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岳路平:請新華社別濫用我的名字

[複製鏈接]

1351

主題

3106

帖子

3331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薩桑 @ 四月 11, 2011 來源:IN.在西安

【原文標題《AWW事件,提醒新華社注意分寸》和《一篇聲明》。註:此文經由「岳路平」(博客、微博、豆瓣)先生的授權發布。】

一大早,就被香港的微博好友提醒:新華社近日用英文發表了一篇文章,把多年前「艾未未涉嫌抄襲岳路平作品」事件裝進了仍然懸而未決的「艾未未被拘押」事件中,進行評論。之後,香港及海外多家媒體用中文進行了轉載。我有技巧的上網一搜,果然鋪天蓋地!我的名字脫離我的管轄自行其是了。據香港的微博好友說,「可能整個中國以外都知道你被抄襲了…」

艾未未

我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場綜合博弈。對弈雙方分別是:艾未未背後的「西方普世價值觀」和中國政府的「人權相對論」。在西方,中國政府的聲音一定是很弱的;反過來,在中國,西方媒體關於這次事件的聲音也很弱。在這場綜合博弈中,辯論的媒介應用,和辯論的內容同樣重要。

本來,我一直在冷靜觀察這個事件,沒想到一覺醒來,突然發現「我的名字」被新華社招募成為一顆棋子,這讓我十分忐忑。一種無形的力量逼迫著我必須要把這個事情想清楚,而且馬上要想清楚。

雖然我的名字不一定聽我的,但是我也不想聽失控了的「我的名字」的。

這是一個老虎棒子雞的遊戲,一物降一物。中國政府的「人權相對論」,面對西方的普世價值觀,在整個世界範圍內,一定是弱勢的;而艾未未目前的聲音,在中國境內,也一定是弱勢的;2006年,也就是我的作品「涉嫌被艾未未抄襲」那一年,在西安的我的聲音,比起艾未未,也一定是弱勢的。

所以當年媒體採訪我的時候,我一直避開所謂的孤立的「法律程序」,繞開記者偏愛的「是否起訴艾未未?」的挑釁,提醒記者關注「藝術資源過於集中在首都北京」這種更加整體的創新生態問題。只有這樣,我才可以在一個更高的高度去為西安爭取話語權。

其實,關於艾未未的問題,官方也沒有單獨使用法律工具,官方同時也同時使用新華社和《環球時報》這樣的輿論宣傳工具來為自己的價值觀做辯護,同時反擊西方對手。我們不能把這個事件理解為一個孤立的法律問題。

在全民摸石頭過河的年代,孤立的法律工具是低效的。《環球時報》在一篇評論艾未未事件的文章中(838期之本周人物),有一句話我很同意:「客觀說,在如何對待他(艾未未)這樣的人的問題上,中國社會的經驗並不多,法律的判例也不多。」所以,一旦出現了這種判例不多的案例時,勢必要動用一攬子工具來「綜合處理」。西方世界是,中國政府是,艾未未是,任何關注這件事情的人(包括我)也必須進行一攬子整體思考,才可能對這件事情有一個更有建設性的態度。

既然是一攬子的處理模式,實際上就要求相關人必須自己注意分寸。因為我們沒有清晰明確的可以信賴的「原則」、「尺度」來判斷、判決,我們唯一可以信賴的裁判是未來。所以只能是當事人必須動用自己的前瞻性、全局性、判斷力,各自把握好分寸。在今天的中國,尤其要注意分寸,因為我們真的太缺少經驗和依據,內心裡必須要有一些堅守和道德原則,否則歷史會在路的前方等待著審判我們。

我們正身處一個樂觀向上的時代,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希望有任何過大的動蕩發生。但是如果分寸掌握的不好,事情往往就會朝極端的方向挺進。一百多年來中國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已經告訴我們:審慎改良,一定比激進顛覆重建有效。

當年我面對所謂的「艾未未涉嫌抄襲事件」時,我意識到我的名字在某種程度上是「失控」的。所以在面對媒體的時候,我很審慎地珍惜我說話的機會,讓記者不要去迎合點擊率的「重口味」,把「涉嫌抄襲」事件爆炒成辣子雞、麻辣魚。其實我使用的就是基於對中國整體創新環境的憂慮而生髮的「分寸」感。因為我理解那不過是一次辯論,是一次為西安,跟北京爭取更多話語權的辯論(相關:出西安記)。但是,當時艾未未的聲音要比我的聲音大很多,所以,當時我挺同情自己的。同樣,今天,我看到新華社和《環球時報》的聲音遠遠大於艾未未的聲音,我也同樣同情艾未未。

既然是一攬子的處理模式,時間一定會很長。我們一定要有前瞻性。總體看來,新華社把我的「涉嫌被抄襲事件」混編進入對艾未未的批評隊伍中,稍微有失風度。我的名字可能已經「被打抱不平」,但是我本人並不情願。

新華社畢竟代表一個大國的聲音,茲事體大,應該特別注意具有前瞻性的分寸感。這麼多年改革開放的成就都擺在世人面前了,更自信一些吧!其實,我本人對中國的未來是樂觀的。想想十年前,高行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新華社哪裡有現在那麼自信?去年劉諾獎獲得者曉波的獲獎事件發生后,以及這次艾未未事件,我注意到新華社和《環球時報》已經擁有了足夠的胸懷去正面跟西方價值觀進行一系列的耐心、細緻、理性的辯論,還是有進步的。但是有時候,一些文章的基調和內容還是辜負了這種難得的胸懷。

我會繼續觀察。

岳路平
2011年4月10日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公民,請你不要拒絕民主,因為民主讓你活得有尊嚴和自由;如果你是一個富人,請你不要討厭民主,因為民主讓你的財富有更好的未來;如果你是一個既得利益者,請你不要敵視民主,因為民主讓你避免被報復清算的命運。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沙發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1-4-12 03:54 | 只看該作者
為什麼不直接轉岳路平先生的博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3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4-12 04:3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惑之禍 於 2011-4-11 15:35 編輯

岳路平的文筆真不錯呀!分析得十分得當。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4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4-12 06: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大千世界 於 2011-4-12 06:28 編輯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4-12 05:42
岳路平當年發表意見時,新華社當時為什麼不拔刀相助?要等到現在才發表文章?

這是一個老虎棒子雞的遊戲,一物降一物。中國政府的「人權相對論」,面對西方的普世價值觀,在整個世界範圍內,一定是弱勢的;而艾未未目前的聲音,在中國境內,也一定是弱勢的;2006年,也就是我的作品「涉嫌被艾未未抄襲」那一年,在西安的我的聲音,比起艾未未,也一定是弱勢的。

所以當年媒體採訪我的時候,我一直避開所謂的孤立的「法律程序」,繞開記者偏愛的「是否起訴艾未未?」的挑釁,提醒記者關注「藝術資源過於集中在首都北京」這種更加整體的創新生態問題。只有這樣,我才可以在一個更高的高度去為西安爭取話語權。Read more: 岳路平:請新華社別濫用我的名字 - 時事述評 - 貝殼村 -



可以看到當年弱勢岳路平對被強勢的艾未未抄襲后的無奈。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5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4-12 07:47 | 只看該作者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4-11 17:27
可以看到當年弱勢岳路平對被強勢的艾未未抄襲后的無奈。

這也正是岳路平難能可貴之處。而且岳路平並不是單純談論抄襲,而是探討首都和地方的話語權。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6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4-12 08:1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1-4-12 08:20 編輯

回復 不惑之禍 5樓 的帖子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4-12 07:49
這也正是岳路平難能可貴之處。而且岳路平並不是單純談論抄襲,而是探討首都和地方的話語權。

所以當年媒體採訪我的時候,我一直避開所謂的孤立的「法律程序」,繞開記者偏愛的「是否起訴艾未未?」的挑釁,提醒記者關注「藝術資源過於集中在首都北京」這種更加整體的創新生態問題。只有這樣,我才可以在一個更高的高度去為西安爭取話語權。

Read more: 岳路平:請新華社別濫用我的名字 - 時事述評 - 貝殼村 -



當年記者已提及是否起訴艾未未,可見大家都已認同艾未未的抄襲行為。岳路平的可貴和無奈更襯托出艾未未的霸權與無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7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4-12 08:49 | 只看該作者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4-11 19:18
回復 不惑之禍 5樓 的帖子

岳路平的可貴和無奈,同時也抨擊艾未未面對著也是霸權與無恥。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09: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