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孔子、端午等等和韓國、東夷

[複製鏈接]

391

主題

3923

帖子

256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好啊好啊1 發表於 2011-4-30 15:0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好啊好啊1 於 2011-4-30 15:12 編輯

孔子、端午等等和韓國、東夷

近年來,中國網民和韓劇愛好者們常常受到一些消息的騷擾,韓國人將原本我中華民族的很多東西都拿去聲稱是韓國人發明、發現的了。很多人義憤填膺,卻又無可奈何。好啊好啊將這裡的緣故給各位簡單地道來。

中國人習慣以《史記》、《漢書》等書籍所記載的箕子朝鮮來作為朝鮮的歷史源頭。箕子朝鮮位於朝鮮半島的北部,大體上是鴨綠江以東南漢江以北的範圍。但是,與箕子朝鮮存在的同時,還有一個大約在現在南朝鮮地方的辰國。所以,很難說朝鮮人是箕子的後代。而據說箕子帶去了約5000人和他同往,那麼箕子朝鮮當地的土著又有多少人卻不得而知,特別是箕子既然帶去了商朝的文化,而為什麼沒有帶去語言呢?現今南北韓都是用的是韓語,而非漢語。韓語屬於分佈於東亞、北亞、中亞、西亞和東歐的阿爾泰語系,而「阿爾泰語系」主要有突厥語族、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和韓日-琉球語族四個分支;漢語則是屬於主要分佈於中國的漢藏語系。兩者屬於不同語系。很明顯,在歷史變遷過程中,朝鮮半島的住民們選擇了韓語,而非漢語。

而在近代箕子朝鮮的真實性目前被朝鮮半島社會所質疑。中國東北疆歷史屬於中國歷史範疇,近年朝鮮民族主義情緒上揚,意欲對中國東北提出領土要求,因而藉此質疑中國對東北的主權。《史記》中明確記載的箕子朝鮮反而被認為是傳說,而檀君朝鮮這一沒有文字記載,只存在於神話傳說一躍成為正式歷史的開端。這主要是由於1910年日本入侵朝鮮半島后,韓國一些歷史學家流亡來到中國,為反抗侵略,喚起民族主義,這些歷史學家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強調韓國的獨立性,後來演變為韓國史學界中的民族史學流派。1948年大韓民國成立后,民族史學成為韓國講壇史學的三大流派之一。不過被稱為在野史學的非學者民間人士,喜歡將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和評書演義與真實的歷史混為一談,在社會上也有較大的鼓動力量。鑒於朝鮮在歷史上多屬於中國大陸帝國的附屬國和後來日本的附屬國,在近代才獨立成兩個國家,這種一時找不到北地矯枉過正的做法好啊好啊是完全能夠理解的。

《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一本歷史著作。《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第一部,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史記》對中國古代歷史文化的研究的貢獻就不必我多言了。但是,這裡必須指出的是,畢竟這是一部最中國上古傳說的黃帝時代開始的歷史文學書籍,而根據現代歷史學的目光看,而其內容的可性度和他所記載的人物事迹的時間成反比,也就是說它對漢朝當時的記載可性度極高,而對來自傳說中的黃帝時代的具體內容就很低了。

因此,要一個近年來在美國的庇護下在經濟上得到發展他國異族來相信《史記》的具體箕子朝鮮的記載,就很困難了。每個民族都有其自己的歷史傳說。而一些民族的傳說竟然可以被後世的考古學者們在一定程度上證實。因此,韓國人將檀君朝鮮來作為朝鮮歷史的源頭來進行探討,也就沒有什麼可大肆指責的了。也就是一小撮別有用心的韓國人,蒙蔽不明真相的韓國群眾的作秀而已。但是如果要將其正式認為成歷史,那可就貽笑大方了!

而韓國人說孔子是韓國人的依據是孔子是東夷人,這並不是現今歷史資料記錄的事實。
東夷是中國古代,尤其是商朝、周朝時期,對東部部族的稱呼,因有九支主要部族又稱九夷。隨著商代的東夷與華夏的融合,東夷後來改為對東方外族的泛稱。其認定範圍也隨之更改。從黃帝時期的山東,到河南一帶, 再到日後秦漢時期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朝鮮和韓國認為:現代朝鮮人可能是東夷的一支。) 在《三國志·魏書》中,扶余、高句麗、沃沮、東濊也是東夷。唐杜佑《通典》將朝鮮、新羅、倭、高句麗、流求等歸入東夷,明代嚴從簡將日本、朝鮮、琉球歸入東夷。正是這種對東夷定義的不斷變遷,造成了歷史問題遺留至今的困惑。中國文化就是存在著這種缺點,邏輯性常常缺失,定義不是特別明確。十分搞笑的是東夷不但是東方的土著,有些也出自炎黃一系,如徐國國君追溯他們的祖先到顓頊、伯益。史記趙世家記載趙人,秦人始祖蜚廉,惡來,季勝也是東夷。

東夷文化是中國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東夷文化的許多方面都與中原文明不分伯仲。 東夷人是中國最古老文字、弓箭、禮制的發明和金屬的發現與使用者。
據《左傳‧昭公四年》記載,商紂王派大軍征伐東夷,使國力損耗,結果被周武王乘虛擊敗,商朝因而滅亡。《左傳》稱:「紂克東夷而損其身」。

東夷人的文字是中國最早的文字之一,而且可能是商代甲骨文的重要來源之一。其中的 "旦、鉞、斤、皇、封、酒、拍、昃",目前還在漢字中沿用。

據中國典籍記載,東夷人是弓箭的發明者。 《說文解字·矢部》載:「古者夷牟初作矢」。《禮記·射義》中也載:「揮作弓,夷牟作矢。」傳說中那位美女妻子飛上月亮的后羿就是東夷人的一位領袖。

東夷擁有很高的陶瓷製作技術。東夷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鳥形的陶瓷表明,東夷人以鳥為圖騰,是一個崇尚鳥的民族。 東夷人同時也是中國最早使用銅和鐵的部族。

龍山文化的研究表明,東夷人也是禮制的發明者。龍山文化禮製表明其社會階級和國家的形成。中國學者俞偉超認為「如果4000多年前不發生這次大洪水,我國最初的王朝也許而且應該是由東夷建立的。」

現在傳說的韓國人就是想以東夷人正宗來講中華文化的很多東西歸於他們。其實這在邏輯中有很多說不過去的地方。

在夏、商代和周朝,當時的東夷人和華夏各族人就開始融合了,也就是說現代的中國人是他們的後代,當然,還包括其他民族的融合。而中華文化就是生根於中華大地的,發芽、伸枝、開花、結果於中華大地的。在發明甲骨文的過程中雖然東夷人貢獻很大,但是並不是說華夏人就沒有貢獻,而作為文字、文化的傳承,一直是在中華大地上發生進行的。而從朝鮮半島發明,傳到中國大陸的可能性就很小了。而居住在中國大陸的現代人,倒是當時發明這些文化人的真正傳人。從血統上來說,可能現在居住在朝鮮半島的人們相對而言東夷的血統更純一些。但這並不能表明他們在甲骨文、弓箭等的發明、發現過程中做過什麼貢獻。

孔子的先世可追溯至宋國公室及殷商王室,也就是可以說是商朝的貴族。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國的一位大夫,做過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其子木金父為避滅頂之災逃到魯國的鄒邑,從此孔氏在鄒邑定居,變成了魯國人。其父叔梁紇居於魯昌平鄉鄒邑(今山東曲阜市東南),為鄒邑大夫。所以說,孔子應該是殷商貴族的後裔,而這就表明不可能是東夷人了。而要說孔子的體內流著東夷人的血,這倒有可能,畢竟孔子居住地是東夷人原來的地盤,從其歷代母系祖先中帶來東夷人的血統是無法避免的。但是,考慮到孔子是東周時代的人而非夏、商時期的人,孔子的東夷血統能有多少也很難說了,因為那個時代,魯國大地上都在政治上屬於周民了,血統上的事是無法搞清楚的,民族融合得非常明顯了。

韓國人近年來的動作很多,最為不能讓中國人容忍的就是他們將「江陵端午祭」拿到聯合國去申請人類文化遺產,雖然遭到中國人的反對,但其結果是「江陵端午祭」被不明真相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

目睹這一切,就可知道當年的反帝、反修、反封建是多麼荒謬的事情呀!這一反不要緊,端午節竟然成了聯合國承認的韓國人的文化遺產了。雖然在內容上韓國人的江鈴端午祭和中國的端午節不同,但是為什麼他們要選端午這個敏感的字眼呢?其源頭是不是和中華大地上的端午節有關呢?無論我們多麼痛心疾首,我們都不能否認現代中國人受當年反封建的影響下不僅不懂得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同時在反帝、反修的影響下也不知道國際文化流行時尚的特點和關鍵所在。

嘿嘿,

好啊好啊!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沙發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4-30 23:33 | 只看該作者
很有見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3
zjd713 發表於 2011-5-1 06:04 | 只看該作者
東夷什麼時候變成朝鮮了??呵呵~~~東夷的祖先是與炎黃爭天下的蚩尤,戰敗後部落一部分北遷進入東北、朝鮮,一部分南遷,形成了苗族和百越。。。。這麼說來越南人和中國的苗族還是朝鮮人的祖先了。。。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495

帖子

28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9
4
roc100 發表於 2011-5-2 09:4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在共產黨執政下傳統的端午節被南韓襲奪,共產黨要對祖先與後代負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5
zjd713 發表於 2011-5-2 14: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1-5-2 14:07 編輯
roc100 發表於 2011-5-2 09:41
中國在共產黨執政下傳統的端午節被南韓襲奪,共產黨要對祖先與後代負責.


呵呵~~樹欲靜而風不止,樹何錯之有???不過從這個側面可以看出,別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視,而我們自己因為家大業大往往忽視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所以請稍安勿躁,只需鞏固,發展,復興自己的文化、傳統,一切自然和合而成,輕不能載重,小不能鎮大,何懼之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5: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