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園林風情(歡迎參加)

[複製鏈接]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冷f 發表於 2004-8-1 14: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園林風情是城市綠化的經典部分,中國風情歡迎你的參與,無論是雕塑藝術,還是植物造形,或者城市的古典建築,俱有代表性的園林風光,對於城市的綠化美化都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隔日一景期盼你,來吧,朋友們~~~~~~~~~~


8月1日[/c]





[c]

   
鳳凰涅
李幼容

一腔美麗炙熱的情愛
點燃了千年不滅的聖火
一隻在聖火中涅的鳳凰
飛過了輝煌千年的歲月
驚美了人間,亮麗了生活
向世界唱出了一支馳名天下的歌
啊!我愛你,錦繡Сhina
啊!放聲歌唱你,
我的Сhina―中國

一個五彩玲瓏的好夢
帶來了青花燦爛的歡樂
一隻在歡樂中飛翔的鳳凰
傳遞著霽虹飛彩的喜悅
希望在起飛,幸福在閃爍
向未來唱出一支今日騰飛的歌
啊!我愛你 錦繡Сhina
啊!縱情讚美你
我的Сhina―中國

[/c]

48

主題

1150

帖子

29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99
沙發
輔島景太郎 發表於 2004-8-2 10:34 | 只看該作者
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3
 樓主| 冷f 發表於 2004-8-2 12:19 | 只看該作者
謝謝太郎,我正想哭呢,還好你來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4
 樓主| 冷f 發表於 2004-8-3 01:43 | 只看該作者

8月3日園林風情(隔日一景,歡迎參加)

來源:蘇州園林

[c]蘇派盆景精品展示

秦漢遺韻[/c]

[c]樹種 圓柏
樹齡 500年
樹高 170厘米
   為蘇派盆景中的老壽星,有秦松漢柏之韻,種在明代大紅袍蓮花盆中,置於元朝末年王府中的遺物――九獅墩上,三位一體,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在1985年全國盆景展覽中獲最高獎――特等獎。[/c]

[c]蒼干嶙峋
[/c]

[c]樹種 錦松
樹齡 200年
樹高 120厘米  樹高咫尺,有小中見大之感,蒼老嶙峋;樹皮紋裂鱗皺,即顯老態龍鍾,又強健有力,飄逸豪放,於1985年首屆全國盆景評比展覽中獲一等獎。 [/c]

[c]一枝呈秀[/c]

[c]樹種 榔榆
樹齡 200年
樹高 78厘米
作者 朱子安
199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上獲獎[/c]

[c]鸞尾[/c]

[c]樹種 石榴
樹齡 350年
椿高 150厘米
石榴盆景,已有350多年的樹齡。[/c]

[c]雲[/c]

[c]類別 水石
石種 千層石
盆長 120厘米 [/c]

[c]虎踞龍蟠

樹種 雀梅
樹齡 400年
樹高 2米   
大型古樁,被譽為雀梅王,有四百多年的樹齡,現在虎丘萬景山莊。[/c]

[c]太湖勝游

類別 水石
石種 砂積石
盆長 105厘米 [/c]

[c]花山田家

類別 水旱盆景
石種 英石附榆樹
盆長 130厘米 [/c]

    蘇派盆景藝術歷史悠久,有其獨特的造型結構和藝術風格,是中國盆景的主要流派之一。

  蘇派盆景藝術的發展得天獨厚。太湖石玲瓏透剔,山崖溪邊嘉樹隨手可得。蘇州山水秀麗,風光宜人,在歷史上早就有不少造園名手,把山林野趣攝於城市的園林藝術之中,因而「咫只千里,縮龍成寸」的盆景藝術更有了借鑒的範本;加之蘇州向為文人薈萃之地,盆景藝術長期受其文化藝術的熏陶,遂逐步形成蘇派盆景藝術的區域特性和獨特的傳統風格。

  蘇派盆景以古雅拙樸見長。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虯干老枝,培植於小盆之中,竟能高不盈尺,自然成態,或懸或垂、或俯或爺,配以古盆和蘇式幾架,則古趣盎然。

  蘇派盆景的布局構思精細入微,取法自然,混同天生,絕少斧鑿之痕,富有藝術情趣。在處理虛實,曲直、疏密、開合、明暗等關係上,脈理清晰,卓具匠心。

  蘇派盆景著重意境的創造,它以情景交融的藝術魅力吸引人們。它吸取古典園林藝術精粹,綜合中國繪畫技法之特長,以景寓情,以情抒景,運用「小中見大」等藝術手法,取得景中有情,景外亦有情的藝術效果。作品耐人尋味,令人愛不釋手。

  當今,蘇派盆景後繼有人,作品更為豐富多姿,它將以新時代的風貌,陶冶人們的思想情操,滿足人民的文化生活需要,煥發出絢麗奪目的光彩。廣大園藝工作者正在為創造蘇派盆景藝術新風格而努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8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9
5
hongtfkg 發表於 2004-8-13 11:57 | 只看該作者
蘇州,我去過。那裡的園林真好!斑竹MM要組織旅遊嗎?我先支持下,哈哈,MM你可別忘了我啊!
你是我的--唯一 我是你的--真愛 我們有過不愉快 但我們真心相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6
 樓主| 冷f 發表於 2004-8-13 14:04 | 只看該作者

中山公園改建再現三國園林風情

以孫中山先生名字命名的百年老園武漢中山公園經過大規模改造后今日以嶄新面貌對遊人開放。
  武漢中山公園始建於一九一零年,一九二八年命名為「中山公園」。該園佔地面積三十二萬平方米,其中湖河面積六萬平方米,是華中地區規模最大、設施最全的公園之一。為紀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武漢市政府斥巨資對該園進行了綜合整治。

  整治后的中山公園設置了各式各樣的庭園燈、草坪燈、景觀燈共一千五百盞。園內綠化率佔八成以上,二十四座景觀橋造型各異,工藝精湛,其中一座銅鑄龍橋耗銅六噸之多。園內製作反映環保、追逆歷史、講述寓言、祈禱和平的各種雕塑十三組。

  新改建的中山公園由前、中、后三大景區自然組成,前區保留了中國傳統園林風格及歷史建築;中區以勝利、和平為主題,以現代風格表現二十一世紀的風貌,綠色廣場、鴿子坪、大型噴泉則襯托「受降堂」的歷史地位和警示作用;後區以遊樂設施為主,新增了峽谷漂流、瘋狂列車等項目。

  整治后的中山公園集生態化、景觀化、趣味化、大眾化為一體,將成為武漢的又一亮點。
[/IMG]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7
 樓主| 冷f 發表於 2004-8-15 06:30 | 只看該作者

杭州黃龍洞圓緣民俗台


此景只應天上有。數千年燦爛文明孕育出的「緣」文化最終匯聚於此,鎖的博覽,心的遇合,繪成一幅氣勢宏偉的圓緣風情圖。緣台兩旁懸著一幅寓意深刻的對聯―金鎖銀鎖,鎖鎖關聯,無因千載難開此鎖,你心我心,心心相印,有緣一生永結同心。
中心高懸一把直徑五米的巨型銅製同心鎖,精雕細鑿,鬼斧神工,堪稱「世界鎖王」。銅鎖當中「緣」字花紋,暗示金玉良緣,永結同心。兩邊伸出許多紅線,B牽至兩旁雕龍刻鳳的石柱上,上萬把造型各異的精製小銅鎖隨風振鳴。這種雙聯同心鎖當中有小小的空間,供有情人存入所寫的私語和信物、刻上姓氏和日期,遊客掛鎖后,取一張編號的「緣書」為證,日後如再來重遊,看到以前的情話或信物,追昔撫今,樂趣倍增。這也是民俗園舉行婚慶大典的主場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8
 樓主| 冷f 發表於 2004-8-17 12:12 | 只看該作者
[c]蘇 州 工 業 園 區[/c]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9
 樓主| 冷f 發表於 2004-8-20 13:40 | 只看該作者
到了蘇州窯上桂花基地,就好比走進了大超市,應有盡有,一站買齊,非常方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10
 樓主| 冷f 發表於 2004-8-22 12:31 | 只看該作者
[c]四方山植物園


  四方山風景區內現有植物128科、3701屬、570種。其中有國家一類保護的珙桐、水杉,二類保護的銀杏、杜仲、金錢松等,並有較豐富的蕨類植物資源,綠化覆蓋率達90%以上。
  四方山風景區已經並正在建成十一個景區。
[/c]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11
 樓主| 冷f 發表於 2004-8-22 12:34 | 只看該作者
[c] 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是園林藝術與人防工程的有機結合。地上部分為文化廣場,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地下部分為的人防體系,平時暫為停車和商業之用。
  文化廣場融豐富文化氣息與現代園林建設為一體,也是市民休閒遊樂、接受市情教育的重要場所。它依山就勢而建,結構設計精巧,整體設計既是順其自然、渾然天成的大家風範,又精雕細琢、刻意創新的匠心獨具。繁華的人民北路和市行政中心因廣場而溶為一體。
  精心設計的園林藝術與建築藝術共同構造了廣場和諧自然之美,平地廣場兩扇形綠地中,金葉女貞呈「新芽」之型,目光所及,如沐春風;山坡上綠草茵茵,「二龍戲珠」、「金蝶飛舞、「風神標誌」等植物造型與四組春華秋實球型雕塑錯落有致,別開生面。

  文化廣場的主要特色表現為厚重的文化底蘊。兩幅全長120米的大型浮雕,給人以強烈的視角衝擊,讓人對源遠流長的十堰文化過目難忘。《武當風光》表現了世界文化遺產「天下第一名山」的仙風道骨;《車城新貌》展示出十堰人在山溝中托起中國「底特律」的輝煌業績。一首《十堰賦》,以激情奔放、氣勢恢宏的譴詞造句,高度概括了十堰的歷史淵源、現代文明。
  弧行廣場的中軸線上,是一條寬20米的紅色花崗岩階梯,99級階梯象徵著十堰人將以一個嶄新的英姿跨入新的世紀。
 [/c]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12
 樓主| 冷f 發表於 2004-8-22 12:40 | 只看該作者
 [c]百二河風景區
         
  百二河是流經十堰中心區的季節性河流,全長6.5公里。昔日的百二河泥沙淤積,雜草叢生,污水橫流,垃圾遍地,蚊蠅滋生,被稱之為「龍鬚溝」。建市以來,百二河歷經三次改造,沒有明顯改觀。1997年,市委、市政府將百二河綜合治理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工程實施,投資近億元。清除淤泥44萬平方米,鋪設河床30萬平方米,修河中河6000米,河道兩岸6700米的懸挑人行道由市建委組織78家建安企業義務捐建。綜合整治后的百二河風景區由北向南形成碧潭帆景區、柳絲拂春區、童趣園、雙艷園、十二生肖園、中華科技名人園、秋景園、夕照園、松雪園、寓言雕塑園、植物造景園、玫瑰宮等十二大景區,沿岸呈現出植物豐滿,景點別緻,設施高雅,休閑舒適的新景觀,成為車城十堰靚麗的「百花園」。 [/c]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

主題

94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2

積分
50
13
皖廬建 發表於 2004-8-25 11:06 | 只看該作者
建議讓AHCJS每日發一貼,不要總急著哭,想辦法就好了,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14
 樓主| 冷f 發表於 2004-8-25 12:56 | 只看該作者
謝謝你的提醒,我會立即行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
ahcjs 發表於 2004-8-25 23:18 | 只看該作者
哈!關我什麼事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

主題

94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2

積分
50
16
皖廬建 發表於 2004-8-26 04:24 | 只看該作者
a斑竹可不要推得太遠,冷斑竹不會放過你的,就逮著你了,什麼時候冷斑竹高興了自然會放了你,現在你就好好發貼吧!
以科學的理論來發貼, 以正確的輿論來砸磚, 以高尚的精神來灌水, 以優秀的帖子鼓舞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354

帖子

110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有過貢獻的斑竹

Rank: 3Rank: 3

積分
110
17
 樓主| 冷f 發表於 2004-9-8 11:12 | 只看該作者
ahcjs關於皖廬建講的問題我請問你可以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18
白頭翁 發表於 2004-9-11 12:48 | 只看該作者
蘇州美,可惜我在那裡只呆了一個白天,還是在門票兩毛的年代。虎丘,西園,拙政園,留園……一陣猛跑,照了一堆6X6的黑白照片,回來分不清哪是哪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3: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