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亟須重新定位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新坐標

[複製鏈接]

23

主題

23

帖子

6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宦遊人 發表於 2011-4-28 14: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亟須重新定位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新坐標

  在中國的各資源要素稟賦中,勞動力、資本、技術等關鍵要素髮生了有利於中國的可喜變化,中國經濟自身具有向高端拓展的內在衝動。就發展進程而言,中國本身正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邁向新的目標。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發展累積了相當多的各種矛盾,發展進入一個新的瓶頸期,中國經濟發展迫切需要打破瓶頸,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和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時不我待,它將決定中國經濟未來30年的發展。

  面對新形勢下的機遇與挑戰,中國經濟需要從世界經濟體系的大視野進行重新定位。

  首先,中國正處於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敏感階段。2010年,中國人均GDP為3800美元,「在全球排在第105位左右」。從歷史經驗來看,人均 GDP達到3000美元,是一個低中等收入國家能否完成產業升級、步入高收入國家的敏感階段。很多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階段由於發展戰略失誤或者受到外部衝擊,經濟發展長期低迷,無法突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風險。

  第二,世界經濟體系國際分工進入要素合作階段。經濟全球化使商品與服務的國際貿易障礙大大消除,但更重要的是資本、勞動力、技術、標準、品牌、人才、管理、經濟網路、銷售渠道等廣義生產要素跨國流動的障礙大大消除。由此構成了世界經濟發展新階段的基本特徵。

  從大的階段來看,世界經濟體系經歷了「中心外圍階段」、「垂直分工階段」和「水平分工階段」以後,由於經濟全球化的大發展,從上世紀90年代起又開始進入了「要素合作階段」。所謂「要素合作」,即廣義生產要素通過國際流動在若干國家組合進行生產,已經比原來任何意義上的「國際分工」更能體現這一階段世界經濟的性質。

  要素國際流動的目標是尋求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優化配置,一些國家的資本、技術、標準、品牌、優秀人才、跨國經營網路等廣義要素會集聚到另一些國家或地區,使這些國家或地區成為全球經濟體系中的主要生產者。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要素的國際流動存在著結構性的偏向,主要表現為資本、技術、優秀人才等高級要素極易流動,而一般勞動力、土地、自然資源等低級要素的流動不充分甚至基本不能流動,由此導致要素流動主要表現為高級要素擁有國家的要素向某些低級要素擁有國家流動。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重新定位,正是要考慮在要素合作階段參與新的全球化體系,這一戰略思想應該貫徹始終,貫穿於中國提升在全球化經濟體系中的新定位的各個環節。

  第三,世界經濟結構調整可能出現變局與機遇。在本次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之後,以清潔可再生的新能源為核心的綠色能源革命有望繼IT革命之後成為引領世界走出危機、推動世界經濟持續增長的新的巨大引擎。與以往相比不同的是,這次綠色能源革命浪潮有以下三大背景。一是始發於美國的次貸危機演變成全球性金融危機,造成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全球經濟衰退;二是進入21世紀以後,傳統化石能源面臨枯竭,亟需尋找替代能源;三是全球氣候變暖,使環境保護問題日益得到世界各國的空前重視。

0

主題

86

帖子

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1
沙發
sonichen 發表於 2011-4-28 20:40 | 只看該作者
抓住機遇,奮發圖強,實力才是首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2: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