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11-5-7 11:19 編輯
拎不清 發表於 2011-5-7 10:29 
義和善是有不同的,在某些方面也有相同的地方。要注意的是也不是非善即惡,非惡即善。就是善也是隨人群的不 ...
謝謝弟兄的深入思考.我來分享一下我的想法,供弟兄參考.
我認為弟兄提的問題,關鍵是要看聖經教導的對象是誰,也就是直接的聽眾是誰.舉一個例子吧.聖經明確說不信主耶穌的人一定滅亡;信主耶穌的人會得到神的永生祝福.我想很少有人會聽到說滅亡就是所有人,聽到得救也是所有人,然後反問為什麼聖經說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聖經說到義人和沒有一個義人時也是這樣,是有不同的背景和針對不同聽眾的.沒有一個義人明確說的亞當犯罪以降,所有人在神沒有拯救之前的屬靈狀態,也就是說,所有人沒有神的干預的話都是死在過犯之中.因此,神看整個悖逆的世界,要求罪人悔改的時候,就是指出這個沒有一個義人的狀況.
但是神的拯救是早在給亞當定罪的時候就開始了.諾亞和亞伯拉罕以降,神保守和興起各個時代的信心偉人,一直到耶穌,來與神同行同工,使神的拯救計劃得以成全.這些人就是神眼裡的義人,和我們今天基督徒"因信稱義"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神救贖恩典實施的結果,而不是當事人天然或者後天就是行為上完全意義上的義人.
如果弟兄把你提到的具體經文放在這個框架下仔細思考,就不會覺得有矛盾.下面我具體分析一下弟兄提到的兩節經文.
路15:7的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這是耶穌說的寓言.而寓言這個體裁只是為了說明一個主題,其他相關內容是不能當作事實來看的.這個寓言的主題我認為就是神喜歡人悔改.而不是99%不必悔改.而根據聖經的教導,即使這個99%是按字面解釋,也不排除是反諷的用法,也就是他們自以為義.
再看約一3:7不要被人誘惑,行義的才是義人,正如主是義的一樣。這裡約翰是在呼喊了,聖經都是神的話語,在誰身上起作用,是聖靈動工的結果."不要被人誘惑"中的人,當然是不屬神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