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親身去體會一下 該不該海歸?【轉帖】

[複製鏈接]

1513

主題

1626

帖子

254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好久沒來歸壇了,跟大家打個招呼。本人目前已經海歸,接受了一家Fortune 100的offer, 任亞太區總監,手下管著亞州各個國家幾十號人,忙得天昏地暗。趁這次回美國度假,上來跟大家報個到。以前在歸壇上泡了很久,大家總是在討論該不該海歸的問題,HG HBG 誰好誰差,等等。後來我覺得,與其在網上爭來爭去,不如如親身去體會一下,是甜的還是鹹的,嘗一下不就知道了嗎?
  
  先來談談事業上的機會。可以這麼說,美國現在還是半死不活的,儘管有了點起色,中國呢,真的是欣欣向榮啊,跨國公司很多現在都是西方不亮東方亮,東方尤以中國亮,業務增長點都在亞洲,固定資產投入也在亞洲。你去中國的job market去看看,機會那個多呀,職務一個比一個高,工資一個比一個高,興旺得讓美國的兄弟們嫉妒。以本人這幾年的經歷,我們可以來打個比方。比如說在美國,如果有一個15萬年薪的職位空出來,除非是偏僻行業,我想至少會有20個以上的qualifed candidates去競爭這個位置,而且每個人都是證書一大把,以我們的東方面孔和帶口音的英語,輪到我們的機會恐怕不大。同樣收入的位置如果在中國呢,估計只有3-5個qualified candidates, 你的機會就大多了。總的來說,還是美國的人才太多了,低迷的經濟不足以消化。中國的機會實在太多了,就算高端人才多,很快就被市場消化了。話又說回來,中國的高端人才畢竟還是缺的。所以啊,你去看看吧,很多總監級別以上的人,都很年輕的。一個跨國公司如果開個全球高管會議,你會發現,歐洲美國來的都是50多歲的,中國來的大多30-40歲,哈哈,這就是中國的機會呀。
  
  再來說說收入,國內這兩年通貨膨脹得太厲害,物價漲得不行,相應工資也不斷在漲。一線城市現在外企高管,一般收入應該在70萬人民幣到300萬人民幣之間,以職務而定。這個收入以美國的標準來說,應該是很不錯了,可有趣的是,如果你在中國,你不會覺得錢多的,還會覺得壓力大。為什麼呢,東西太貴了,像樣的東西賊貴,你要是在一線城市沒有房子,回去還要買房買車,重新開始的話,年薪70萬的人會感覺自己窮得揭不開鍋。呵呵,我沒有誇張,你回去體會一下就知道了。朋友告訴我,現在如果你手上沒有300萬的cash, 就不要去房產市場看房了,免得看得自己頭都抬不起來,這話實在的很。
  
  土鱉們很厲害,而且過得很滋潤。現在混到高管的土鱉,都是在嚴酷的中國職場跌打滾爬十多年上來的,能力強,工作效率高,特別地aggressive, 有時候aggressive到海龜受不了的程度。我們公司的一個土鱉高管經常說,不要怕給手下人加壓力,員工的工作表現有多好,取決於上司對他的要求有多高,你對他的要求越高,他才做得越好。聽得我不知道該說Yes 還是 No. 不過這位高管本人確實是身體力行的,公司有什麼事,他一開會對手下人一頓罵孫子似的訓斥,一會議室人連大氣也不敢出。呵呵,這就是中國,什麼事情到了中國都會localize。跨國公司文化再好,進去中國10年後,全部都localize了。適者生存,是中國的叢林法則。混得好土鱉們,憑藉在中國過去8年房地產市場的增值,已經全部完成了人生的原始積累,基本上是手頭有2套公寓加一套別墅的樣子,至少一半房貸已經還清,有的已經全部付清,家裡有2輛車,再拿著百多萬的年薪,每年去國外度假,日子很好過的。
  
  一線城市外企現在又一群很特別的員工,就是他們完全是不缺錢,不需要上班養家糊口的,上班完全是為了社交的需要,或者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前幾個星期請marketing 部門派了個產品工程師來講講新產品計劃,來了個30多歲的男生,帶著黑框眼鏡,十足的書獃子樣子,跟我們做了一個多小時的presentation,全是技術細節,人也是典型的工程師般的,有點木訥,怎麼看都是一個普通家庭出來的苦讀書的孩子出身。開完會,同事告訴我,他是開寶馬車上班的,家裡有十幾輛車,是個不知道什麼來歷的大戶,也是很多單身女孩偷偷貓著的鑽石王老五。汗顏啊,這個可能資產上千萬的人,做著幾千元月薪的工作,誰能想到啊?從這一點,我看到了中國社會現在的經濟多元化。這些事,在十年以前,恐怕是見不到的。
  
  順便說一句,現在外企的工作非常非常地累,工作強度和壓力遠遠高於美國。所以,如果你想海歸,先考慮以下是否吃得了那個苦。我手下的那些員工,很少有上班時間打私人電話或上網瀏覽的,基本上無論你什麼時間去看,都是在工作。幾個大學畢業沒幾年的女孩,成天泡在電腦上,spreadsheet上, 幾乎到了幾個小時不抬一下頭的程度。有一次有一個複雜的數據分析,讓手下的一個女生做,大約2小時就把結果拿來了,巨大的pivot table做得十分專業,裡面的formula設置很巧妙,我看了甚是驚訝。依我在美國的經驗,同樣的事情交給美國人做,做一天應該算是很reasonable的,中國的員工2個小時就做完了,而她的工資可能只是美國同行的六分之一。這就是中國職場逼出來的壓力和效率。
  
  有意思的是,就算國內經濟這麼好,同學同事們大多數是憂心忡忡的。毒牛奶,瘦肉精,皮革奶,均是大家午飯時常說的話題。還有物價那麼高,個稅那麼重,退休以後養老沒有保障,等等,相反他們倒是很羨慕我們這些海外的華人,說我們至少有基本的保障。中國現在普通民生的艱難是很嚴重的,食品衛生的事情已經觸及了人心的底線。一個熟悉的女生做了媽媽,一次聚會時,說起了她的兒子經常哮喘。她說,現在的孩子長大時吃得食品都是有問題的,比如牛奶,激素等等,很普遍的問題是小時候大多濕症,大了一點就是哮喘,全班有很大比例都這樣,真的讓人擔心。鄰居老人說,中國現在環境污染這麼厲害,食品又不安全,看病醫生給你亂用猛葯,再這樣下去,中國人就要把自己這個民族自我毀滅了。我不敢說事情是不是這樣嚴重,但這樣的話從幾個70多歲的老教授嘴裡說出來,發人深思啊。
  
  其實,細看國內的很多現象,都會發現一個同樣的根子,就是ZF在經濟層面實在盤剝得太多了。個稅那麼重,企業稅那麼重,還有一個莫名其妙的增值稅,許多不增值的環節也去收你個17%,再加上冗長的行政環節,企業或個人在國內無論做什麼事,都是被剝了一層又一層。跟朋友算了一筆賬,一輛Accord在美國賣2萬7,加上稅和牌照(國內叫上路價),也就3萬美元不到的樣子吧。上海一輛Accord賣28萬,加上17%增值稅,10%購置稅,5萬元牌照,還有其他雜費,上路價要40萬人民幣,折算成美元接近6萬美元。哈哈,在美國可以買2輛了。這就是中國生活的成本。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的,國家拿去了那麼多,企業和個人手裡的就被壓倒了最低,為了生存,很多沒出息的事情就出現了。什麼在牛奶是三氯氰胺湊的,火鍋是清水加化學調料的,產品里偷工加料,市場上連坑帶騙。其實,ZF減個30%的稅,少參與一些市場,讓民企私企都有更大的喘息空間,企業個人腰包鼓了,也就不會做那些偷雞摸狗的事情。同時好好引導一下社會風氣,把儒家道家的東西發揚光大一下,少搞搞世博會這樣的扔錢不討好的東西,往社保醫保裡面多投入一些,老百姓生活有保障了,也就願意花錢了。中國從出口拉動型經濟到內需拉動型經濟的轉型也就可以實現了,這樣豈不是皆大歡喜。不過,我只是個小土豆,也就只能說幾句風涼話了。中國像一輛卯足了勁的火車,拚命地賓士在原野上,誰也不知道最後是開向哪裡。我們呢,也就是該喝酒的時候喝酒,該泡妞的時候泡妞,做點工作掙點錢,過過小日子了。
  
  
50 位元組以內
不支持自定義 Discuz! 代碼

0

主題

213

帖子

209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2
沙發
milu 發表於 2011-10-14 00:09 | 只看該作者
日子過得滋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6: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