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聯合早報:美國與基地組織為何有難解之結?

[複製鏈接]

23

主題

23

帖子

6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宦遊人 發表於 2011-5-11 08: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05月09日 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美國總統奧巴馬1日晚突然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已經死亡。  

  中新網5月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9日刊文說,「基地」(卡伊達)組織領導人本?拉登之死使得美國與「基地」組織又結下了一道梁子,雙方的「結」也因此更難以解開。在其中,我們看到兩種不同文化思維方式的激烈碰撞,這種碰撞事實上都是出於每一方對自己思考方式的確信,而對另一方的想法卻抱懷疑與敵對態度。

  文章摘要如下:

  「基地」(卡伊達)組織領導人本?拉登之死使得美國與「基地」組織又結下了一道梁子,雙方的「結」也因此更加結實,更加難以解開。

  「基地」組織與美國的恩恩怨怨

  美國與「基地」的結緣大致始於1979年底。其時正值蘇軍入侵阿富汗,美國一方面從其全球戰略考慮,認為美國必須採取行動來抗衡蘇聯勢力向南擴張,阻止蘇聯獲取不凍港的企圖;另一方面,美國極為擔憂蘇聯向南擴張威脅其在中東地區的重大利益。

  出於這樣的考慮,美國開始積極支持阿富汗反蘇力量,在穆斯林國家大量招募和培訓穆斯林游擊隊員,發動「聖戰」反蘇。在此背景下,海灣地區的宗教勢力開始在「聖戰」的旗幟下進入阿富汗,而後來成為「基地」組織領導人的拉登就是其中最積極的參與者與組織者。

  1989年,蘇軍撤出阿富汗,阿隨即陷入內戰,拉登勢單力薄,返回沙特積聚力量。1990年海灣戰爭爆發,拉登積極向沙特國王提供軍事援助,但遭到沙特國王的拒絕,沙特國王轉而尋求美國的援助,這令拉登極度失望,並憤恨不已。

  此後,拉登開始在沙特從事反政權活動,遭沙特驅逐。拉登為尋求保護和支持,來到蘇丹,支持並資助其它穆斯林戰士。然而好景不長,1996年,蘇丹要求拉登離境。於是拉登選擇剛剛被極端伊斯蘭組織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作為避難所,也正是在阿富汗,拉登的「基地」得以發展壯大。

  到達阿富汗后,拉登首先與阿富汗塔利班首領奧瑪爾建立了親密的關係。據P?L?代什在《阿富汗:恐怖主義的中心》一書中說道:「他在塔利班領導人毛拉?奧瑪爾那裡定居下來,據說奧瑪爾娶了拉登的長女。拉登和奧瑪爾家族之間的聯姻使他們的政治-宗教聯盟更加穩固,捍衛伊斯蘭是他們聯合的共同平台。」

  有了奧瑪爾的庇護,拉登開始大力發展其地下勢力網——卡伊達(即「基地」)。經過其苦心經營,「基地」開始成為一個組織嚴密的實體。拉登開始公開宣稱:「美國人是真正的恐怖分子」,華盛頓在中東的駐軍是「十字軍」。拉登還說,他畢生的目標就是使用暴力手段,將所有的美國人趕出伊斯蘭世界,不管他是軍人還是平民,是男人還是女人,是老人還是兒童。

  隨後,美國駐東非、肯亞和坦尚尼亞的使館同時發生爆炸。美國立即懸賞500萬美元捉拿拉登,同時美國還希望阿富汗塔利班當局交出本?拉登,將其繩之以法。但阿富汗塔利班當局表示,絕不將本?拉登交給美國或交由第三國審判。

  之後,聯合國又於1999年對塔利班實施制裁。翌年1月,聯合國再次對塔利班實施制裁。但阿富汗塔利班依然未交出拉登。緊接著,「9?11」事件爆發,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基地」與美國的關係走入死胡同。

  美國宜反思兩個問題

  美國應該反思為何與「基地」組織結下如此難解之結。首先應思考的問題至少有兩個:

  一、美國曾為「基地」的誕生立下過「汗馬功勞」,並通過支持阿富汗塔利班間接為「基地」的發展提供便利。那麼,雙方為什麼會走到如今兵戎相見的地步呢?

  當初,美國出於抗衡蘇聯的全球戰略考慮,企圖用伊斯蘭力量對抗「共產主義」,以便坐收漁翁之利。然而,將宗教與戰爭聯繫起來,無異於開啟了可怕的「潘多拉之盒」。印度國內教派衝突的血腥以及巴基斯坦塔利班的恐怖都是很好的例證。

  美國人應該思考一下,穆斯林戰士可以藉助宗教的力量來反抗蘇聯的入侵,難道就不能以同樣的理由和方式反抗美國嗎?然而,美國卻無法退出穆斯林世界,因為中東對於美國來說不只是石油利益,還有特殊的地緣戰略需要。在此背景下,美國與基地組織的死結如何能解得開!

  二、為什麼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的高壓下,塔利班硬是不交出拉登呢?

  有一種說法是,基地組織為塔利班提供資金,以確保塔利班能控制住阿富汗。但此說法難以讓人信服。因為,塔利班如交出拉登,則可保全性命。即便是因此丟掉政權,也可「東山再起」。如不交出拉登,則要遭受滅頂之災。孰輕孰重,顯而易見。

  筆者認為,宗教信仰在這一問題中佔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在阿富汗普什圖人中存在著「三杯茶」的習俗,這是普什圖人交朋友的方式。意思是說,喝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第二杯茶,你是我們的賓客;第三杯茶,你是我們的家人,我們願意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三杯茶」代表了他們之間珍貴的信任,更是一生的承諾。阿富汗塔利班的絕大部分人都是普什圖人,這就足以說明為什麼塔利班不願也不能交出拉登的原因了。而更為重要的是,在目前的阿富汗戰爭中,塔利班始終未能徹底被美軍消滅,而且似有越挫越勇趨勢,很大部分原因可能也出自於他們的信仰與團結。

  在這場跨越世紀的「死結」中,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文化思維方式的激烈碰撞,這種碰撞事實上都是出於每一方對自己思考方式的確信,而對另一方的想法卻抱懷疑與敵對態度。

  在目前的這場反恐戰爭中,我們需要的不是大炮與子彈,而是尊重、思考與交流。然而這對於基地組織與美國而言又是多麼的困難了!(彭念)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沙發
zjd713 發表於 2011-5-12 03:49 | 只看該作者
粗暴的中東政策,糾纏不清的歷史淵源,千年的宗教衝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3: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