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24 04:59 編輯
 猶太移民
19世紀, 數百萬歐洲人離開家園來到美國追求新生活. 這些移民視美國為一個充滿希望的土地, 移民體驗各有不同: 偏見, 教育, 技能, 財產, 創造力或運氣意味著成功與失敗. 總體上來說就是入鄉隨俗, 能否與已經站穩腳跟的操英語的白人新教徒群體融為一體(相似). 這部分展示了1820-1880, 20萬歐洲猶太人移民的故事.
  這張沒照特寫, 用的尼康D-40圖片最大尺寸, 分解以後還是有些失真. 估計用半幅或全幅專業機型即可避免, 不過要價$2,000-25,000.
路易斯斯泰克斯
1841年20歲離開巴伐利亞, 其時當地反猶情緒普遍. 斯泰克斯毅然離別家庭隻身赴美, 其家族隨後在美團聚.
海勒一家
來自波希米亞, 薩拉和巴哈德夫婦有數年牲畜交易與屠宰經驗. 1840被剝奪財產後赴美落戶於密爾沃基, 當時女兒索菲婭尚在襁褓, 兒時記憶為'父母胼手砥足, 步履維艱'.
艾薩克伯恩海姆
拖著沉重的腳步, 漫步於平和的賓夕法尼亞..., 心中憧憬穩定的店員生活, 亦或富裕的農場.
-移民小販回憶往事, 這段里有的單詞無從查考, 估計是德語誤拼, 語言這玩意兒花樣太多.
1867年, 19歲的艾薩克離別德國巴登州村莊, 身無幾文赴美. 紐約工作無著只好沿街叫賣, 追尋猶太傳統, 志在熟悉美國風俗習慣, 掌握英語, 積累資本, 蓄勢待發.
中歐猶太移民
19世紀初美國有大約3千猶太人, 1820-1880, 20萬人從中歐赴美. 主要是來自鄉間的貧窮年青人, 大多源於德國, 波蘭及捷克. 逃避反猶氛圍與法律及中歐每況愈下的經濟狀況. 經年累月, 堅苦卓絕, 達到經濟穩固生活優渥. 並在社區結成強勁的經濟與家族紐帶, 藉以適應美國的商業與社會環境.
婚姻自由
 
 
 去意
19世紀猶太人在中歐處境艱難, 有些州嚴酷的法律阻礙其商業經營, 而大多數中歐猶太人為中間商. 源於長達幾個世紀的排除土地所有權和嚴禁參與許多手工業. 仇猶偏見有時衍生為暴力, 使人們生活存更加艱難.
19世紀中歐猶太移民形成了貫穿全美的社區, 部分原因為起始小販職業. 走街串巷耳聽八方, 許多人最終成為小店東主. 安居樂業羽翼漸豐, 遂回鄉擇偶並資助後來者. [IMG]

http://i56.tinypic.com/zxog2o.jpg[/IMG]小販與顧客
小販為偏遠地區帶來了罕見的日用品, 鄉民購買玩具, 糖果, 個人或房間裝飾品, 還有就是新聞和小道消息. 人們感覺複雜, 亦懷疑小販會佔便宜, 不管熟悉與否還是外來者.
成見
紐約小販的成見-老謀深算, 刁鑽姦猾, 欺騙顧客, 成為19世紀美國民間傳說. 世紀中期美國人開始將這個概念轉移至佔主導地位的猶太移民, 如人們用彎腰駝背和鷹鉤鼻子來描繪奸詐的猶太小販.
狡猾的山姆
傳說中的山姆專賣壁爐架上的大鐘, 他引誘人們購買並不需要的東西, 而總是在鐘停止運轉之前不翼而飛. 再次現身時則用同等貨色更換.
查爾斯和內森阿德勒-艱難開端
1848, 巴伐利移民內森阿德勒加入兄弟查爾斯的紐約雪城首飾買賣, 儘管兄弟倆常年奔波, 仍然保留店面藉以與當地猶太社團保持聯繫, 觀察猶太旅舍的飲食之道.
 危險的生意
走街串巷尤其是販賣珠寶要冒風險, 1849, 一個劫匪劫財貨並殺了內森阿德勒, 查爾斯找到了兇手並將其送上法庭定罪.
謀生艱難
小販要面對眾多苦難-生意不易, 盜匪, 變天, 路難, 居無定所, 語言生疏, 不明習俗.
 
 
 
五湖四海
最早的移民建立了數百個部落, 其印第安語言文化均有顯著不同. 1800以前, 70萬歐洲人來美並帶入40萬非洲奴隸. 最大的移民潮發生於1890-1920, 大約3千8百萬人來自歐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