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抗戰,內戰,韓戰與越戰 (一)

[複製鏈接]

267

主題

1020

帖子

1071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7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mw2000 發表於 2011-4-9 00: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抗戰,內戰,韓戰與越戰 (一)

作者:千秋

現在的年輕人,能談論抗日戰爭懂得抗戰意義並以抗戰為榮的,已越來越少了,這不是一個好現象,這場戰爭,對中國的重要性實無與倫比,他離我們也並不遙遠,年輕的一代為什麼要如此健忘呢?看到林思雲馬悲鳴等人的一些文章,對抗日戰爭的描述,其基調多是否定,其口氣是嘲諷的,讀來真讓人難以理解,也難以接受!這不是對待這段我們付出巨大犧牲也取得光榮勝利的歷史的應有態度!與此相反的倒是韓戰的待遇,每年都炒了又炒,越炒越熱,一些深受共產黨奴化教育的無知青年,時常有意無意地將中華民族在抗戰後所形成的有利國際環境,硬往韓戰的功勞簿上拉,什麼保50年和平,什麼大大提高中國人的地位,在他們眼裡,歷史成了一個可以任人擺布的娼妓。

到底是哪一場戰爭,徹底改變了亞洲乃至世界的格局,使中國從此擺脫了任人宰割的地位,給了中國一千年強大的機會?韓戰還是抗戰?

到底是哪一場戰爭,中國人獲得了歷史上最重大,最徹底,也最重要的勝利?韓戰還是抗戰?

到底是哪一場戰爭,使中國獲得了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地位,廢除了對外不平等條約,收回了大片國土,終止了外國對海外華人的排斥和歧視,使中國人站了起來?韓戰還是抗戰?

您都能回答這些容易的問題嗎?熟悉歷史可以使你明辯是非。

中華民族命運的真正大轉折,就是歷時八年(實際更長),血流成河的抗日戰爭,而這場戰爭,從某種意義上講,是百多年前甲午戰爭的延續!

北方的俄國,東邊的日本,自近代以來,就一直是中國安全的兩大致命威脅,清朝末期,面對中國的這兩大敵人,在國家安全戰略上,以李鴻章為首的海防派和以左宗棠為代表的邊防派,曾有過激烈的爭論,這裡邊防防的是俄國,海防防的就是日本了。邊與海,孰輕孰重?孰急孰緩?李左二人各持一論,到今天我們也還很難判定誰是誰非,左的邊防成功收復新疆固有一定的偶然因素,而李後來海防失敗,中國痛失朝鮮東北和台灣,中華民族的精華腹地受到攻擊,生存根基已遭動搖,如不以成敗論英雄,千秋先生認為當年李鴻章先生先海防的戰略應更有遠見!

李鴻章先生是清朝準確預見日本威脅的第一人,他清楚了解日本明治維新的威力,知道日本的發展步伐,已大大超過中國,也知道日本一旦向外擴張,由於地理關係,必先傷及中國,因此認定日本是中國未來的死敵,他的這種憂慮在日本吞併琉球國后變得更為迫切,而面對日本的威脅,李鴻章所採取的應對方法是:集中全國資源,發展海軍,力爭保住朝鮮,保住對日制海權,竭力想把日本的發展長期限制在其本島上。他在國力虛弱的情況下,顧朝鮮而不顧越南,先海軍而不先陸軍,正是出於這種考慮。由於李本身正掌握中國大量資源,其所建立的北洋艦隊在當時確實是比較強大的。這也嚴重威脅和刺激了正處於快速上升狀態的日本大和民族。舉個例子就可以看出,當北洋艦隊王牌鐵甲艦「定遠」號剛剛買來不久,李鴻章就興匆匆地派其遠赴日本進行友好訪問(實為武裝遊行示威),而就在這次訪問中,競發生北洋官兵與日本平民的嚴重械鬥事件並導致多人死傷,雙方几乎兵戎相見,可見當時這兩大鄰國人民之間的仇恨和敵對情緒有多深!日本國此後舉國節衣縮食發展海軍,其目標就是要打敗中國的北洋水師雪恥。

該來的都要來,1894 年,中日終於爆發了甲午戰爭,這是一場雙方都有備的戰爭,但李鴻章等清朝官吏在經營現代化海軍方面的腐敗和無能暴露無遺,武器與對手不相上下的中國軍隊,缺乏嚴格的正規訓練和頑強的戰鬥精神,敗的一塌糊塗,決定勝負的戰鬥就發生在黃海大東溝海面,世界第八強的中國海軍,完全不敵世界第十一強的日本海軍,李苦心經營的海軍都敗了,日本現代化正規化的陸軍源源不斷地踏上朝鮮,進入亞洲大陸,中國腐朽陳舊的陸軍更哪裡是其對手!

一向不把小日本看在眼裡的大中國終於嘗到了東洋刀的利害。連戰連敗之後,清光緒皇帝曾就是否接受日本的停戰條件徵求全國文武百官意見,甲午戰爭前,中國是有一大批愛國精英的(那時叫士大夫),他們直把日本當作一盤小菜,高調唱得高聳入雲,「倭不度德量力,敢與上國抗衡,實以螳螂擋車,以中國臨之,直如摧枯拉朽。」甚至得出結論,「日本之敢於悍然不顧者,非不知中國之大也,非不知中國之富且強也,所恃者中國之畏事也。」

你看看,在他們的眼裡,中國那時已經是富且強了(看來在清朝時,中國就沒人認為自己是跟印度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了,中國海軍世界第八,印度海軍的木帆船還在他的肚子里!),中國之所以還沒有稱霸世界,其根本原因是一些國家領導人的膽小畏事!所以他們的神聖使命就是為國壯膽,為民請戰,宣揚國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整天緊擂戰鼓催著李鴻章早日跨海東征掃平日本,老奸巨滑「膽小畏事」的李鴻章當然不吃這一套,他一方面充分肯定這部分同志的愛國主義熱情,另一方面也委婉地要求他們儘快將巨大的愛國熱情轉化為具體的強國行動,每天爭取從「三陪」的小費中擠出一部分來支持祖國的海軍建設,這當然就沒得談了,雙方的愛國口水戰就這樣一直打到戰爭爆發。等到一開戰,「大而富且強」的中國先被對手摧枯拉朽了,這些原來口口聲聲一開戰就必定奔赴前線殺敵報國的愛國精英,這才一個個面無人色,默不作聲了。光緒此時問也是白問,還能不接受嗎?亞洲老大中國乖乖地接受了一個歷史上最無情最苛刻也最屈辱的停戰條約,中日關係由此翻開歷史新的一頁。

甲午戰爭是中日之間的第一場決戰,他決定了誰衝出亞洲誰走向地獄,其結果是日本上中國下,證明日本民族比中華民族更有資格到世界上去爭奪霸權,日本勢力從此大踏步登上了亞洲大陸,從中國朝鮮獲得了他所需要的資源和資本,他在宣布日本亞洲第一的同時,也讓中國跌入亡國的邊緣。甲午戰爭播下了中日這兩大民族再戰的仇恨種子,從此中國人民最容易被煽動起來的就是對日仇恨。甲午戰爭也消除了中國人對西學的疑慮,中國不變沒有出路,日本行,中國也能行,這種思想開始主導著中國此後的一切變法改良和革命。

甲午戰爭使日本獲得兩億三千萬兩白銀賠款,這是日本當年總財政收入的4倍,日本一下子富的流油,經濟由此獲益,而中國背上了巨大的包袱,日本俞強俞富,中國俞弱俞窮,日本人開始認識到勤練武功,不僅可以光宗耀祖,而且還能發家致富,這樣的買賣當然越做越想做,對中國予取予奪,日本人就是這樣榨乾中國人的血汗,踏著中國人的身體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

這種甲午戰爭后的亞洲格局,一直維持到1945年才被推翻。!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沙發
sousuo 發表於 2011-4-9 00:2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1

主題

3923

帖子

2565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65
3
好啊好啊1 發表於 2011-4-10 12:01 | 只看該作者
被俄國人佔領的土地都沒有要回來。要不是日本人在東北的日俄戰爭擋住了俄國人入侵的步伐,那今日中國的版圖是什麼樣子,開不得而知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2575

帖子

884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884
4
trump 發表於 2011-4-11 01:43 | 只看該作者
寫的很好,給點掌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0:5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