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奧巴馬傻眼了:拉登發錄音,死的是我替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晴天小豬 發表於 2011-5-5 15: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奧巴馬傻眼了:拉登發錄音,死的是我替身?

--------------------------------------------------------------------------------

參考消息    2011-05-04 23:38:06





  當地時間5月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全國電視演講,宣布「基地」 組織領導人本-拉登已被美軍打死。此時,全世界都在熱議本拉登的事情。

  美國時間2日上午十一點,北京時間2日晚十一點,半島電視台稱收到伊斯蘭卡送來的錄像帶,錄像里本拉登聲明今天(2日)上午九點二十分已處決聖戰組織四號人物肯奧德瑪,肯奧德瑪背叛了整個聖戰基地,為了救在其巴基斯坦被美國逮捕的四個子女及五千萬美金,向美軍透露了本拉登在巴基斯坦的住處。在美戰機到來之前七小時已前往阿富汗北部省的路上。

  2日上午肯奧德瑪在埃及準備前往美國時被聖戰勇士在埃及某住宅擊斃同時該兩名勇士也為聖戰殉身!此錄像到半島準備播放時被美國情報人員截獲,在向美國總統報告時,還是不慎被人透出,目前在美國各政府部門流開,目前奧巴馬正緊急下令封鎖消息及儘快刪掉有人在美聯安全網的發帖。


  半島電視台今天16點30分新聞披露(北京時間20點30分):本拉登將在5月5日凌晨1點55分(北京時間5點55分)通過其獨家播出現身視頻,本拉登宣稱美國宣布其被擊斃是出於打擊卡扎菲目的以及為奧巴馬大選做前期準備的政治手段。他承諾,與美國的鬥爭會一直延續下去,下一步有更詳細的報復行動「。

  美國經濟下滑,對外戰事不斷。戰爭已經讓美國疲憊不堪,為了重振經濟,必須從戰爭中解脫出來。於是就要找一個從反恐戰爭中解脫出來的理由。

  美國智庫決定以本拉登被打死為由,從國外撤軍,從而從戰爭中解脫出來。為了掩蓋謊言,本拉登的遺體將在24小時之內海葬,那麼全世界的人們將永遠也找不到本拉登的遺體。美國說他死了他就死了,只要美國自己清楚就可以了。而本拉登是永遠也不可能真正露面的。

  各方追死照 美:很可能發放

  拉登死後被美軍極速海葬,華府至今仍未公開他被殺的照片,令外界質疑死訊。美國反恐顧問布倫南表示,須權衡利弊后才作決定。有官員則稱,華府「很可能」發放死照和海葬拉登片段,並可能在美國時間周二發放。

  參議院本土保安委員會主席利伯曼則稱,雖然深信被殺者是拉登,但認為有需要展示證據,釋除外界疑慮。但有國會議員指公開死照可能引發問題。美國過往曾多次公開敵人的被殺照,2007年1月,時任總統布希不滿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受絞刑的片段外泄,認為看起來像報復殺害。

  塔利班質疑拉登死訊

  此外,阿富汗塔利班首度開腔,質疑美方未能提供足夠證據,加上拉登親信仍未確認消息,故現階段斷定拉登已死為時尚早。

  阿富汗情報官員表示,該國情報機關早在美國之前,已懷疑拉登在阿伯塔巴德的寓所有重要恐怖分子匿藏,並通知美軍,但當時沒想到會是拉登。

  拉登之死是真是假,還是政治籌碼?

  在這個五一勞動節裡面我們能夠聽到最震驚的消息就是本拉登被擊斃了。到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們還真無法相信的,因為本拉登已經是隱藏在那茫茫的群山惡水中,他是在「逍遙法外」的躲藏在不為人知的某個角落裡。他在跟美軍玩躲貓貓呢,只是他偶爾會露個臉,讓我們知道他還在人世間——活著,仍然和美國這些所謂正義的國家在做著不屈不撓的鬥爭著。他的那份執著、頑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十數年如一日,生活和鬥爭都是那麼的惡劣和艱苦的,他還能不忘我的將戰鬥進行到底真的實屬不易!

  當整個消息一出來還真讓人無從辨別真假,只是當個笑話。如果這個消息發生在愚人節那天效果也許會更加的好。不知道,不知道的太多,也許今後的解密會為我們還原真實講解本拉登「死亡」的真相。

  本拉登是真的死去去了?我有點懷疑,也許可能吧!也許是美國人使得激將法或欲擒故縱的方法也說不準。本拉登如果是真的被擊斃那就到此為止,如果不是那就逼迫本拉登就範證明自己還存在,然後根據情報把他擊斃。如果本拉登不敢露面,那也成功的打擊基地恐怖分子的囂張氣焰。美國人的做法真可謂是用心良苦,一舉多得,佩服!

  美國人追查了這麼多年一直沒有本拉登的消息,再說本拉登在美軍緊追不捨的打擊下也是不敢輕易的拋頭露面的,他怎麼可能這麼不小心就被發現,而且毫無知覺的被擊斃了。一切都值得懷疑和仔細的推敲,這真是值得拍寫一部懸疑劇了,最好的名字就叫《追蹤》。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當地時間5月1日發表全國電視演講,宣布「基地」組織領導人奧薩馬.本.拉登已被打死。圖為駐阿美軍某團士兵關注奧巴馬演講的電視新聞。

  本拉登真的死了嗎?現在美軍和巴基斯坦還在就到底是誰打死這個問題互相推諉呢。我們不能夠僅憑美軍的一面之言就能夠認定的,誰也沒有親眼看見,只是一個被弄得稀巴爛的屍體誰能夠看的清楚?再說還只是一堆雜亂的照片,什麼都可以造假的,而且這世界上頂包的事情多了去了。我們不要輕易下結論和相信什麼,被那些鋪天蓋地的信息給搞的雲山霧罩的。不要被烏龍了,事情沒那麼簡單。也許,還有更多的深意。

  本拉登之死是真是假,我們無從辨別真假,但是更多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為了下屆的總統連任做出的政治籌碼!

  不要忘記曾經的蘇聯領導人留下的那個紙條,當你遇到危機可以把一切責任都推給上一任領導身上,這樣就可以緩解危機了。誰又能夠說這不是美國反其道而行之,也許這就是布希政府留給奧巴馬的政治財富,誰又能夠知道呢!一切,也許美軍早就知道本拉登藏身所在,但是就是遲遲不去打擊,現在也已經覺得他的利用價值已經不存在了,於是出於其他的目的和政治需要就徹底的把他解決掉了!

  人在江湖,整個社會都是一個江湖,只是國家的江湖的水更深,別有一番風味與眾不同罷了!誰又說不是呢?

  當地時間5月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全國電視演講,宣布「基地」 組織領導人本-拉登已被美軍打死。此時,全世界都在熱議本拉登的事情。英國媒體出台專文指出,本拉登與足球之間也有著不解之緣。這個阿森納球迷,曾經計劃襲擊貝克漢姆和阿蘭-希勒!以下,是本拉登與足球的十件軼事,需要強調的是,英國媒體刊載這樣的軼事,只想證明一點:即便他是十惡不赦的恐怖主義者,但感謝足球,能讓他人性里純真的一面暴露出來。

  第一件事。在著名的「911」襲擊之後,歐洲主流媒體披露,本拉登在1993到1994年間曾經為了籌措資金而潛伏在倫敦,當時他就是一名阿森納球迷。「911」事件事發后,阿森納球迷顯然是不想在海布里球場看到這個危險份子的。2001年9 月,阿森納新聞發言人被迫站出來發話:「我們看到了媒體說本拉登是阿森納球迷的報道,但顯然海布里球場並不歡迎他……」

  第二件事。如果本拉登真是個阿森納球迷,他未必是「真球迷」而是「偽球迷」。根據《本拉登傳記》作者阿達姆 -羅賓遜的報道,本拉登在英國期間,只到現場看了四場比賽,其中包括1993-94賽季阿森納主場3-0擊敗比利時標準列日的優勝者杯 1/8決賽,以及當年的優勝者杯決賽阿森納1-0擊敗帕爾馬的比賽。很顯然作為一個高收入者,他追捧阿森納的力度並不夠,真槍迷會鄙視他……

  第三件事,本拉登離開倫敦后,一度在沙烏地阿拉伯,直到94年他失去了沙特國籍。根據傳記作者羅賓遜的報道,在沙特期間,本拉登通過某種渠道拿到了伊恩-賴特——當時阿森納的招牌球星的球衣,給他的兒子阿卜杜拉赫作為禮物。此外,本拉登還和自己的一位朋友說「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比海布里球場的球迷更熱情的人,在我第一次去那裡的時候我簡直震驚了」。

  第四件事,有報道說,在美軍懸賞本拉登,卻找不到他的那段時間裡,基地組織的一些成員平時喜歡高唱的聖歌有這樣一段:「奧巴馬-哦啊-哦啊,本拉登就在喀布爾(阿富汗首都),他還照樣看阿森納比賽」。

  第五件事,在本拉登死亡的消息傳出后,英國社交網站推特上,被流傳的最廣的三條簡訊是「知道本拉登為什麼暴露了嗎?因為他看到阿森納擊敗曼聯后,慶祝的太大聲,所以暴露了位置」。還有一條「本拉登,雖然阿森納贏了,但你也不應該高喊著滿街狂奔,搞到被美國人發現」。第三條最有趣:「本拉登死了,現在阿森納的季票多出一張了,大家快去買呀」。

  第六件事,本拉登1957年出生於沙烏地阿拉伯的利雅得,他童年時代的好友卡哈萊德-巴塔菲透露:「小時候本拉登是個足球愛好者,每天清晨,在宗教朝拜之後,我們喜歡一起踢球。我們那個時候經常吵鬧『那是犯規,那球已經進了』,可本拉登是唯一一個從來不和我們爭論的人,他就是傻呵呵笑著踢球,覺得這是一種享受,從來不和任何人爭論。」

  第七件事,權威記者勞倫斯-賴特透露:作為宗教的虔誠信徒,本拉登從來不做違禁的事情,但只有足球例外。即便是在禁食的日子,只要踢球,本拉登就總要打破禁忌吃點什麼。記者透露:「他會吃點金槍魚肉,或者是乳酪三明治,其他和他一起踢球的人也可以吃上一點。而老去之後,本拉登喜歡讓手下踢球。平時他的穿著非常注意,他會穿的很正統,但只有在踢球的時候,他會脫去正裝,穿上運動褲,而在這個時候人們從他的臉上看不到本有的沉著和狠辣,只能看到一種瘋癲的純真。他會把他的手下分為兩隊,讓他們踢球,而他的親衛隊贏得勝利的時候,他會高興的大喊『來我們一起吃點什麼』,儘管那是禁食日,所有人都會感到開心,而且理所當然,不會冒犯什麼神明。」

2

主題

94

帖子

7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0
沙發
我是你的小小狗 發表於 2011-5-7 1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0: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