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教皇的罪惡史

[複製鏈接]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7-4-25 00: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教皇的罪惡史[1]

作者:邁克爾·法誇爾   
羅馬帝國的衰落與覆滅沒有造成什麼損失。雖然一長串無惡不作的皇帝們相繼離開了永恆之城羅馬,但是一群同樣品行不端的教皇們最終大模大樣地走了進來,把墮落的傳統延續了下去。托馬斯·霍布斯(英國政治哲學家)曾經寫道:"教皇們就好像死去的羅馬皇帝們借屍還魂了一般。"

幾個世紀以來,教皇們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他們不光自稱基督在人間的代表,而且還要做所有君主的統治者。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曾在11世紀命令道:"所有的君主都必須親吻教皇的腳。"儘管不少君主都試圖反抗凌駕於他們頭上的教皇特權,可是一旦"聖父們"做起壞事來就變得所向披靡了。

劣跡斑斑

上百號男人和一個傳說中的女人都曾繼承過聖彼得的光榮事業,但只有極少數人為基督使徒的名號增添了光彩。教皇約翰二十三世的確是個高尚的好人,名列20世紀傑出教皇之一,但他前面曾經出現過22個約翰。那些約翰們沒幾個是好東西。公元10世紀的約翰十三世就有個可怕的愛好,他總是把敵人的眼珠子給挖出來。約翰二十二世則下令把眾多貧窮溫順的方濟各會修士們以傳播邪教的罪名捆到火刑柱上燒死,只因他們的信條是上帝及其使徒身處貧困之中。原版的約翰二十三世則於 1415年因為剽竊、謀殺、強姦、雞姦和亂倫等罪行被罷免。他受到的指控不只這幾條,為了給他留點面子,其他的罪名都沒有公之於眾。

最差的約翰可能要數約翰十二世了。他在公元955年即位,當時18歲,正好步入成年。人們給這個壞孩子教皇起了個貼切的綽號"天主教里的卡利古拉"。約翰的父親-教皇艾伯里克二世曾是羅馬的絕對統治者,他去世以後約翰被選為新教皇,結果約翰的生活方式令縱慾過度且看慣了一切罪惡的羅馬人都咋舌不已。這個十幾歲的孩子掌握了無限的權力,於是他把自己的住所拉特蘭宮變成了妓院。他拿各地朝聖者覲獻的供奉和貴重的禮物當做賭注,把包括聖彼得的金聖杯在內的聖物全都揮霍在大批的情婦身上。由於約翰十二世和他的狐朋狗友們整天都在尋找獵物,所以拉特蘭宮旁邊的教堂成了女士們的禁地,以免她們落入淫邪教皇的魔爪。

人心渙散的羅馬人民不會對教皇構成太大的威脅,但是約翰十二世不得不面對義大利國王貝蘭加的敵視。貝蘭加看中了教皇的財產,早就想把在義大利中部勢力不斷擴大的教皇寶座搶奪過來。約翰十二世連忙討好強大的德意志統治者薩克森王朝的國王奧托以尋求支援,後者不久前擊潰了匈奴人的進攻。約翰十二世把奧托覬覦已久的基督教皇帝和羅馬保護者的頭銜欣然許諾給他,並讓他建立了神聖羅馬帝國,於是奧托把貝蘭加趕跑了。

奧托和教皇之間確立了新的關係,然後他開始指責教皇的種種不是。約翰十二世這個目中無人的孩子很討厭奧托的嚴厲批評,於是他趁著奧托回德意志的時候把皇位轉贈給了往日的敵人貝蘭加。不用多說大家也能想像得到,奧托立刻趕回羅馬打算教訓教訓言而無信的教皇。約翰十二世被嚇壞了,他把剩下的聖產揣進腰包里逃到了蒂沃利。

奧托在約翰十二世缺席的情況下召開了宗教會議。很多證人奉命出席提供了關於教皇惡行的證據,每一條都力求具體翔實。最後總結出來的指控令人瞠目:約翰十二世和很多女子有染,其中包括他父親的情婦;他在授予神職的時候收受賄賂;他刺瞎了自己的精神導師,而且竟然閹割了一名紅衣主教!

奧托覺得約翰十二世不能出席會議並自我辯護顯得很不夠意思,便寫信敦促他從蒂沃利回來:"不論是神職人員還是俗人都指控教皇陛下您殺人、作偽證、與包括自己兩個姐姐在內的親屬亂倫,以及像異教徒一樣向朱庇特、維納斯等眾多次神祈禱。"約翰十二世不願意受此指控,也不想按照奧托的要求回羅馬認罪,於是他回通道:"至諸位主教,聞聽各位欲立新教皇。若各位擅作主張,我將以全能上帝的名義將各位逐出教會,你們將不再有權為他人封授神職或參加彌撒。"於是,會議派特使赴蒂沃利宣布除非約翰十二世在羅馬現身,否則被逐出教會的將是他,而不是其他主教們。教皇仍然拒絕他們的要求,然後他就被罷免了。

奧托擁立了一位新教皇利奧八世,但他卻無法繼續留在羅馬保護教皇。羅馬人此刻的表現比曾經的約翰十二世在位時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們憎恨那個外國皇帝罷黜了他們的教皇,而且弄來的代替品也不是他們心目中的人選。奧托前腳剛走,約翰十二世後腳就還鄉了。他立刻對曾經宣判他的主教們進行打擊報復。其中一人的舌頭、鼻子和手指被割掉,另一個人被施鞭刑,第3個人的雙手被齊刷刷地剁了下去。約翰還把聞風而逃的利奧八世逐出了教會。

奧托本來想再度回到羅馬整治約翰十二世,但有個嫉妒的丈夫徹底省了他的事。那人得知教皇睡了自己的妻子以後憤怒地給教皇飽以老拳,但他下手實在太重,3天以後約翰十二世就一命嗚呼了。

埋,還是不埋?

教皇約翰十二世的統治時期乃是教皇史上的最低谷時期。那個時候,作惡多端的教皇們像以往的羅馬皇帝們一樣反覆無常、姦淫擄掠、五毒俱全。從公元872到 1012年之間,有1/3的教皇下場悲慘,一部分人是被別的教皇殺掉的,其他的則因為犯下了罪行不得不退位,然後為了活命逃離了羅馬。其中教皇司提反八世被人嚴重毀容,鼻子、嘴唇和耳朵全被割掉了,從此他再也沒在別人面前展露過面容。然而,苦難最深重的教皇莫過於福爾摩蘇斯教皇了,他的繼承人司提反六世於公元897年即位,儘管那個時候福爾摩蘇斯已經作古,卻仍然沒有逃過折磨。(www.CHEDAN.COM

司提反六世恐怕是有史以來最瘋狂的教皇了,他命人把福爾摩蘇斯的屍體從墳墓中掘了出來,並對"他"進行了若干控訴。因為當時福爾摩蘇斯已經下葬9個月了,所以那次宣判被稱為"殭屍大會"。前任教皇正在腐爛的屍體被人穿上全套的教皇服裝,依靠在寶座上,而主持"宣判"的司提反六世則不停地向"他"大聲質問。

福爾摩蘇斯被判犯有偽證罪和其他罪行,他生前的功績和神職人員的任免工作全部被判無效。他右手上3個用於發誓和祝福的手指被砍了下來,然後他的屍體被扔進了台伯河。司提反六世給所有經由福爾摩蘇斯授職的神職人員寫信,宣布他們的受封儀式無效。幾個月以後,司提反六世自己也被轟下了台,而且被福爾摩蘇斯的支持者們絞死了。

同時,教皇福爾摩蘇斯慘遭凌辱的屍體又被從河裡撈了上來,並被風光厚葬。在忠實追隨者的努力下,他的一切功績又恢復了效力。但是,劫難還沒有過去。福爾摩蘇斯還得同公元904年上任的教皇塞爾吉烏斯三世作鬥爭,後者是謀殺了前任教皇利奧五世及其對手偽教皇①克里斯托弗之後得到的皇位。

塞爾吉烏斯三世曾經參加過司提反六世主持的那次"殭屍大會",並且又親自組織了一次針對福爾摩蘇斯的審判大會,並再一次抹殺掉他的功績。他也派人把福爾摩蘇斯的屍體挖了出來,並對屍體處以斬首之刑。塞爾吉烏斯三世除了在教廷里如此能幹外,在私下裡也絕非等閑之輩。他在和15歲的情婦馬洛齊婭睡覺的時候,為這個世界貢獻出了一任傳奇女教皇。

王中王

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回首前輩們以往的黑暗統治時,應該羞得無地自容才對,然而他一點兒也沒覺得慚愧,反而把教皇的特權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步。"羅馬教廷從來都沒有犯過錯誤,而且將永遠正確下去。"這個矮子教皇在1073年即位的時候如是宣布,而且他就當塞爾吉烏斯三世和約翰十二世之流從來沒存在過似的,繼續聲明說:"凡是被選為教皇的人都具有聖彼得的美德,所以都是不容置疑的聖人。"

格列高利七世覺得自己凌駕於一切凡人君主之上,於是頒布法令規定教皇有權剝奪所有君主的王位,天主教是這個世界惟一的主宰,而他就是天主教的化身。"誰不知道國王和統治者們都是對上帝無知的人,"格列高利七世咆哮著,"他們自高自大,背信棄義,殺人如麻。總之,他們在魔鬼的誘導下干盡了壞事。他們是人間的主宰,盲目貪婪,自以為是,這樣的人如何能統治自己的同類,統治全人類呢……基督的使者們就應該是所有君王和忠心之人的父輩和主人,這一點還有誰會懷疑嗎?"(www.CHEDAN.COM

長久以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們不光統治著整個德意志地區和義大利北部,也控制著教皇的權力,教皇在他們的手中形同傀儡,而且還經常被他們罷免。格列高利七世曾親眼目睹他心目中的英雄格列高利六世被神聖羅馬帝國的亨利三世流放了,於是他鐵下心來要讓那些鼻孔朝天的皇帝們體會體會臣服的滋味。他對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下了手,指控後者挑釁教廷。格列高利七世史無前例地向世人展示了教皇的威嚴,他把亨利四世身上的榮耀全部剝奪了:"我以全能的上帝之名禁止亨利四世繼續統治德意志和義大利,我赦免他的臣民們對他已經履行或尚未履行的義務,我還要把任何繼續把他當成皇帝效忠的人逐出教會。"

亨利四世根本沒想到他的諸侯和臣民們會非常認真地去執行教皇的命令,沒人和他繼續保持同盟關係了。他不得不和教皇套近乎,雖然他也許從未想過這麼做要受到多大的侮辱。亨利四世在位於帕爾馬的教皇宮殿前垂手而立,在教皇的命令下摘掉了所有的皇家勳章,並脫掉了所有的衣服,那可是寒風凜冽的隆冬臘月。一絲不掛的亨利四世站在外面瑟瑟發抖,教皇只讓人給他披了件粗羊毛料子的緊身上衣,並不屈尊和他交談。亨利四世在嚴寒里一站就是3天,期待教皇的寬恕。其間他一手拿笤帚,一手持剪刀,表示他心甘情願接受抽打和宰割。

馬基雅弗利曾寫道:"亨利四世是第一個有幸領略到精神武器之強大的君主。"但他並不是最後一個。儘管亨利四世最終戰勝了教皇格列高利七世,罷免了他的職位,並把他驅逐流放,但是這件事開創了教皇控制君主的先河。1606年,格列高利七世憑其卓越的功績在死後加入了聖徒的行列。

盛氣凌人

紅衣主教本尼迪克特·加塔尼(BenedictGaetani)並不是虔誠的信徒,但是心誠與否並非是當教皇的必要條件,而且這個人一心想爬到那個位子上。教皇席位在這個世界上最為顯赫,而且加塔尼也特別想佔有這個席位帶來的權力和財富。1292年,教皇尼古拉四世去世,加塔尼看到了一線希望。

當時,羅馬的兩大望族-奧爾西尼家族和科隆納家族正在進行激烈的爭鬥,他們兩家尖銳的矛盾直接反映在選舉下一任教皇的主教團的意見中。一半成員希望下一任教皇出自奧爾西尼家族,而另一半成員則希望科隆納家族勝出。選舉陷入了無望打破的僵局。好幾個月過去了,人們仍然看不到新教皇的影子。

本尼迪克特·加塔尼既不擁護奧爾西尼家族,也不擁護科隆納家族,而且對於任何一方而言,他的表現都是特立獨行的。選舉團的主教們無休止地爭吵時,他在一旁伺機觀望,並認為他們最後會選自己作為折中方案的。但下面發生的事情給了他不小的打擊。選舉團里的一個主教可能是打趣地提議他們不如結束對峙,選"摩羅尼的彼得"這位知名的隱士當教皇算了。其他的主教們不顧這個提議是否只是個玩笑,一致同意這個建議,因為此時此刻他們已經互相看看就想吐了。於是他們長途跋涉地來到了彼得在山中修行的岩洞,宣布他這個迷惑不解的隱士成為教皇。

長期以來,世間的教皇全是從羅馬的富豪之家裡選拔出來的,所以大多數人都覺得這個質樸純潔的人能夠當選一定是聖靈插手的結果。但本尼迪克特·加塔尼並不這麼認為。他眼看著煮熟的鴨子飛上了天,而正在上演的這出滑稽劇令他羞憤不已。雖然他必須得接受這個結果,但他的心裡早就有了一番盤算。

"摩羅尼的彼得"現在是教皇切萊斯廷五世,世俗的教皇政務令他這個外行頭暈腦漲。他習慣於在深山老林里修行,而不是統治整個天主教世界。疑惑重重的教皇便把加塔尼當做專職顧問來諮詢,而加塔尼正挖空心思地想把教皇領下台呢。據記載,加塔尼在切萊斯廷五世的房間里安了一根管子。每天晚上教皇就寢的時候,他就在管子那端低聲呢喃道:"切萊斯廷,切萊斯廷,放下你的政務吧。對你來說這件事太大了。"切萊斯廷五世認為他聽到了上帝的聲音,於是歡天喜地地辭職了,本尼迪克特·加塔尼旋即當選為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在安心享受權力之前,卜尼法斯八世先得除掉自己的前任。前教皇切萊斯廷五世雖然變回了"摩羅尼的彼得",但是他退位以後仍然有很多人擁戴他。卜尼法斯八世不能容忍前教皇切萊斯廷五世成為民眾忠心的焦點。儘管彼得不求別的,只求回到山洞裡繼續平靜地祈禱,但他仍遭到了逮捕和拘禁。幾個月以後,他死在了污穢的囚洞里。

雖然彼得在骯髒的監獄里漸漸腐爛,但他的追隨者們仍然認為"他放下了教皇的頭銜,像神靈一樣休憩在綴滿紫色和金色飾物的躺椅上"。彼得在被捕以後給卜尼法斯八世下了一條非常準確的預言:"你像狐狸一樣溜了進來,你將像獅子一樣統治,並像狗一樣死去。"(www.CHEDAN.COM

卜尼法斯八世對他的預言充耳不聞。新教皇的對手不在了,這下他要好好地享受世界上最偉大的統治權了。他穿上了最華麗的紫色長袍,並在羅馬各地都豎起了自己的雕像,顯然他深諳此道。他睥睨一切,並把所有和他交往的人都拒之門外。阿拉貢國王的使節傑拉爾德·阿爾巴拉托寫道:"主教們全都盼他早點兒死,他們無法繼續忍受他的殘暴。紅衣主教蘭布爾夫說,和這樣的人一起生活還不如死了的好。他巧舌如簧而且眼觀六路,但是他身體的其他部位全都爛透了,所以他也活不了多久。"

卜尼法斯八世與中世紀最後幾任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和英諾森三世等人一脈相承,他也公開宣稱教皇的最高權力,其聲勢之大簡直蓋過了他的前輩們。"羅馬教皇就是法律,"他號令天下,"只有不加思考地服從於羅馬教廷才是得到救贖的基本要素。"雖然卜尼法斯八世既缺乏對宗教的虔誠態度,又沒有道德準則,但他可以大言不慚地說:"我們聲明、宣布並闡述我們的一貫立

場-對於每個人來說,要想得到救贖就必須臣服於羅馬教皇。"而他在私下裡說的話和他的公開言論就差之千里。

"怎麼啦,和女人、男孩子上床就與搓搓手一樣簡單。"這是他對性道德的看法,而且如果他不是教皇的話,他對靈魂不朽的看法也會讓他上火刑柱的:"希望死後永生的人和餐桌上那隻烤雞沒什麼差別。"

卜尼法斯八世的議事日程上沒有精神救贖那一項,只有聚斂錢財的計劃。一位西班牙外交官給他下了個不錯的結論:"這位教皇只關心3件事:長命百歲、榮華富貴以及家底雄厚。"為了達到這些目的,至少是最後兩個目的,卜尼法斯八世利用教廷的財產在羅馬周邊地區不斷攫取土地和城池,他想建立起可以匹敵羅馬所有望族的加塔尼王朝。然而,加塔尼家族的擴張卻損害了科隆納家族對財產和繼承的特權。他們之間必然的衝突最終導致卜尼法斯八世不光丟了面子,還丟了教皇的統治權。(www.CHEDAN.COM

一切始自一次大膽的搶劫。科隆納家族的年輕成員斯蒂芬·科隆納(StephenColonna)劫掠了一輛馬車,那輛車上裝著教皇打算用來買地的黃金。科隆納家族的兩個主教聽說這個後果嚴重的冒犯之後,主動找到教皇懇求他恕罪。卜尼法斯的答覆是只要他們把劫走的東西還回來就可以了,這聽上去合理得近乎虛假。但是他進一步要求教皇的軍隊要進駐科隆納家族在羅馬周圍的領地,這一點對科隆納家族來說是不可忍受的侮辱。

科隆納家族不但沒有服從這個命令,反而揭竿而起。他們在羅馬散發傳單,質疑卜尼法斯八世的合法性,並指控他從"隱士教皇"切萊斯廷五世手中竊取了皇位。於是教皇奮起迎戰,他把整個科隆納家族都逐出了教會,"甚至第4代也未能倖免"。這是一種強有力的精神武器,因為被逐出教會就意味著這個人得不到法律的保護,任何人都可以殺掉他或是奪走他的財產,而且這麼做還是值得稱道的。

卜尼法斯八世繼續得寸進尺。他召集了十字軍攻打科隆納家族。雖然沒有多少人願意為了讓教皇自己撈好處而加入軍隊,但支持摧毀該家族的人也足夠了。最後,戰敗的科隆納家族成員聚集到了僅剩的領地-古城帕萊斯特里納中。帕萊斯特里納的城牆固若金湯,他們還可以阻擋一陣,但是卜尼法斯八世的軍隊完全有能力攻進去。他騙取了科隆納家族的信任,讓他們認為只要放棄城市並向他屈服便可解決所有問題。

科隆納家族全體成員都在教皇面前跪了下來,族長們親吻著教皇的雙腳,乞求他的原諒。然而,卜尼法斯八世沒有放過他們。我們可以在但丁的《神曲·地獄篇》中找到卜尼法斯八世在最後一擊中的所作所為以及他的下場(卜尼法斯死了以後,他和其他幾位教皇被打入地獄的第8層-臉朝下栽進一條裂縫中)。教皇下令將帕萊斯特里納城徹底清剿。這座擁有無價古迹和悠久歷史的輝煌城市頃刻間化為烏有,城內愷撒大帝的宮殿也遭到了滅頂之災。教皇手一揮就把帕萊斯特里納夷為了平地,而且還命人在耕地中撒上鹽使之永遠貧瘠。卜尼法斯八世似乎贏了,至少他自己這麼認為,但科隆納家族在得到了法國國王腓力四世的協助以後必將報仇雪恨。(www.CHEDAN.COM

教皇和腓力四世之間的矛盾就是一個金錢問題。他們倆都需要大量的資金,腓力四世需要用錢鞏固剛開始擴張的封建帝國,卜尼法斯八世則需要用錢來資助他不斷膨脹的領土擴張野心。教皇想阻止腓力四世繼續掠奪法國教廷的財產,因為那是十分重要的資金來源,而腓力四世的頻頻反抗令教皇十分惱火。卜尼法斯八世警告說:" 我的前任們一共罷黜過3任法國國王。你要知道,一旦事態必要,我們會把你貶為馬夫的。"

但是教皇沒有意識到君主們受到教皇控制的時期已經漸趨終結了。在卜尼法斯八世的威脅和命令面前,腓力四世不但沒有誠惶誠恐地順從於他,反而召開大會宣判教皇為罪人,並秘密資助了遠征羅馬的行動。1306 年9月,一群武裝分子進入了阿納尼城,那裡是卜尼法斯八世的出生地,也是他喜歡去休養的地方。這群人在一位科隆納家族長者的帶領下攻入了教皇的宮殿,卜尼法斯八世正傲慢地坐在寶座上等待著他們的光臨。

老科隆納看著曾經毀滅了自己家族的教皇那傲慢的樣子不由得怒髮衝冠,他攥著匕首衝過去意欲手刃仇人。就在匕首即將刺中教皇的最後一刻,他的同伴由於害怕這個瀆神的行為會觸怒上帝而攔住了他。卜尼法斯的性命保住了,但是他的尊嚴全完了。老科隆納和同伴們剝下了教皇的法衣,並把他用鎖鏈套走了。他一共被關押了3天,據說在那段時間裡他的精神失常了。儘管在加塔尼家族勢力的影響下,卜尼法斯最終恢復了自由,但他已經不是原來的他了。一個月以後,中世紀最後一任教皇在頹喪和絕望中咽了氣。

http://www.cheda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29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沙發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7-4-25 00:06 | 只看該作者
教皇的罪惡史[2]
作者:邁克爾·法誇爾

有多少聖潔可以購買

15 世紀的博爾吉亞家族堪稱最早的黑手黨家族。他們和如今所有黑手黨家族一樣只顧自己的利益,用不義之財鋪路,而且殺人不眨眼。但在宗教方面,他們卻擺出偽善的樣子,他們家的暴徒幾乎從來都沒有錯過一次彌撒。羅德里戈·博爾吉亞當上了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他的統治期以謀殺、貪婪和淫亂聞名於天下,而他是歷史上最為聲名狼藉的教皇之一。他崛起的過程,造就了他波瀾壯闊的職業生涯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一章。

羅德里戈·博爾吉亞早就聲明自己具有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偉大教皇的素質。據說他第一次殺人時才12歲,那次他用刀子捅死了一個同齡的男孩。他的叔叔,教皇卡利斯圖斯三世在羅德里戈25歲的時候任命他為紅衣主教,並給他謀了個教廷副大法官的職位,讓他在教廷中初步確立了地位。托他叔叔的福,羅德里戈的腰包很快地鼓了起來。

當時有人寫道: "他非常富有,而且他對各國國王和君主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已經在聖安傑洛橋和菲奧里中心廣場之間的地段蓋起了一座美麗舒適的宮殿。他的巨額收入來自教廷的職位、他在義大利和西班牙擁有的修道院,以及他的3個教區瓦倫西亞、波圖斯和卡塔赫納……他的碗碟鑲著金飾,他的衣物都由繡花絲綢做成,他的藏書特別符合帝王或教皇的身份。我就不再贅述他那些豪華的床飾、馬具和其他的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了,更不必說他擁有的大量金幣了。"

羅德里戈·博爾吉亞的財產為他日後購買教皇職位的行動大開方便之門。同時,他把自己當做教廷的統治者,和情婦瓦諾扎·德·卡塔內(Vannozza de Catanei)過起了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先前的艷史已經給他留下了不少孩子,而瓦諾扎在此後的20年裡又給他添了4個私生寶貝。其中的切撒爾·博爾吉亞(Cesare Borgia)和盧克利齊婭·博爾吉亞(Lucrezia Borgia)和他們的父親一樣成為了聞名遐邇的小黑手黨。

雖然羅德里戈對瓦諾扎情深意切,但他對一夫一妻制還是退避三舍,一如他對禁慾主義的態度。他的叔叔卡利斯圖斯三世對他的醜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在卡利斯圖斯三世1458年去世以後,下任教皇庇護二世就覺得看不過去了。雖然庇護二世本人也在床上勤為耕種,並生了兩個孩子,但他仍然為紅衣主教博爾吉亞的行為感到震驚。

庇護二世在聽說了博爾吉亞某晚的縱慾狂歡之後提筆給他寫了封信:"孩子,我們聞悉4天以前有幾個錫耶納的女人聚集在喬萬尼·迪· 比齊斯(Giovanni di Bichis)的花園裡。她們簡直是人間放蕩的極品,而你則忘了自己的身份與地位,和她們從下午一直廝混到晚上。像你這般年歲的神職人員應該時刻把自己的尊嚴和職責銘記在心。我還聽說那天艷舞不斷,浪語聲聲,而你對這一切則相當駕輕就熟。提到這些事情都讓我覺得羞恥,不但因為這種行為本身性質惡劣,而且它和你的地位極為不相稱。你為了滿足自己的色慾,把那些女子的丈夫、父親、兄弟和其他親戚攔在了門外……整個錫耶納城都在談論那個荒唐之夜……我的不快已經無法用語言形容……紅衣主教應該是潔白無瑕的。"

紅衣主教博爾吉亞在頻繁混亂的性交狂歡間歇中,繼續大把撈錢。他收受別人的錢財並免去他們的罪責,有的時候他甚至會放過最兇狠的罪行。他曾經用受賄的方式放過了一個殺死了自己女兒的父親。當別人對此頗有微詞時,他反駁道:"上帝的旨意並不是讓罪人去死,而是讓他們活著並為自己的罪孽付出代價!"

博爾吉亞的財產除了可以為自己搞到教皇的職位之外還綽綽有餘。雖然教皇不再由羅馬的望族或天主教國家的君主們提拔上任了,但選舉教皇的主教們會收取大量賄賂。在1484年西克斯圖斯四世去世以後舉行的教皇選舉會議上,博爾吉亞敗給了著名的巫師殺手英諾森八世。然而,1492年英諾森八世作古以後,博爾吉亞捲土重來,這次他說什麼也不想再和世界上最有權威的皇位擦肩而過了。結果這次參選差點兒讓他破產。

競爭十分激烈,但博爾吉亞財大氣粗。他曾吹牛說他家的金子能堆滿整個西斯廷大教堂。雖然他是個不討人喜歡的外國佬(博爾吉亞和他的叔叔卡利斯圖斯三世都是西班牙人),但是他開出的價格卻讓不少冷酷的羅馬主教們感覺良好。

可是他也碰上了一個十分頑固的對手。紅衣主教阿斯卡利奧·斯福爾扎(Ascario Sforza)同樣家財萬貫,而且他來自米蘭公國的統治家族,所以他的靠山更硬。博爾吉亞把斯福爾扎叫到一旁,直白地問他需要多少錢才願意退出。斯福爾扎最後同意在教廷擔任副大法官,並接受一筆巨款。第二天,滿載金條的騾子隊一路向斯福爾扎的豪宅進發。現在博爾吉亞還需要一張選票,不過這一張他也從威尼斯主教手中買到了。雖然威尼斯主教拿的錢和博爾吉亞付給別人的比起來不過是個零頭,但對那個96歲的老主教來說,他這輩子也沒幾天可以享樂了,所以他也挺知足.

選舉如期進行,羅德里戈·博爾吉亞不出所料地獲得了勝利。新當選的教皇亞歷山大六世無法抑制內心的喜悅,他在法衣加身的時候激動地喊著:"我是教皇啦!我是教皇啦!"喬萬尼·迪·美第奇(Giovanni di Medici)(後來的教皇利奧十世)曾評論道:"我們被世界上最野蠻的惡狼抓住了,我們或者逃跑,或者被他生吞活剝。"

亞歷山大六世舉行過奢華荒淫的加冕儀式之後,便開始在新職位上施展拳腳。他把長期廝守的情婦瓦諾扎換成了更年輕、更水靈的吉烏利婭·法爾內塞(Giulia Farnese)。那姑娘16歲,而教皇已經是奔60的人了。羅馬百姓們立刻給吉烏利婭起了"教皇的婊子"和"基督的新娘"之類的綽號,但是她的地位為她積累了一定的勢力,讓她哥哥謀了個薪水頗豐的主教職位,她的哥哥後來成了教皇保羅三世。

要想在教廷里任職就得大花血本,亞歷山大六世利用任命新主教的方式攫取錢財。據說一旦對方付了錢,教皇就會把他毒死,好空出位子再讓別人購買(亞歷山大六世的兒子切撒爾是個例外,他一分沒花就當上了主教)。諷刺的是,亞歷山大六世本人也是被毒死的,那很可能是他想毒殺別人的時候失手了。1503年,73歲的教皇離奇地死去,他的助手約翰·伯查德生動地記下了當時的情景。

教皇在床上來回翻騰,吞咽困難,他的臉漲成了桑葚的顏色,周身的皮膚開始脫落,肚子上的脂肪化成了水,腸子涌了出來。亞歷山大六世掙扎了好幾個鐘頭才斷氣,但他需要面對的羞辱才剛開始。就在他烏黑的屍體開始流湯兒的時候,他的舌頭突然腫大起來,並把嘴頂開了。據伯查德回憶,他的嘴就像爐子上的水壺一樣冒著白沫。他的屍體像氣吹的一樣鼓了起來,寬度很快就和長度一樣了。最後,它爆裂了,每一個孔洞都散發出硫磺一般的惡臭。威尼斯大使寫道:"那是人們見過的最醜陋、最怪異、最恐怖的屍體了,怎麼看怎麼不像人。"這番話同樣可以用來形容亟待改革的羅馬教廷。

神啊,放縱我吧

教皇利奧十世完全沒有把教廷的紛爭看在眼裡,他正忙著快活呢。"現在我可以享受生活了。"1513年他當選以後給表兄寫信時這麼說,而且他說到做到。利奧十世這個大方的享樂主義者消耗了大量的美食、美酒,並享受了不少飯後娛樂節目。他偏愛年輕男子的陪伴,沉溺於"體面人羞於啟齒的淫樂"之中,這是佛羅倫薩的政治家弗朗西斯科·奎齊亞迪尼(Francesco Guicciardini)的原話。沒準這就是利奧十世沒有"侄子"的原因。

他是慷慨的藝術贊助人。一位同時期的歷史學家寫道:"哪怕他(在藝術方面)的成就能夠讓他增長一丁點兒在宗教方面的學問的話,他都會成為完美的教皇。"不過,針對利奧十世宗教建樹的這番評價有失偏頗。他畢竟還知道不該讓一位天主教徒去處決一個謀反的主教。為了表示虔誠,他雇了個穆斯林完成了行刑的工作。

利奧十世為了紀念自己的統治,制定了詳細的建築計劃,其中最大的手筆就是重建被前任教皇尤利烏斯二世毀掉的聖彼得大教堂。他希望新教堂成為世界上最宏大、最輝煌的教堂,但他的雄心壯志需要長期投入大量的資金才能夠實現,而他總是花錢如流水。為了緩解財政危機,利奧十世動用了一項歷史悠久的教皇特權-出賣贖罪券以補貼銀根。

人民可以通過付錢給教皇的方式換取死後一定能進天堂的保證,這個理念惹惱了德意志修士馬丁·路德。1517年,馬丁·路德把自己寫的《九十五論綱》(Ninety-Five Theses Upon Indulgences)用釘子釘到了維滕貝格大教堂的門上,標誌著他對教皇濫用職權的勇敢蔑視。他在文中寫道:"教皇比任何人都富有,為什麼他不用自己的錢去修復聖彼得大教堂,而非要壓榨貧窮的天主教徒們的錢財呢?"利奧十世意識到馬丁·路德對他統治的威脅,於是就把他逐出了教會,並命人焚燒了他的畫像以示懲罰。但是利奧十世到死也沒有為教廷改革作出任何貢獻,教廷仍然在不同政見的對立中搖搖欲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95

主題

4748

帖子

153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39
3
 樓主| liebling 發表於 2007-4-25 00:07 | 只看該作者
該隱之痕

教皇保羅四世和利奧十世不一樣,他不可能在各國君主和平民一致對羅馬豎起中指的時候,還能安心地在梵蒂岡開心快活。這個在79歲高齡當選的老牧師脾氣暴躁,髒話連篇。可能他實在太老了,所以無法縱情歡樂。他還是個強硬的極端保守主義者,一心想重振教皇的無上權力。

首先,保羅四世開始動手打掃房子。他特別討厭米開朗琪羅在西斯廷大教堂里繪製的大量裸.體人像,於是命人給畫上的人物都添上衣服,這毀了不少藝術珍品。完成這項任務的畫家丹尼爾·達·伏爾特拉(Daniele da Volterra)從此便落得個"畫褲子的"的外號。保羅四世對橫掃天主教世界的改革運動十分惱火,因此他再度點燃了宗教裁判所的熊熊烈火。他經常親自主持針對異端邪教的審判,並對所有向他或他的權力提出質疑的人宣戰。甚至出身行伍的聖徒依納爵·羅耀拉(Ignatius Loyola)一想到觸怒保羅四世的下場也會"全身每一根骨頭都顫抖"。

保羅四世懷著保持正統的強烈願望制訂了《禁書索引》(Index of Forbidden Books),這是思想鉗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其餘威一直延續到20世紀。索引的頭條目錄禁掉的是荷蘭學者伊拉斯謨的著作和所有不是用拉丁文寫成的《聖經》,而且從薄伽丘到哥白尼等一系列人物全都被及時地請進了後來不斷增加的黑名單,其中哥白尼因為大膽地提出日心說,在此之後的一個世紀里也遭到了教皇烏爾班八世的迫害。

雖然保羅四世如此憎恨異端分子,但他對猶太人的憎恨比這還要強烈。教皇本來就不是寬容的典範,保羅四世更是以猶太人當年殺害了耶穌為旗號,採取前所未見的兇狠手段對猶太人進行殘害。他把羅馬的猶太人趕進猶太區,命令他們把自己的財產以極低的價格轉讓給天主教徒,他的做法比納粹早了400多年。他還讓猶太人戴上區別身份用的黃帽子,規定他們不能和天主教徒結婚,也不得為天主教徒行醫看病。猶太教堂遭到拆毀,猶太教的經文被燒成了灰燼.

儘管保羅四世是最招人白眼的教皇-1559年他死了以後,歡騰的民眾在羅馬遊行,把他的塑像砸了個粉碎,但他心胸狹窄的特徵卻在此後幾百年中的教皇身上得到繼承。直到20世紀,才出現了一位偉大的教皇彌補了一切仇恨和不公播撒下的惡種。教皇約翰二十三世高風亮節並廣受愛戴,他曾經在禱文中寫道:"我們的額頭上印著該隱之痕①。幾個世紀以來,我們的兄弟亞伯② 一直被我們拽倒在血泊之中,他為我們遺忘了上帝之愛而淚流滿面。主啊,請您原諒我們以猶太之名對他們發下的錯誤詛咒,原諒我們在殘害他們的時候再一次把您釘在十字架上,因為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犯下了怎樣的罪孽。"

http://www.chedan.com/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3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466

帖子

210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100
4
xu3331 發表於 2011-4-18 22:16 | 只看該作者
基督教模仿世俗政治,等級森嚴,總是敗筆。佛教講究眾生平等,一切有情,包括動物,同體大悲。
樂天知命, 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4768

帖子

512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22
5
催肥 發表於 2011-4-19 22:10 | 只看該作者
教皇約翰二十三世高風亮節並廣受愛戴,他曾經在禱文中寫道:"我們的額頭上印著該隱之痕①。幾個世紀以來,我們的兄弟亞伯② 一直被我們拽倒在血泊之中,他為我們遺忘了上帝之愛而淚流滿面。主啊,請您原諒我們以猶太之名對他們發下的錯誤詛咒,原諒我們在殘害他們的時候再一次把您釘在十字架上,因為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犯下了怎樣的罪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0: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