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5-8 05:35 編輯
生產鈽裝備CP-1從芝加哥移至華盛頓州, 1943由陸軍工程兵統籌建立了3座原子反應堆. 小城在哥倫比亞河畔里奇蘭附近拔地而起, 命名為漢福德. 杜邦公司設計建造了高度機密的反應堆和化學分離廠, 秘密小城人口迅速達到5萬人, 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工程項目的目的. 漢福德反應堆以鈾原料生產鈽, 從反應堆出爐的成品留置待放射性有所降低后, 將核燃料裝入密閉容器運至分離峽谷.   中心控制台
反應堆1944年12月開始運行, 操作員嚴密監控控制棒的位置和反應堆的能量水平, 反應堆發出的唯一聲音為高壓通過2,000條燃料管道的冷卻水.
 安全措施
警告牌, 全部工作人員均佩帶輻射劑量計. 一旦分離室投入使用, 大量放射性碘通過煙囪釋出, 對下風區域人們造成隱性建康威脅.

 人材彙集, 耗資無數, 意在建造3個反應堆和3座分離廠. 終結目的為獲取幾磅用於製造數枚原子彈的鈽, 每個炸彈所需鈽相當於這個玻璃球大小.
 金箔-1945
這樣的金箔置於兩個鈽彈半球之間, 以防內爆
 融化的泥土
7/16/1945, 在新墨西哥阿拉莫戈多附近, 一顆漢福德製造的試爆鈽原子彈使沙土變成了玻璃.
 核基地生活
全盛時期94,000人, 1, 200棟建築, 3,700個拖車位, 326邁道路, 873輛大轎車, 學校, 教堂, 醫院, 商店, 洗衣房, 郵局, 銀行, 電話電報, 加油站及娛樂設施, 全部從無到有.
 弗蘭克報告
1945年6月, 第一次核試驗之前一個月, 7位科學家簽署了一份報告反對對日核轟炸. 作者為詹姆斯弗蘭克, 大衛休斯, 詹姆斯尼克森, 尤金拉賓威茨, 格倫西博格, 喬伊斯貝爾斯登和利奧西拉德. 他們預測軍備競賽的可能性, 呼籲和平展示原子彈並敦促國際控制核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