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連殲10都不能鎖定?F-22停飛真正原因遭曝光

[複製鏈接]

3079

主題

3102

帖子

4485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48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ygmhou 發表於 2011-5-15 15: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連殲10都不能鎖定?F-22停飛真正原因遭曝光

  


  

  


  


  F22猛禽,是目前美國戰術空軍最為驕傲的隱身戰鬥機。他的出現曾經於前蘇聯TU22一樣震驚了世界。這種戰鬥機卻包含了很多不被人知曉的奧秘。

  首先,隱身技術手段欠缺。在愛德華茲我是分組負責那裡的隱身測試系統試驗的官員。那裡極少接受象我這樣的亞洲人。特別是華人。但是,我還是憑藉能力進入這裡。在那裡,經過17項嚴格測試的F22戰鬥機,總體歸納報告是:隱身系統性能不能超越現有抗擊能力。當然這份219#30A編號的報告是禁止拿出來的。國會一些高級要員。因為處於對於中國2種先進戰鬥機,以及俄國即將開發的隱身戰鬥機的,壓制。在表決通過的時候,都是給予了很大的肯定。

  


  

  


  


  而被譽為美國21世紀空軍精品的F22戰鬥機,在進入皮茨堡空軍試驗中心,進行飛行對抗計算機演示試驗中,出現了他的抗擊反隱身探索能力不足,導致遭到中國,俄國新型大型遠程預警機的探測以及監控。而且受到「7架以上」殲10戰鬥機的圍攻。由於精確指導武器於隱身安全距離之間差距。導致它無法實現「安全打擊」。從而失去了主要的領先優勢。

  在接下來的戰術轟炸試驗中,它基本上沒有任何作用。彈倉內不能掛載美國空軍現役的通用型航空導航炸彈。僅能攜帶常規mk82型炸彈。這是他成為僅有1種功能的單一戰鬥機。而這完全不符合美國空軍的系列研製,系統開發的作風。

  戰爭延遲。是他的另一個失誤。在愛德華茲基地。舉行的真實模擬空戰對抗。F15E以4架為編隊。再有/無大型預警機參與2種條件下,進行了分別對抗。雖然在無預警條件下,它以1:2取得勝利。但是其最終還是被後面增援的「敵機」將其「擊落」。

  再有預警機前提下。它根本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地。遭到多枚中程導彈飽和打擊。F22機載警戒告警系統。是埃希科薩公司較新的產品。資料顯示他可以實現4-6目標全局域顯示告警。但是實際情況是出現了前半端可以。而後面系統顯示不明情況。導致2 枚中程導彈進入近程攔截圈。這裡對於2次引導鍀中程導彈來說。等於「巴黎不設防」。

  F22正好是在上述情形下有最大的優勢,就是利中距飽和攻擊,之後,做個超音速轉彎,在後面的飛機掩護下迅速脫離。回家。

  大機群作戰,協調和對戰場的感知問題很重要,作為作戰體系,SA(situationawareness)就是F22的另外一個重點。F22的SA是另外一個優勢。F22利用小區廣播技術,可以實時和其他F22、預警機,在F22上自動集成所收集到的信息。並且機上電腦會對目標進行智能評估,誰是已經被同伴鎖定、攻擊,誰是最有威脅,總之老美在這方面的越南經驗使得他們研究的很細緻。有的網友說,打掉預警機,是個好主意是這些空中老大們斗躲在戰鬥機的後面,而且一般會有一架戰鬥機護航。

  所以,我們的飛機衝過去打,根本不現實。你能衝過去,就說明你已經消滅了幾乎所有的戰鬥機,這樣等於沒有起到使敵機群制盲的作用。還有一種方法是遠程空空導彈,400公里的射程,會導致制導方面比較容易被干擾,這種技術很不成熟,況且應對這種威脅,老美使用的是高能激光進行自衛,這就是為什麼在747機頭上安裝激光的本質原因了。沒有預警機的情況下,F22會利用自身的信息優勢,和系統上的優勢,分享來自其他 F22(主要是後面,在我方射程之外的)和其他基站的,比如F18的,軍艦的,地面雷達的等等信息。至於說全波段干擾,我只能說出這個主意的網友沒有學過物理學吧。

  進入纏鬥,是F22最不希望的一種情形。並非F22不適合纏鬥,只是因為它的最大優勢不在這裡。實際上,由於老美在矢量推力(老美在90年代中期就給以色列的F15/16裝上了軸對稱矢量推力,來驗證效果)、推進機體的一體化、自適應控制系統使得F22的機動性,敏捷性(簡單的說敏捷性是機動性的導數)有了飛躍。

  F22的60度仰角是在可以控制的情況下,可以橫滾,可以用來機頭指向,更重要的是那是在典型對空作戰的掛載下。而SU27的所謂110度,是在沒有掛載、油箱半油,而且是不可控制的眼鏡蛇機動中表現出來的,幾乎不能說明任何實際意義。因為眼鏡蛇是SU27 的一種氣動外形帶來固有反應,一旦動作開始不能中途退出、改變。實際上SU27的仰角僅僅在27度左右,它的確是一種機動性比較好的大型戰鬥機,但是也僅僅是在第三代中比較好而已。至於三面翼,有人說它可以構成一個類似的柔性面,估計這也只是一種想象。這種布局加上矢量推力,看上去操縱面多,實際上對高度靜不安定飛機而言是一種浪費,對於老式戰鬥機也許還有用處。

  實際上老美也承認即便是F22,在進距離對抗裝有全向紅外導彈和瞄準頭盔的J7的時候,不會有太大優勢。不是機動性不好,只是因為對於可以做40G的導彈而言,任何有人駕駛的飛機的機動性都是枉然。老美正在積極研製無人戰鬥機,到時候,進入纏鬥的僅僅是一個會飛的伺服器。

  另外F22的電傳有智能重構的自適應的功能,加上關鍵部位的裝甲,使得系統有足夠的冗餘。有很大的被彈強度,相比之下,SU系列就差遠了。不是說我們的飛機不能帶傷返回,只是說美國人的更好。實際上美國人正是研究了那些帶傷返回的現象,才開發的自適應控制。你命中它,可能只是系統性能下降,但會讓飛行員向往常一樣駕駛,而不是一下掉下來。

  說到各種氣動技術,各種可能性,老美其實都早於蘇聯人進行了驗證,X29驗證了前掠翼技術、F15MST驗證了三面翼和推進控制一體化技術,以及矢量推力。X31驗證了鴨翼技術和矢量推力整合。早在90年代中期,以色列的F15就有軸對稱矢量推力,實際上很多技術只是老美作為技術儲備,並以此位基礎,進一步成熟化,並非是俄羅斯領先。

  說到J10,確實是一大飛躍,是我們走向自主設計、研製戰鬥機的飛躍。這種飛躍是自己比自己,實際上J10和只是比台灣的F16略強,基本上和mirage2000差不太多。實際上,戰鬥機的技術涉及到很多分支領域,是國家綜合技術實力的體現,設計是一回事,製造是另外一回事。比如發動機一直是弱項,其實上主要是自動控制和材料工藝。早在90年代早期,美國GE的 E88節能核心機的渦輪前溫度就達到1550K,這是俄羅斯現在的發動機都做不到的。這涉及到C/C複合材料,陶瓷材料,金屬間化合物,氣膜冷卻等技術,而目前。俄羅斯還停留在使用高溫合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3:3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