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媒:從剷除拉丹看美國內權力之爭

[複製鏈接]

46

主題

84

帖子

203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20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奇幻 發表於 2011-5-6 1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俄媒:從剷除拉丹看美國內權力之爭
2011年05月06日 08:25:44  來源: 新華國際


【俄新社網站5月3日文章】題:剷除拉丹和美國的權力之爭(作者莫斯科大學國際政治系副教授阿列克謝· 皮利科)

本·拉丹已死,頭號恐怖分子被剷除。此事的現實作用如何現在還很難說,不過有一點毫無疑問:這一事件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及其對手之間競選大戰的一個組成部分,而這場選戰遠遠不是剛剛打響的。

早在奧巴馬上任之初,人們就意識到他是一個妥協型人物,其總統任期不過是美國在社會經濟困頓、國際形勢複雜的情況下所必需的一個「技術性暫停」。美國統治集團期望利用這段時間使民主、共和兩黨達成共識,制定新的國家長期路線。為了防止年輕的總統干蠢事(首先是在外交和軍事領域),作用關鍵的國防部長一職仍由久經考驗的、里根時代的行家羅伯特·蓋茨留任。

不過現在看來,白宮目前的主人並不想當一個配角。奧巴馬的所作所為前後不完全一致,其內政外交舉措導致出現了美國大部分政治精英不太滿意的局面,使得這些政治精英開始反對現任總統。奧巴馬的反對者們採取了一系列行動,目的是貶低奧巴馬,給他「抹黑」。奧巴馬則時不時以政績加以回擊。

但是到了今年春天,美國現任總統陷入困境,華盛頓不得不去幫助與卡扎菲開戰(卻又不太會打仗)的歐洲盟友。也就是說,美國在兩場戰爭尚未結束的情況下捲入了第三場戰爭。

而國內反對奧巴馬的政治團體則開始翻船行動,在國會發起預算爭奪戰。結果奧巴馬遭到熏創,不僅沒錢推行其龐大的社會計劃,還不得不向共和黨人妥協,推遲關閉名聲不佳的關塔那摩監獄。

奧巴馬的反對者不惜公開採用骯髒的手段,大打伊斯蘭牌。瓊斯牧師焚燒古蘭經便是一例。此舉想必是要達到三重目的。其一是要加劇伊斯蘭國家,首先是阿富汗的緊張形勢,目的是不讓奧巴馬在大選前為提高支持率而從該國撤軍;其二是挑撥美國國內的穆斯林採取行動,以便指責奧巴馬無力維護國內治安;其三是在反伊斯蘭的基礎上動員社會支持新的候選人。

瓊斯牧師實際上拉開了美國選戰的序幕。奧巴馬不得不公開採取行動,宣布參選下屆總統,其風險是過早地向對手攤牌。但這樣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他可以封殺民主黨內的其他人選,並獲得足夠的時間來動員選民。

與此同時,奧巴馬還走了幾步棋,這幾步棋實屬意料之內,但又是完全必要的。首先,他宣布美軍將盡量減少參與利比亞的戰事。接著,他推翻了使他得以入主白宮的兩黨交易,讓一直扮演監督人角色的蓋茨下台。即將入主五角大樓的利昂·帕內塔曾在柯林頓主政時擔任白宮辦公廳主任,是地地道道的民主黨人。從財政經濟角度來看,這很可能意味著奧巴馬的民主黨追隨者將控制美國的國防採購訂單。這樣一來,現任總統的競選經費問題便迎刃而解。他將有足夠的資金來繼續戰鬥。

然而,在實際上已經打響的這場選戰中,奧巴馬最輝煌的戰績則是消滅了「恐怖分子的國王」本·拉丹。他可以從這一重大勝利中獲益多多:至少可以在短期內提升支持率,可以為從阿富汗撤軍、從而結束這場不勝之戰(可以獲得更多選民的支持)找到充分的理由。同時,這也可以成為奧巴馬逐步退出其前任發起的反恐運動的依據。正是這場反恐運動將美國拖入兩場幾乎令其傾家蕩產的戰爭。

換句話說,剷除本·拉丹可以成為說服選民投票支持奧巴馬的一個決定性論據。

1

主題

188

帖子

9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95
沙發
jasonlee 發表於 2011-5-9 13:20 | 只看該作者
擊斃拉登對奧巴馬而言好處多多,但是美國民眾而言卻意味著新的危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11: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