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揭秘艾未未的「成名史」

[複製鏈接]

4

主題

4

帖子

19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等待戈多 發表於 2011-4-7 11: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轉]揭秘艾未未的「成名史」


艾未未,艾青之子,被稱為當代中國的「自由藝術家」。這個稱號究竟是怎麼得來的,讓我們一起跟隨時間的腳步,來看看——「艾未未的成名史」。
不說他的青少年時期了。咱們就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看看他的成長軌跡。據說,1981年,艾未未放棄了「在北京電影學院珍貴的機會」,跟隨女友去了美國。這時的艾未未,是一個剛從新疆來的小孩,語言不通,更別說英語,他去美國究竟想幹什麼?「我回家去了,」艾未未總是這樣回答,「實際並不是我多麼嚮往美國,而是這裡我實在呆不下去了。」對於生他養他二十多年的祖國,他竟然感到了「實在呆不下去」,內心裡,把美國當成了「家」!
  那時的艾未未,在去機場的路上還不忘告訴母親:「十年以後你們能再見到一個畢加索回來。」可惜的是,他這個中國的「畢加索」始終未出現,哪怕是山寨版的也好。
  1983年,艾未未去紐約的帕森斯設計學校學習。一年後,他的藝術史課程沒通過,有人說他是因為逃課太多,最後學校甚至停發了獎學金。看我們的艾未未這時又做了些什麼?好有個性的他,不以為恥,反而索性拍拍屁股直接走人,也不再去定期註冊居留證。從此,他成為紐約街頭「非法居住者」的一員。
  這時的艾未未,住在紐約第七街的破舊公寓,是中國人在紐約屈指可數的幾個著名的落腳點之一。他基本上有求必應,認識的不認識的,總能過來住下一陣。住過他那裡的,有等待成名的藝術青年,還有一些到紐約碰運氣的留學生。他這裡,成為「另一種形式的人群」的集散地。
  艾未未在紐約甚至能跟小偷打成一片,哪個中國人東西被偷,艾未未知道能從哪裡找回來。艾未未的名氣,慢慢地大起來了。
  1986年,弟弟艾丹也投奔過來。那時國內正在「嚴打」。他沒想到哥哥會那麼全能,在紐約幾乎什麼工作都做過:打掃屋子、鋤草、帶小孩,還當過建築工、電工、搬運工。在第七街的公寓,艾未未的壁櫥里除了幻燈機、打字機,還堆過電鑽、電鋸、電焊槍之類的工具,等等,看樣子他是「無所不能」,可是所有的這些,又好像跟「藝術」毫不沾邊。
跟其他落魄畫家一樣,艾未未也在紐約街頭靠給人畫像來維持生計。畫像的以年輕的戀人為多。跟艾未未一起在街頭畫畫的朋友,有的被警察抓過,拷起來扔到一輛警車裡。罪名是沒有執照,非法經營。但是據稱,艾未未從沒被老美的警察抓過。「(美國的警察)跟中國的城管幹的事情差不多。不過美國的警察不能打人。但可以拷人,罪名是非法經營。你沒有執照,收錢是不行的。」「咱們老說這些爛事兒有意思嗎?這都是那麼遠的事兒,咱們現在的事兒一點不提?」直至他「學成歸國」后,有人問起當初他的經歷,艾未未經常跟人急,對那段「不大光彩」的經歷有些諱莫能言。
去大西洋賭城「提款」,也是他謀生手段之一。從1987年起,艾未未花了兩年時間的「精心打磨」,變成了大西洋城的賭博高手:「只要我需要錢的時候,只需要在那兒花一天一夜的時間,能夠賺3000到5000美元。」
  那個時候,據說艾未未相當的「牛」。只要艾未未打電話給大西洋城,他們都會派車到紐約來接他。他住在最破的地下室,在第七街上,一輛超長的凱迪拉克緩緩停下,一個黑人帶著白手套把車門給他打開,艾未未從地下室鑽出來跳進去,駛向大西洋城,「街上的人都想這個傢伙一定是販毒的。」艾未未計算了一下,紐約到大西洋城有兩個小時的路程,「兩年當中,我屁股離地在一尺高的地面上,至少滑翔200次。」
就這樣,艾未未漸漸成為連接中美的重要「留學生」,誰到紐約都必定得找艾未未。
  一次艾未未給國內來的一幫學者當導遊時,帶著他們去逛紐約紅燈區,弄得學者們「亂低頭亂紅臉」。艾未未還經常篡改翻譯的內容,一邊談的是嚴肅話題,只要另一邊是女人,艾未未就會把話翻譯成調情。
「那時候一起聊的內容都跟女人有關。」有一次艾未未帶著兩個哥們去42街看一場色情表演。那地方中間有點像亭子,一兩個裸體女人在裡面擺著姿勢。周圍是一圈小屋,進屋投點錢,小窗戶就打開,可以從裡面往外看那些女人。再給些錢,還可以摸。據艾未未親口對倆哥們講,他都曾經與4個靚妹同台裸體「獻藝」,還美其名曰「推心置腹」,是「行為藝術」!
看看這時在紐約生活的艾未未,多麼的隨心所欲,有時一天吃五頓飯,有時只吃一頓。實在很無聊的時候,艾未未會對著鏡子舉著相機自拍,有時裸著,有時穿著,拍完的照片他也「不敢看」。他給別人拍的照片則是「不想看」。這些照片一放就是20年,最後被某個藝術中心從一萬多張照片里整理出246張,組成艾未未自傳性的攝影展《紐約1983-1993》。
  艾未未曾建議採訪他的記者去看他這個攝影展:「去看了就會知道我為什麼會成了今天這個樣子。」
  「我覺得到一個地方,最重要的是獲得它的極大值。對我來說,美國這個社會能獲得的極大值,並不是所謂的美國夢,即由於你個人某種努力變得更有錢,更有社會地位。」對艾未未來說,極大值就是更能有自己的空間,可以過得更荒誕一些,更無聊一些。艾未未那些無聊時期近乎「老照片」的攝影展,意外獲得廣東美術館和中山大學共同設立的沙飛攝影獎青睞,與紀實攝影家張新民一起,成為那年的攝影創作獎得主。這些「歪打正著」的照片,「鑄就」了艾未未的名氣。你聽艾未未的狂言吧:「可以毫不客氣地說,把所有中國留學生的照片加在一起都沒有我的照片豐富。」
回國后的艾未未的情況,大家知曉得更多了些,就不多說了。這兒只想讓大家看看,艾未未究竟是個怎樣的「藝術家」,他的骨子裡又是個什麼樣的人,他的成名過程,是多麼的富有戲劇性,而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05: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