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胡總一句話決定東亞局勢:日本菲律賓不敢說話了

[複製鏈接]

3237

主題

3256

帖子

465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jymvq 發表於 2011-4-21 10: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胡總一句話決定東亞局勢:日本菲律賓不敢說話了

  


  

  


  


  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在三亞的博鰲亞洲論壇上,胡總公開宣示,中國將繼續尋求以和平方式與鄰國解決爭端。長期以來,東亞鄰居國家都在圍繞中國展開了一番激烈的「中國威脅論」,大肆渲染中國軍力增長對鄰居國家構成了巨大的威脅。

  尤其是日本媒體時不時拋出中國如何強大,對東亞安全局勢構成威脅。不過,胡總這次在博鰲論壇會上再次強調了。中國將繼續以和平的方式解決爭端,只要你們不逼我們,我們是不會輕易的動手。

  胡總這一番話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力,對東亞的和平局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甚至是亞洲乃至是對全世界的和平與安寧都付出了巨大的貢獻。

  新加坡《聯合早報》就表示,胡總一句話,消除了鄰國的不安。早報表示:胡總以中國最高國家領導人的身份,在這個備受國際社會矚目的區域論壇上公開宣示中國將繼續尋求以和平方式與鄰國解決爭端,即使不能消除,但至少能降低那些對中國全方位崛起深懷戒心的國家或地區的不安感。

  就在前幾天,菲律賓的國防部長說了一句話。是專門針對中國的。外交抗議對中國幾乎沒有意義。

  在國與國的較量之中,說到底是實力的問題。隨後還用菲律賓語說:誰的槍多、刀多,誰就是勝利者。菲律賓的領導人必須商討有關增強菲律賓軍力的問題。

  他說:「我們現在沒有槍支,我們必須得問,這就是我們目前的力量?我們下決心增強我們的空軍和海軍力量嗎?」

  而日本媒體也常常喜歡把中國軍力增長構成威脅等此類的「中國威脅論」掛在嘴上。這種製造混亂的媒體,煽動國際輿論對中國的敵意。不過胡總的這番公開宣示,菲律賓和日本就不敢再說這樣的話了。胡總一句話,對亞洲世界的影響力都絕對是一等一的。也相信,胡總這一句話,很多國家都會有如吃下了一顆定心丸的。

  胡錦濤在備受國際社會矚目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公開宣示,中國將繼續尋求以和平方式與鄰國解決爭端,即使不能消除,但至少能降低那些對中國全方位崛起深懷戒心的國家或地區的不安感。

  菲律賓驚慌失措:中國一改往日舌戰姿態來硬的

  日本和菲律賓當局也許沒料到,此番中國政府一改過去「舌戰」方式,直接派出海監船到相關海域巡航維權。

  近日,菲律賓GMAN電視台報道了一則新聞,稱當地時間28日下午,菲律賓參議院通過了2699號法案(即「制定菲律賓領海基線的法案」),該法案將中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和黃岩島劃為菲屬島嶼。

  


  

  


  


  中菲南海爭議

  這是繼釣魚島爭端升級之後,中國面臨的又一次領海主權挑戰。與日本封鎖釣魚島水域有所不同,菲律賓以立法方式確定有爭議島嶼的歸屬權,此舉顯然有悖國際公約,不僅引起了中國的強烈反應,也令國際輿論愕然。

  有觀察家認為,中國周邊出現「主權危機」,是對中國「和平崛起」的威脅,釣魚島和南沙問題迫使中國不得不重新考慮「擱置爭議」的思路。

  從理論上說,日本和菲律賓的舉動對中國「和平崛起」可能起到一定的掣肘作用,但透過表象應該看到,這些問題背後的實質並不那麼簡單。

  以日本封鎖釣魚島海域為例,豐富的海洋資源固然是他們垂涎的原因,而經過近30年「韜光隱晦」的中國,經濟正在高速發展,軍事力量也逐漸增強,日本當然不會等到中國強大了再去發起爭端。他們迫切需要造成「既定事實」,以期在中國「擱置爭議」的心態下佔領主導權。

  人類社會的爭端往往不以文明為準則演進,在利益的驅使下,有時候很像為食物而爭奪地盤的野生動物,明知不可為也甘願冒險與對手一爭高下。

  一些小島國,深知自然資源的重要性,本能地對周邊地區作出虎視狀。這倒不是他們不承認歷史事實,恰恰相反,是他們太擔心國際社會承認這樣的事實,才有意製造混亂,進而達到混淆視聽的效果。

  就像菲律賓參議院立法處理幾個島嶼歸屬問題,貌似理直氣壯,實則心虛。《馬尼拉標準今日報》載文《棉蘭老島上的科索沃》認為,他們想藉機使美軍重返菲律賓,從而在南沙群島方向加強對中國的制衡。

  無論是制衡中國還是另有他謀,南沙諸島和釣魚島隸屬中國也不容置疑。放下中國政府於1946年正式接收南沙群島的事實不說,單就釣魚島而言,儘管有一些國際法學家認為,自1895年1月以來,日本已「和平和連續地」管理釣魚島長達100多年,中國早已默認了日本對釣魚島的統治。

  但是,歷史事實必須尊重,當時的日本是武裝侵略而不是「和平管理」,即使當今大多數日本人也清楚,1951年美國與日本簽署的《舊金山和約》中把釣魚島「歸還給」了日本,如此公然違背《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報》和國際慣例,是美國當時力圖把日本推向「反共」前線。

  綜上所述,釣魚島和南沙爭端背後,最不能忽略的就是「美國因素」。或者說,今天的日本和菲律賓圖謀海洋資源只是出於小國利益,他們實際上充當了美國戰略棋盤上的一粒大棋子。其實,日本和菲律賓當局未必不清楚自己的份量,但他們與美國扼制中國發展的目標卻殊途同歸。

  一方面是日本、菲律賓希望在與中國的主權爭端中獲得與美國對話的籌碼,另一方面美國期待通過第三國實現其亞洲戰略目標。因為他們都明白,不管中國選擇什麼方式對應,最終還需美國出面調停。

  客觀地說,近期日本和菲律賓在釣魚島、南沙部分島嶼挑釁中國,所謂的資源議題並非爭端的核心,從新任美國國務卿希拉里首次出訪可以看出,美國當前把擺脫金融危機的希望寄托在了東亞,原因是這個區域存在著美國的兩大債權國。

  在國內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奧巴馬政府僅憑國內財力救市勢必動搖民意,唯一的上策就是迫使一些國外資金參與救市,而中國和日本無疑是「必選」之一。由此就不難想象,新年開端中國領海主權摩擦為什麼會驟然加劇,又為什麼這些衝突偏偏在希拉里東亞之行前集中爆發。

  近半個世紀以來,東亞地區一直潛存有三大衝突「爆發點」:一是朝鮮半島,二是台灣海峽,三是南中國海,而三者或多或少都與中國有直接關係。在華府的戰略思維中,這三個「爆發點」並非全球不穩定因素,相反卻是平衡東亞各方力量的重要支點。

  由於中國長期高調宣揚經濟發展和大國崛起,在無意中助長了「中國威脅論」的擴散,以此為契機,近年來美國不僅主導組建了「美澳日韓安全論壇」,還在遊說菲律賓等國「組建新東南亞軍事聯盟」,其外在形式雖是軍事屬性,內核卻不乏經濟戰略目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1: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