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思考神、經歷神——因明看神系列之一

[複製鏈接]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5-20 23: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篇文章討論的主題是如何認識神。需要首先說明的是,這裡我採用了神的名詞,是為了方便基督徒朋友閱讀。但是這裡的神,是泛指終極真理而言。當然對基督教朋友來說,這個終極真理就是三一神。

如何認識神?有兩種途徑。一種途徑是思考神,一種途徑是經歷神。從人的理性出發,通過理性的方式研究經典,從經典文字中認識神,此之謂思考神。這是認識神的一種途徑。另一種途徑是親身經歷,這種經歷是不可言傳的,按照基督教的說法,是跟神一種屬靈的接觸。我相信在基督教里有點功夫的朋友應該明白這是怎麼回事。這是認識神的第二種途徑。

這兩種途徑哪一種高?後者高。其理論基礎何在呢?讓我從「認識」上娓娓道來。

我們知道,人的主觀意識和客觀環境一接觸就產生認識。我們可以把主觀意識比做一把尺子,而客觀環境比做一匹布。那麼主觀意識對於客觀環境的認識就可稱之為「量」,正好比尺子量布。

有兩種量:一種是直接印象,比如說我們看見一個西瓜,這個西瓜什麼顏色、什麼形狀、多重、什麼味道等等等等,所有信息綜合起來給我們一種西瓜的印象,這叫現量(現實印象)。

如果路人甲沒見過西瓜,而是聽路人乙說西瓜大概是綠色的皮,皮上有花紋,比白蘭瓜大一點,味道跟糖類似,水分象梨一樣多,等等。如果精細的話甚至可以給出西瓜的化學成分。則路人甲雖然沒看過西瓜,對西瓜也有個大約的認識,因為這種認識是從比較分析而得,故稱比量。

現量和比量相比,現量遠比比量要深刻。譬如路人甲沒有吃過西瓜,那麼即便他把西瓜的化學成分寫得清清楚楚,也絕沒有吃過西瓜的現量生動深刻直接。那種啃瓜皮吃的臉上趟汁的感覺,更是化學分析所分析不出來的。

我們從思考中認識的神是比量,而從經歷中認識的神是現量。所以「經歷神」是比「思考神」更高的認識。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說,理性是局限的。到底局限在哪裡呢?就局限在這裡。因為理性所得的永遠是比量。而這個世界很多東西是超越比量不可從比量獲知的,比如藝術、詩歌等,當然還有神。神不可以邏輯分析得到。這就是佛經上所謂的「不可思議」(不可思維不可議論),又說「言語道斷」。

可是從另一方面說,現量雖然高於比量,卻不能違背比量。好比前面講的路人甲,聽路人乙用語言描述過西瓜(比量),今看見路人丙手裡拿個東西,皮是黃的,形狀長而且彎,則可從比量斷定此絕非西瓜,又因跟香蕉的比量類似,故信其為香蕉。由此可知,比量也有比量的作用,並不能一概否定。就好比兩層樓,以比量的第一層為基礎,建立第二層的現量。

很多基督教朋友在這個問題上出了偏差,他們常用現量來否定比量。比如說,沒有聖靈做工人不可能認識神。這就是用現量來否定比量。所謂「聖靈做工」,這是一種親身經歷,是一種現量。但現量不可以跟比量相違。好象前面說的路人甲,通過比量否定了路人丙手裡拿的「假西瓜」。而路人丙則斷言此為西瓜,理由是「沒有西瓜大嬸的引導你怎麼能認識真西瓜呢?」豈不荒謬?

得罪地說,用現量來否定比量,是歷史上問題信仰的拿手絕活。一貫道常標榜神童做詩,某某功最擅長講打坐中的異像。我當年跟某功弟子交流的時候,最常見的回答是:「要用先天的純真去讀經」,「要一個猛子扎進去」,「梨子的滋味要親自嘗嘗才知道 」,又講種種治病的見證,此種皆是用現量來掩蓋比量排斥比量。今天看到基督徒朋友也勸我放下理性的武器,排斥比量而一味張揚現量之妙境,不禁啞然失笑。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沙發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5-20 23:49 | 只看該作者
一篇舊文,貼在這裡,別有一番滋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9
3
sousuo 發表於 2011-5-20 23:55 | 只看該作者
我們是另一種說法,從被造物的種種,我們可以感覺神的存在及其偉大,但無法真認識他,一定要由他來啟示我們才行。

畢竟對神的認識和對物質的認識還有不同。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686

帖子

619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19
4
NewCommer 發表於 2011-5-21 00:04 | 只看該作者
比量是用來傳播交流說服別人的,是「社會」的;現量是親身體會,是「個人」的。比量在某種程度上是重眾現量的交集。
就你我之間的觀點異同來說,比量是你我現量的交集。
不存在現量否定比量的問題,只有能否對現量準確描述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5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5-21 00: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問? 於 2011-5-21 00:28 編輯
sousuo 發表於 2011-5-20 23:55
我們是另一種說法,從被造物的種種,我們可以感覺神的存在及其偉大,但無法真認識他,一定要由他來啟示我們 ...


不是這個意思。主動認識或者被動認識都是認識,就好比你推別人和別人推你,都在你的感知範圍之內。而且主動被動,這本身就是一種比量的描述,當然也可以是現量的境界。

你感受到神啟示你,或者你感受到聖靈光照,這都是現量境界。你把你的經歷講給我聽,落在文字範圍里,就是比量。

而且這也不稀奇,佛教里講佛菩薩加持,講它力。也是這個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6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5-21 00:20 | 只看該作者
NewCommer 發表於 2011-5-21 00:04
比量是用來傳播交流說服別人的,是「社會」的;現量是親身體會,是「個人」的。比量在某種程度上是重眾現量 ...

可能我需要把後面的文章也貼出來,你看完就知道。

比量是比量,現量是現量,現量的交集也不是比量。現比量不是這麼分的。你的意思大概是指共量和別量。這個問題更深入一些,我的知識就不夠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1396

帖子

220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3
7
paci 發表於 2011-5-21 01:3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問? 1樓 的帖子

現量遠比比量要深刻。譬如路人甲沒有吃過西瓜,那麼即便他把西瓜的化學成分寫得清清楚楚,也絕沒有吃過西瓜的現量生動深刻直接。

所以,對於某範疇的認識,比量代替不了現量。分子式代替不了西瓜味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8
jiandao 發表於 2011-5-21 01:38 | 只看該作者
問? 發表於 2011-5-20 10:42
這篇文章討論的主題是如何認識神。需要首先說明的是,這裡我採用了神的名詞,是為了方便基督徒朋友閱讀。但 ...

沒有聖靈做工人不可能認識神。這是現量,也是比量。老兄,讀讀聖經就知道了。我在上班,就不給老兄查找經文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9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5-21 01:50 | 只看該作者
jiandao 發表於 2011-5-21 01:38
沒有聖靈做工人不可能認識神。這是現量,也是比量。老兄,讀讀聖經就知道了。我在上班,就不給老兄查找經 ...

「沒有聖靈做工人不可能認識神」,這也在人的認知的範疇之內。只要是人的認知,就脫不了現比非三量。

「聖經是神啟」,這也是人的一種認知,也脫不了現比非三量。所以呢,查聖經之前,你還是先查查聖經是不是非量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0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5-21 01:51 | 只看該作者
paci 發表於 2011-5-21 01:30
回復 問? 1樓 的帖子

現量遠比比量要深刻。譬如路人甲沒有吃過西瓜,那麼即便他把西瓜的化學成分寫得清清 ...

恩!有問題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1
jiandao 發表於 2011-5-21 02:15 | 只看該作者
問? 發表於 2011-5-20 12:50
「沒有聖靈做工人不可能認識神」,這也在人的認知的範疇之內。只要是人的認知,就脫不了現比非三量。

...

來日方長,求同存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1396

帖子

220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3
12
paci 發表於 2011-5-21 02:41 | 只看該作者
問? 發表於 2011-5-21 01:51
恩!有問題嗎?

所以,化學分析仍然得不到梨的滋味,唯有親自嘗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13
hellman 發表於 2011-5-21 02:44 | 只看該作者
sousuo 發表於 2011-5-20 23:55
我們是另一種說法,從被造物的種種,我們可以感覺神的存在及其偉大,但無法真認識他,一定要由他來啟示我們 ...

怎麼就認定是他造的物種?如果承認自然神,聖經就沒有地位了。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4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5-21 07:01 | 只看該作者
paci 發表於 2011-5-21 02:41
所以,化學分析仍然得不到梨的滋味,唯有親自嘗嘗

嘗又怎麼樣?能把梨嘗成蘋果?

paci啊,跟我說這句話的你並不是第一個,知道誰第一個跟我說的這話嗎?一個堅定的某某功弟子。

這世界上的宗教有成百上千,你不可能一個一個去嘗,必須先用理性進行一遍粗篩。其實不單單我這麼干,是人都會這麼干,不信的話,如果有人向你傳那個什麼功,你試試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1396

帖子

220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3
15
paci 發表於 2011-5-21 08:30 | 只看該作者
問? 發表於 2011-5-21 07:01
嘗又怎麼樣?能把梨嘗成蘋果?

paci啊,跟我說這句話的你並不是第一個,知道誰第一個跟我說的這話嗎? ...

作為中國人,很少只了解基督教,最終跟從耶穌基督是神的揀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6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5-21 08:41 | 只看該作者
paci 發表於 2011-5-21 08:30
作為中國人,很少只了解基督教,最終跟從耶穌基督是神的揀選

我不認為這話有任何根據。蒙古人後來改信伊斯蘭教了,現在的歐洲人信伊斯蘭教的越來越多,你怎麼不說那是真主的揀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1396

帖子

220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3
17
paci 發表於 2011-5-21 08:52 | 只看該作者
別人的信仰我不清楚,只跟你說我的經歷。其實最終還是神的揀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8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5-21 09:04 | 只看該作者
paci 發表於 2011-5-21 08:52
別人的信仰我不清楚,只跟你說我的經歷。其實最終還是神的揀選

好啊!你的經歷有何特殊?如何知道那是神的揀選?願聞其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1396

帖子

220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203
19
paci 發表於 2011-5-21 09: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paci 於 2011-5-21 09:23 編輯
問? 發表於 2011-5-21 09:04
好啊!你的經歷有何特殊?如何知道那是神的揀選?願聞其詳!


我一直對宇宙,世間萬物存疑問,參與過氣功,與參禪的人探討過,也參加了聖經學習,初讀聖經,我很難相信,聚會時我更像一個反基,我當時認為如果我能變成基督徒才是神跡呢。不清楚什麼時候聖經上的語句漸漸進入我的心靈,我從逆反到願意跟從主耶穌基督,儘管許多事情我仍不理解,但不想以前那麼困難重重了
我確信神的揀選,因為我不認為人有如此大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20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1-5-21 09:24 | 只看該作者
paci 發表於 2011-5-21 09:16
我一直對宇宙,世間萬物存疑問,參與過氣功,與參禪的人探討過,也參加了聖經學習,初讀聖經,我很難相信 ...

就這些就成了神的揀選?你最好再多想想,補充好了我給你講個真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9: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