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1950年代調查員向毛澤東彙報:有鄉幹部貪污400元

[複製鏈接]

3237

主題

3256

帖子

465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jymvq 發表於 2011-4-25 14: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50年代調查員向毛澤東彙報:有鄉幹部貪污400元

  本文來源:《人民政協報》2011年4月21日第5版,作者:陳守信,原題:《回家鄉搞調查》

  1955年5月14日,毛澤東主席接見負責他的安全保衛工作的一中隊時,提出要給他們增加一項調查任務后,部隊黨委立即分析該中隊現有80多人的籍貫分佈情況。為方便主席了解全國各地農村情況,需增加隊員,基本達到各省(依當時情況,新疆、西藏暫不調人)主要地區和幾大城市都要有人。經請示上級同意,很快就把空缺地區的人員補上了。所調人員大都來自軍分區,級別絕大多數為少尉軍官,也有個別中尉和優秀的准尉及上士。

  以什麼身份回鄉調查,毛主席明確規定:不能說是毛澤東或上級領導機關派遣的,下去以後也不要通過地方黨政機關和幹部,只是個人回家探親,同自己的家人、親戚、同學、朋友,從隨意聊天中了解情況。他認為這樣才能獲得真實的情況。回來以後,不管是書面調查報告,或者口頭彙報,好的要講,不好的也要講,對於農民提出的各種意見和反映,都要全部如實地講出來。你們寫的報告,文字好壞沒關係,不要找人修改,也不必請別人代抄,我要看你們自己寫的材料。

  為了遵守紀律、掌握調查重點和應注意事項,毛主席特地為一中隊題寫了5條《出差守則》,並要求把守則傳達給每個同志,大家都得遵守。守則全文如下:

  《出差守則》

  (一)保密——不要說這裡的情況(二)態度——不要擺架子

  (三)宣傳——解釋建設工業和實行社會主義的好處

  (四)警惕——不要上反革命分子的當

  (五)調查——生產、徵購、合作社、生活、對工作人員的意見

  毛澤東根據毛主席指示,一中隊組織過6次調查,派出200餘人次,調查了23個省的部分農村和8個城市的部分人士。所寫調查報告均直接送給毛主席。另外,主席還5次召集回鄉調查的隊員們到他的住處,聽取口頭彙報。5次彙報都是由中隊長韓慶余帶領去的。大家都感到這是畢生最光榮、最幸福的事情。

  大凡初次和毛澤東談話的人,都不免有些拘束。毛主席對此也有所察覺。因此,大家每次去他那裡,一開場,總是先從拉家常開始。問問你的年齡、籍貫、婚姻情況,以及各地民情風俗等等,直到人們情緒比較放鬆了,才言歸正傳。

  毛澤東手裡拿著彙報人員的名單和材料,笑容滿面地對隊員們說:

  「李金來這個名字好,金子來了。」

  「李好學,好學習。」問管楚良:

  「結婚沒有?」

  「沒找到。」

  「那麼多的姑娘找不到?」管楚良靦腆地笑了,臉也不好意思地紅了。

  又問曾文:

  「你會耕田嗎?」

  「會。我還會打鐵。」

  「重工業人才。」說得大家一齊笑起來,會場氣氛顯得十分活躍。主席看完曾文的調查報告后,還寫上「合作社好」4個字。

  主席每看一份調查報告,總是鼓勵大家說:「材料寫得不壞」,「還不錯」。看到李好學報告中有「除8戶外」和饒和生報告中「供不應求」的句子后說:「你們有點文化。」看完高碧岑寫的材料后,用鉛筆寫下了這樣的批語:「此份報告寫得不錯,有分析,有例證。」

  曾文怕自己的字寫得不好看,就請別人抄了一下。主席說:「不要找別人抄,我看你們自己寫的。慢慢來嘛,一次寫不好,兩次,寫多了,就會看出進步。一年你們要回兩次家。一年2本,十年20本。」他還說,調查了解情況,不但可以增進文化學習,也是重要的政治學習。

  主席對每份材料看得都很仔細,一邊看,一邊用鉛筆圈著划著,改正錯別字,加標點符號,如同語文教員批改作文一樣。王文禮把「報酬」的「酬」,寫成了「報仇」的「仇」。主席把他叫到跟前,用手指著說,「報酬」的「酬」是這樣寫的;這是「仇恨」的「仇」。高碧岑「怎」、「總」不分,主席邊改邊告訴他:「這是『怎樣』的『怎』,這才是『總是』的『總』哩。」

  隊員們點了點頭說:「記下了。」

  除了讓隊員們回鄉作調查外,毛主席還提倡大家同家裡和親友多通信。他說:「你們要勤跟家裡寫信,兩個月寫一封。內容是有沒有吃的,生產情況,合作社情況。」還說:「要把回信拿給我看。那我就消息靈通了。」

  毛澤東歷來關心群眾疾苦。湖北籍隊員饒和生彙報說,農民口糧太低,每年只有300多斤。

  「你說多少夠吃?」主席問。

  「總要400多斤才夠。」饒和生不知自己講得對不對,等待著主席的表態。主席笑著說:「這是對的。應當反映群眾的意見。」

  饒和生在報告里引用了一位農民的反映:「細毛主席不好,大毛主席好。」毛澤東看后說:「大毛主席亦犯錯誤。」

  隊員凌理德彙報說,廣西有些地方的農民生活很困難,以「黃狗藤」充饑。主席問:「黃狗藤是什麼東西?以後捎一個給我看看。」

  主席同凌理德商量:「你能不能到廣西欽縣看看?」

  「可以。」

  「那裡有沒有親戚?」

  「有親戚。」主席向在場的韓隊長交代:「下次給他15天時間,在家住10天,在欽縣住5天。」

  主席又問凌理德:「你會耕田嗎?」

  「我會耕田。這次回家和老百姓一起幹了9天活。」主席高興地說:「用這個辦法好,和他們在一塊打成一片。」

  這時,家住城市的同志問:「城市調查什麼?」

  主席回答說:「城市能了解什麼,就了解什麼。」

  湖南同志彙報說,有位合作社主任帶頭賣過頭糧,家裡沒吃的,瘦得沒勁幹活。主席聽后非常同情這個幹部,說:「有這樣的好人。再回去時去看看他,情況改變了沒有,可以先寫信問問他。」

  管楚良接話茬說,也有不好的幹部,我們那裡有個鄉幹部貪污400元。主席說:「不要讓他吃大了肚子,叫他吐出一點來!」

  毛澤東對隊員們寫的每一份報告都很重視。他曾選了幾份批請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傳閱。河南4位同志的調查報告,批給河南省主席吳芝圃看。並說:「這些材料他們看過,還退給你們保存,日後可以比較你們的進步。」

  1959年春天,李寶森奉命回家調查。歸隊后寫了20幾頁報告,反映當時農村人民公社存在的問題。主席將此報告一連看了3遍,並改了錯字。然後批轉給管農業的譚震林副總理,要他專門聽取李寶森的彙報,研究解決農村缺糧問題。

  大家談到有些新上中農不願參加合作社時,毛主席說:「新上中農思想起了變化,不願參加合作社,老下中農願參加合作社。」還問:「參加合作社有沒有時間回家幹活?」

  「有些合作社一星期可以干一天自己家裡的活。」

  「這樣好。」「下次再調查農民對合作社的態度時,要有個分析。分清中農有多少,貧農有多少。新中農是共產黨幫助他們翻身的,他們會贊成參加合作社的。」

  隊員王燕宇反映,這次回家遇到以前的放牛主,態度很冷淡。主席說:「看見你不打招呼,調查一下他為什麼不滿。」見王燕宇沒吭聲,毛澤東進一步說:「我和你商量一下,下次是否可以去看他?」直到王答應「可以」時,主席才滿意地笑了。

  有同志在報告中反映地主對合作社的態度時,主席說:「住幾年,合作社鞏固了,讓他們參加。」

  有同志說,現在農村吃大鍋飯,一哄而起,缺乏管理,造成糧食的極大浪費。有些地方糧食很快被吃完了,農民意見很大。毛澤東說:「回去不要宣傳吃大鍋飯,農民討厭。吃大鍋飯不自由里有自由,自由里有不自由。」

  聽完5次彙報,毛澤東問大家:「你們說,我想的辦法好不好?」

  「好!」隊員們異口同聲地回答。主席還以湖南、湖北5位隊員的彙報為例說:「兩個省6千萬人口的情況,3個鐘頭。」「我想,這個辦法實在好。通過你們和廣大農民聯繫起來,建立了關係。」說著,他伸出3個手指作比喻:「一個是我,一個是你們,一個是農民。你們見到了農民,我看到你們,就間接見到了農民,就離這麼遠。」

  5次彙報中,他發現隊員籍貫分佈還不完善,建議廣東海南島(當時海南島還隸屬廣東省)和北部地區,湖南衡州及湘西苗族自治區,也要調人來。

  每次彙報完畢,毛主席總要留大家在他家裡吃飯。每次吃飯,他總怕大家吃不飽,看到誰不主動夾菜,就說:「你們太斯文了!」一面緊給夾菜,一面介紹哪個菜好吃,要多吃一些。他還讓隊員們喝一點酒。說第一次的喝了酒,每次都要喝一點嘛。說著他端起酒杯,站起來同每個人碰杯。

  光陰荏苒,50多年過去了。當年被毛澤東稱為「年輕的隊員」們,也都成為古稀以上的老人。但是,毛澤東這位偉人的光輝形象,卻時刻活躍在大家的腦海中;他的音容笑貌,仍清晰地浮現在大家的眼前;他那注重調查研究,深切關心群眾生活的思想和作風,永遠是後人學習的典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22: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