,但是這並不能表明茫茫宇宙中僅僅只有地球上存在生命系統及智慧生命。與之相反的是,目前恆星系統以及類地行星的發現,表明像地球這樣條件的星球在宇宙中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地球絕對不應該只是個案。世界上的主流科學家也都認為,宇宙中除了地球以外應該還有智慧生命存在,只是因為探測技術的限制或者方法的偏差導致還沒有發現他們的蹤跡。」彭勃說,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這個巨大的射電望遠鏡陣將會擔當起繼續尋找宇宙中智慧生命的重任。

用數學來考試外星人

  「這台巨型望遠鏡就像人類給地球安裝的大眼睛,能幫助我們看到視野更開闊的宇宙。」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王思潮告訴記者,它也能獲取更高解析度的數據。

  「而解析度高,望遠鏡就會變得更加靈敏,也就有可能捕捉到更微弱的信號。當然,這也包括來自外星系生物體的微弱信號。」王思潮告訴記者,一旦接收到來自外星體的信號,地球上的科學家們就會判斷它到底是不是來自外星人。要想判斷準確,可就要給外星人出道數學題。因為宇宙中通用的工具就是數學。比如,我們給外星人發出一道數學題:29×31=?答案是899。我們會通過望遠鏡監聽是否會傳來899個脈衝信號。也正是利用這個規律,人類可以辨別其他星體上是否存在生命。如果存在,科學家們就會繼續發送友好的信息。

  在王思潮看來,人類抱著探索和友好的心態試圖去尋找外星人的蹤跡,是為了和更大的世界進行一場交流。「有個大膽的設想,如果我們和外星體的生命建立起聯繫,他們也許有更先進的技術甚至能源來加快人類文明的發展。」

  彭勃告訴記者,其實,人類尋找外星人也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因為目前人類根本無法判斷可能存在的外星人究竟是敵還是友,也許發現的會是我們未來的敵人。

  不過王思潮認為,如果外星人是不友好的,人類也會通過對外星系的監聽,來提早進行自我保護和防禦。

大型望遠鏡可以監測太陽輻射

  「人類建造大型望遠鏡的目的,也是為了尋找更多的自然規律來造福我們的生活。」王思潮對記者表示,天文觀測不僅僅是對宇宙未知的探秘,這就像我們用望遠鏡去監測太陽的活動一樣,現在我們都知道太陽要進入活躍期,它的各種小動作會對地球的電網等通信設施形成一定干擾。為了減少它給人類生活造成的災難性影響,我們必須有預防意識,才能降低損失,更好地保護人類的生存。

  「在很多人看來,天文研究似乎和人類沒有關聯。實際上,天文研究對我們今天和明天的生活都有著一定影響。」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王俊傑說,舉個例子,我們知道太陽輻射的高峰周期是11年。當高峰期到來時,如果人們去海邊,患皮膚癌的概率就會更大。如果我們通過監測,進行及時的預報,就會降低太陽輻射給人類健康帶來的傷害。

  「關於未來,靈敏度高的望遠鏡就像更優質的監視器,還能幫助天文學家監測小行星與地球是否有發生撞擊的風險。就像6500萬年前的恐龍滅絕一樣,人類也有可能遭到毀滅性的打擊。而巨型望遠鏡的建造,可以幫助我們預警來自宇宙的災難。」王俊傑告訴記者,有專家認為,太陽在50億年以後就會面臨死亡,當它膨脹以後,會將地球吞沒。而天文研究的深遠意義就是幫助人類找到可以移居的星球,繼續生存。

中國為何要參與該計劃?

  現在,中國正在貴州興建目前世界上最大、口徑達500米的射電望遠鏡,該望遠鏡建成以後,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宇宙觀測將進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因此,現在,中國參加SKA項目也讓不少人感到十分疑惑:既然中國現在已經開始建造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為何還要參加這一合作項目呢?

  對此,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韓金林表示,長期以來,中國的宇宙探索一直落後於世界一些先進國家,目前所造的太空望遠鏡設備系統比較落後,不僅口徑小,缺乏大型射電望遠鏡,其設備的靈敏度也比較差。

  「雖然貴州的射電望遠鏡建成以後,中國的單個望遠鏡口徑能達到世界之最,但其靈敏性如何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此外我國的研究能力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因此中國必須積極參與國際SKA這類大型項目的合作。」韓金林表示。

  另外,彭勃也對記者透露,貴州的射電望遠鏡建設也是中國在參與SKA項目中醞釀出來的想法,如果中國不參與國際合作,就沒有這個項目的誕生。

  記者了解到,SKA項目預計將耗資15億歐元(約合142億元人民幣)。但是參與各國究竟該如何按比例投入,中國會承擔多少,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

  「我們還有將近5年的籌備時間,這其中需要有很多的談判,中國作為重要的參與國之一,我們會積極行動,要讓中國未來在該項目的研究中獲得儘可能多的利益和研究許可權。」彭勃表示。

(文章轉載自新華網)

《聯合早報網》
(編輯:馮玉君)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0: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