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歷史博物館(2)

[複製鏈接]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4 05: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25 02:24 編輯

加州阿納海姆迪斯尼樂園小飛象
迪斯尼樂園是沃爾特迪斯尼漫畫的立體形像再現, 公園代表了想像力, 技術與生意的結合-美國娛樂.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沙發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4 05:44 | 只看該作者

大眾文化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24 20:49 編輯

大眾文化國寶
音樂, 體育與娛樂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形成特殊記憶並向全球展示美國文化.
山姆和朋友們
柳柳金的緊身衣
阿納斯塔西柳金兩歲時從莫斯科來美, 前全蘇體操冠軍的女兒, 柳金12歲前成名. 四次美國全能冠軍. 曾代表美國參加3次世界錦標賽, 身著這件緊身衣在2008北京奧運會獲得個人全能冠軍, 動作優雅, 完美無缺.

奧運贊助商徽章
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開始製作贊助商徽章, 以上為1992-1996集錦.
邁克爾傑克遜的帽子
1920式樣的黑氈帽, 歌壇巨星的標誌.
辛姆巴面具-獅子王
年輕的獅子和自豪的土地(非洲草原)的繼承者, 為1994年迪斯尼影片獅子王的主角. 在1997年改編的舞台劇中, 演員佩帶這個特殊面具. 由茱莉泰默和邁克爾庫里共同設計, 材料為輕質碳石墨, 鬃毛含有聚酯纖維.
菲勒斯迪勒舞台道具
手套, 短靴子, 嚇人的假髮, 珠光寶氣的煙嘴(木煙), 是她的重要舞台道具. 一位站立喜劇女性開拓者, 家喻戶曉-夜總會, 劇場, 電視, 電影, 義務巡迴演出.
貓女服裝
俺的形像映出來了, 只好連衣裙改短褂兒. 這個地方燈光設置極暗, 顆粒相當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0

主題

6082

帖子

274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748
3
Agen 發表於 2011-4-24 07:09 | 只看該作者
好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4 18: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24 18:36 編輯

回復 Agen 3樓 的帖子

多謝諸位造訪, 這個博物館是世博會取材之源. 如當年芝加哥就為世博會展品建立了最大的博物館, 有時周末在酒吧與同仁談天說地, 如果有插不上嘴的話題就顯得與氣氛格格不入, 特別尷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4 20:10 | 只看該作者

科技為本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26 05:48 編輯

西側一樓
創新
科學與美國生活
試驗室科學進入美國
1876-1920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位於巴爾的摩市中心, 該校開創了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的化學研究生教育.
伊拉雷姆森-1873




伊拉雷姆森
1846-1927
著名化學家, 創建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化學系並最終榮任校長.

康斯坦丁法赫伯格
1850-1910
師從雷姆森, 糖精合成者, 專利中沒有導師的名字.
-記得去年美國甜味劑市場大概在20幾億, 而鹹味替代品不到其20%份額. 所以美國醫師協會(AMA)的營養指南特彆強調減少食鹽攝入的重要性(替代品盈利有限, 所以很多食品加工商就用最便宜的玩意兒-氯化鈉保鮮-調味等, 如很多冷凍食品).

-導師不在論文或專利上署名的原因很多; 一是提攜弟子, 二是對最新發現心存疑慮. 近年來例子很多, 如去年一位諾獎獲得者兩篇文章召回, 責任全部推在一位弟子身上.
研究實驗室
這段非常精闢, 與美國心理協會對智商的定義及諸多大師的見解殊途同歸, -科學就是理性-推理與反覆驗證(Rational-reasoning).
手段
1/蒸餾
2/分離漏斗
3/基普發生器
4/滴定
5/乾燥器
6/過濾

1900- 56位女性獲得科學博士學位, 佔總數5%
1987-351,300擁有科學博士學位
女性-65,000
男性-286,300
美國原住民-500
非裔美國人-5,700
西班牙語裔-5,900
亞裔美國人-23,600
白人-319,00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4 23:15 | 只看該作者

美國行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26 17:32 編輯

塔克48轎車
1948
通用汽車運輸廳
四通八達
本展意在探索交通運輸的歷史作用. 公路系統聯結城鄉, 為城市帶來了變化. 郊區擴張, 農場和工廠成為地域, 國家和國際一體化經濟的一環, 人際交流日漸加強.

道路
19世紀早期道路大多數為地方簡易路, 亦有一些長途馬車道. 聯邦政府興辦的第一條路從馬里蘭坎伯蘭至俄亥俄州哥倫布, 1833完工.
運河
州撥款建成伊利運河, 完工於1825年. 從哈得遜河至大湖區, 成為紐約經濟動脈. 其經濟成功觸發了運河開鑿, 至1840全美運河達3,326英里.
蒸汽船
1807年, 第一條商業成功的航線試航於哈得遜河, 迅即風行全美. 允許商業和旅遊上下游通航, 降低貿易成本亦節省時間. 至1830年, 蒸汽船運輸壟斷全美水系.
鐵路
蒸汽機車1830開始在美國出現, 至1850年形成橫貫大陸體系. 1860前大約31,000英里, 集中於東北部及南部和中西部.
世紀進展
1876百年大典, 購買, 外交與戰爭, 疆土遼闊. 人們喜憂參半, 1869橫跨兩岸鐵路通車, 拉近時空.

著名照片
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和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負責人會師, 拍攝於第一條橫貫北美大鐵路竣工儀式-猶他州海角, 5/10/1869. 全長1,700英里, 歷時6年, 當時最大的公共工程. 20,000人參與築路, 主要為中國人和愛爾蘭人.
鐵路電報鍵盤, 大約1870
路燈, 1850
田間勞作
特殊農作物耗時費工, 加州農場主大量雇傭少數民族耕作與採摘. 沃森維爾農場主雇傭中國人直至國會1882年通過排華法案,
遂轉而引入日本人. 至1900達400人, 1920年代開始限制日本移民, 當地農業則倚靠菲律賓和墨西哥勞工.

男性華工老去減員

泉崎家在桔園-草莓田
年輕的日本人取代老年中國人農作, 有些日本勞工逐步成為農場主並組成家庭. 因為移民法的一些漏洞允許日本婦女入境家庭團聚, 1924年的國籍法禁止所有日本移民, 切斷了這個來源.
菲律賓農工-1939
殖民地的菲律賓人取代了日本人成為農作主力, 1934年亦遭法律限制入境.
墨西哥勞工-1960年代
墨西哥勞農工總是活躍於沃森維爾, 自從1920年代開始成為重要勞動力. 1942年聯邦政府基於短工規劃, 鼓勵墨西哥公民前來短期工作. 至1964年計劃終止, 墨西哥人已經成為勞動力主體.
西部甜菜公司榨糖廠-1890年代
當地1888開始種植甜菜, 播種面積為7,244英畝(43,560 平方英尺/英畝, 諸位買房時會用到這個概念. 華盛頓特區-馬里蘭獨立房一般縣規劃佔地0.1-0.25畝. 過去人口密度低土地非常便宜, 1-3畝的宅地司空見慣. 時下好學區開發好的地段要價每畝達20多萬, 所以一般新開發的豪宅區大多佔地一畝(3-5英尺建築面積).
今日加州仍為重要農業區, 儘管生菜, 草莓和朝鮮薊已經取代了柑橘和甜菜. 二戰後沃森維爾成為冷凍食品加工中心, 近年均已移至海外. 目前拉丁系人口達70%, 主要從事農業, 為當地主要低成本勞動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7

主題

1萬

帖子

593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939
7
媽媽咪 發表於 2011-4-25 03:23 | 只看該作者
看了那隻鞋,再看看我們現在的鞋在十九世紀就已經有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8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5 06:16 | 只看該作者

農產品走向全國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26 17:46 編輯

農產品走向全國
草莓, 啤酒花, 羅甘莓, 蘋果及其它果菜. 將數千噸草莓銷往舊金山, 蘋果則遠銷全國. 1890年代, 帕亞特山谷農民大量栽培柑橘, 並在幼年桔園裡間作草莓等以增加收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5 17:45 | 只看該作者

移民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27 17:05 編輯

移民來源
1880-1900-德國, 英國, 愛爾蘭, 義大利, 蘇聯, 瑞典, 澳大利亞, 加拿大, 匈牙利, 挪威, 其他
1900-1920-義大利, 蘇聯, 匈牙利, 澳地利, 加拿大, 英國, 德國, 愛爾蘭, 希臘, 瑞典, 其他
1920-1940-加拿大, 德國, 義大利, 墨西哥, 英國, 波蘭, 愛爾蘭, 捷克, 瑞典, 挪威, 其他
1940-1960-德國, 加拿大, 英國, 墨西哥, 義大利, 古巴, 澳地利, 法國, 愛爾蘭, 荷蘭, 其他
1960-1980 -墨西哥, 加拿大, 古巴, 菲律賓, 英國, 義大利, 朝鮮, 德國, 多米尼佳, 牙買加, 其他
1980 -2000-墨西哥, 菲律賓, 中國, 印度, 多米尼佳, 越南, 蘇聯, 朝鮮, 薩爾瓦多, 牙買加, 其他

移民法
1875-第一部聯邦移民法
1882-華工禁入法案(1943上訴);第一部排除'可能成為公共負擔者'法案

1907-禁入名單增長: 傳染病, 精神病, 殘疾
1917-文化測試, 東南亞人禁入

1921-建立國家配額制
1924-配額制永久化

1942-墨西哥公民季節工准入
1948-政治性難民准入
1952-解除種族限制

1965-建立家庭團聚優先制

1986-允許非法移民申請公民(大赦)
1990-增加移民配額

近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 美國人還是以首批先民的後裔為主-德國, 愛爾蘭, 英國. 華人移民百年, 酸甜苦辣盡在其中. 哪位感興趣可以讀一下近期人口統計局資料和百人精英的簡歷, 更加直觀的是現任3位內閣級的人物: 胼手胝足, 世代書香, 同道親朋.

http://www.census.gov/prod/2004pubs/c2kbr-35.pdf

男式克利夫蘭安全自行車-1899,    女式奧弗曼維多利亞安全自行車-1889
騎自行車迅即成為市內交通與周末郊外越野時尚, 1890年代騎自行車的人們成為改善道路遊說主體.
美國人的旅程
遷移改變人們的生活, 影響鄰里結構與文化習俗.
H. 納爾遜傑克遜移民, 遷移, 探險, 旅遊
隻身駕車環美游先驅, 傑克遜曾祖父約翰傑克遜1771年出生於麻薩諸塞, 1812戰爭中逃亡加拿大. 納爾遜旅美學醫, 定居與佛蒙特州名門伯靈頓閨秀聯姻.

阿拉斯加與墨西哥
1900傑克遜夫婦赴阿拉斯加育空河谷淘金, 1904赴墨西哥聖歐拉利婭采銀. 當了5年經理后將銀礦出手返回佛蒙特, 餘生成為其新英格蘭鄰里的頂樑柱.

服役
45歲作為軍醫參加一戰乘船赴法, 阿爾貢戰役受重傷. 回國後周遊全國, 發起並大力促進美國退伍軍人和傷殘軍人倡導服務.
傑克遜在愛達荷買了一隻牛頭犬, 起名芽子並與其同游東岸. 塵埃滾滾, 又給芽子買了一幅風鏡.
第一次跨越兩岸
1903, 傑克遜, 佛蒙特伯靈頓醫生-生意人, 與機械師休厄爾克羅克驅車從加州至紐約, 一個困難和大膽的成就, 轟動一時. 大雨滂沱, 道路泥濘, 拋錨, 缺少路, 橋. 另外兩組探險者參與競爭, 不過未能超越傑克遜一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10
Blue Ivy 發表於 2011-4-26 05:27 | 只看該作者
美國歷史博物館里東西夠新鮮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11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6 05: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Blue Ivy 10樓 的帖子

多謝諸位造訪, 權且當作補中小學歷史課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12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6 05:54 | 只看該作者
媽媽咪 發表於 2011-4-25 03:23
看了那隻鞋,再看看我們現在的鞋在十九世紀就已經有了。。。。。

在北京協和等醫院病案中見過纏足者的X-線照片, 非常殘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1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7 08: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27 19:09 編輯


南部與全國接軌
1920年代, 南部諸州的廉價土地與勞動力吸引了眾多工業, 國家鐵路系統更是如虎添翼. 南部鐵路公司廣告鋪天蓋地: 全國經濟一體化, 材料進成品出. 不過, 當時主要運出的貨物為礦, 農, 林產品.
全國鐵路僱員170萬人, 其中20%為職員. 概念與當今有所不同, 維修工亦被列入.
德里奇旅舍
至1930年代, 小型家庭旅舍, 飯館和加油站使長途旅行者賓至如歸. 弗雷德里奇夫婦及女兒經營弗雷德里奇旅舍; 馬里蘭穆爾柯克附近沿一號路邊的4間小屋. 舒適, 居家型, 便利, 不過前不著村后不著店. 家庭旅館從未與正規旅店形成競爭, 有些天黑后環境有些險惡. 有些與黑社會藕斷絲連, 德里奇拒絕接待本地人以防熱枕生意.

-至今一號路的有些地方還是不太平, 前幾年在一份地方小報上見到一份名單. 年輕可人的警員清晨與半夜沿路招搖, 抓到的探險者不單班房小住, 罰款, 還能揚名小鎮. 從學生到工人, 還有70多歲的寂寞農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3

主題

4312

帖子

3398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98
14
xifa 發表於 2011-4-27 12:01 | 只看該作者
不錯的內容。。。#12 是彩票?還是木板套刻千字文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

主題

385

帖子

24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40
15
北極風 發表於 2011-4-27 12:07 | 只看該作者
開頭的小飛象很可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1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7 15: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27 15:59 編輯

回復 xifa 14樓 的帖子

好像是木刻版的彩票, 內容為千字文. 右手那張聚焦在小腳緞鞋上, 其餘字跡模糊不清. 過去在紐約看過相對詳細的中國移民史展覽-自由女神大廳和孔子雕像地下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7

主題

1萬

帖子

593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939
17
媽媽咪 發表於 2011-4-27 19:1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Unknown 12樓 的帖子

是啊,我看過被裹壞了的腳,很可憐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18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7 19:16 | 只看該作者

汽車露營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28 19:17 編輯

家庭露營
路途居家-1930年代, 隨著更多美國人享受帶薪假期和擁有汽車, 許多家庭購買拖車, 促銷廣告中強調這種旅行方式通過路途愉快來強化家庭紐帶. 當時的拖車設計就是縮小的房子, 家居所需一應俱全-摺疊床, 爐灶, 下水槽等使家庭節省旅途食宿費用. 儘管這意味著主婦假期也不閑著, 但是拖車為千家萬戶提供了一種休閑方式.

1930-1940年代, 每年夏季新罕布希爾州卡特家都去緬因南海岸露營營地休假, 就像大多數中產階級家庭一樣, 在拖車渡過一周.
凱特汽車營地
維繫家庭, 忘掉煩惱, 閑雲野鶴. 來自拉克波特的卡特一家: 埃本, 弗尼, 魯道夫和弗吉尼亞漫步海灘, 戲水於大西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1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7 19:32 | 只看該作者

校車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29 06:45 編輯



乘坐校車
農夫和兼職司機拉塞爾起床后給牛擠奶, 預熱校車. 早飯後帶上女兒瑪麗盧, 在寒冷的早晨鄰居會給瑪麗帶來一塊用報紙裹著的加熱磚暖手. 除非被嚴酷的印第安納冬季氣候耽擱, 校車一個小時後到達10英裡外的馬廷斯堡學校, 乘客總數12人.
彈球和飯盒
跳繩和彈球用於車上或課間娛樂, 離家較遠, 午飯只好在學校吃了.
一間房學校的終結
校車使鄉村教育系統升級換代, 至1932年, 63,000輛投入服務. 馬廷斯堡學校管理者認為: 校車將孩子們送入較好的學校而且節省經費, 有些家長則不以為然; 或許增加稅收. 但是1939年, 3所單一教室學校關閉, 其75個學生全部轉入馬廷斯堡學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39
20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1-4-27 19:46 | 只看該作者

汽車與生活方式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1-4-29 06:43 編輯

二戰後擁有汽車為人們社會地位的象徵, 所購車型代表了其富裕程度與個性. 華麗的外表顯示新潮與與魅力, 而旅行車偏重家庭; 跑車和敞篷-變形車敞凸顯青春氣息. 製造商將車型人性化-階層, 風格, 休閑, 財富, 性別.
銷售
二戰結束時轎車遠遠供不應求, 車店不必大力促銷. 但是當推出新款和增產時, 顧客則要求新裝置, 新奇外觀及降價. 車店開始增雇推銷員並將其送至製造廠培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