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亞洲周刊】多國軍隊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已變質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ztomcat 發表於 2011-4-5 19: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4月04日 16:48 亞洲周刊  蒯轍元

美英法為首的多國軍隊,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已經變質成為侵略性的利比亞戰爭。

蒯轍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教育學術交流中心常務理事、中國智業發展戰略委員會副主任、港澳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特約研究員。著有理論專著《世紀之交的求索》、《中國崛起與挑戰》、《危機下的中國》、《崩潰邊緣》、《中國大轉型》及長篇小說《商界恩怨》、《角逐》、《囫圇在愛河》等。

以美國為首、英國為副、法國為先鋒的多國聯軍,對利比亞實施了七輪狂轟濫炸的空中打擊,已經摧毀了利比亞的空軍和防空力量,完全達致了在利比亞按聯合國一九七三號決議設立禁飛區的軍事目的,然而以美英法為主的多國聯軍毫無停止軍事行動的意思,因為他們的最終目標是斬首卡扎菲、消滅利比亞軍隊,幹掉卡扎菲政權,組建聽話順服的革命軍政府,控制攫取利比亞石油。因而,隨著多國聯軍開始對利比亞陸軍實行剿滅性打擊,並支持和幫助革命軍展開反攻,佔領要地。顯然,這場由美英法為主的多國聯軍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已經完全違背了聯合國憲章的精神和原則,超越了聯合國為保護平民,設立禁飛區的一九七三號決議宗旨,其性質已經完全變成了赤裸裸的軍事侵略。因此,美英法為首的多國軍隊,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已經變質成為侵略性的利比亞戰爭。

舉世皆知,美英法多國聯軍發動利比亞戰爭的前夕,美國總統奧巴馬、法國總統薩科齊,就借口卡扎菲鎮壓革命軍,並以在利比亞實行民主、保護平民為旗號,強烈威逼卡扎菲下台;薩科齊更為激進,首先承認了革命軍組織的政府地位,率先發動了對利比亞的空中打擊。豈料卡扎菲不是穆巴拉克,儘管革命軍已攻城略地,佔領了東部產油地區,但卡扎菲不僅不下台,反而指揮軍隊攻打革命軍收復失地。正是在卡扎菲之子賽義德宣布將在四十八小時內攻下革命軍大本營班加西時,奧巴馬、薩科齊唯恐革命軍大勢已去,急忙遊說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在中國、俄羅斯、印度、德國等棄權的情況下,通過了為保護平民而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聯合國一九七三號決議。但以美國為首的多國聯軍在法國打先鋒狀況下,對利比亞實施了七輪空中打擊,一次比一次更兇猛的空中打擊非但沒有保護平民,反而更比卡扎菲攻打革命軍造成的平民的傷亡更慘重,已摧毀了大量的民用基礎設施和油田,到處變成了焦土,致使數以百計的平民傷亡,三十五萬多利比亞難民外逃,造成了更大更悲慘的人道災難,而且隨著聯軍對利比亞地面部隊的打擊擴大、深入、持續,助長革命軍攻打政府軍,擴大地盤 ,利比亞的民族災難將更加日益深重。

正是在此危急的戰爭形勢下,非洲國家聯盟、阿拉伯國家聯盟、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國,對多國越軌變質的軍事行動提出了質疑,並強烈反對對利比亞動武,呼籲各方立即停火,和平解決利比亞危機,確保利比亞國家的主權、獨立、統一和領土完整。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也發出了各方立即停火的呼籲。然而,以美法英為主的多國聯軍決不會理睬國際社會關於立即停火、和平解決危機的呼籲。

雖然美國由於奧巴馬政府內部產生分歧的原因,把利比亞戰爭指揮權移交給北約,但戰爭是不會停止的。由此,利比亞戰爭的結局可想而知,儘管卡扎菲不同於薩達姆,利比亞也不同於伊拉克、阿富汗,但在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絕對的軍事優勢、政治優勢、經濟優勢的剿滅之下,卡扎菲父子如果不選擇逃亡,必將走上薩達姆父子的死亡之路,而利比亞也必然將經歷內戰、內亂、甚或分裂的民族浩劫;美法英也將陷入利比亞戰爭的泥潭,並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奧巴馬、薩科齊發動利比亞戰爭,除了石油戰略目的外,也是為擺脫國內政治困境,提升人氣和民調,為下屆的大選連任做準備,把國內政治賭注押在國際政治賭註上。然而,可以預料的是,美法英能在利比亞戰爭中或可達目的,又可陷泥淖。現時,經歷了伊拉克、阿富汗兩場戰爭傷害的美國人民,反對利比亞戰爭的浪潮勢將越來越高漲,共和黨甚至民主黨內部出現質疑利比亞戰爭的聲勢也會越來越強烈。這種不得人心的侵略戰爭更有可能導致首次發動戰爭的奧巴馬,既愧對於其獲得的諾貝爾和平獎,又愧對於美國人民,最終奧巴馬民主黨可能因利比亞戰爭,像小布希共和黨因伊拉克、阿富汗戰爭那樣,在國內政壇落敗。可以預料的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債務危機,為了挽救相對於新興經濟體的崛起而顯日漸式微的頹勢,他們還將對反美的伊朗、?利亞等借口伊核和民主問題,繼續其針對伊斯蘭文明的侵略性戰爭。尤其以伊朗為侵略目標的戰爭,可謂蓄勢已久,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最後,還須強調一點,既往的歷史經驗和上述對未來趨勢的研判預測或可說明,聯合國安理會成員國,特別是擁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需要非常慎重地對待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主權國家發起禁飛、戰爭之類的決議提案,即使為了人道主義目的要在主權國家設立禁飛區,也必須有明確的限制範圍和不得逾越的約束條件,不能讓西方列強挾持聯合國大旗,為所欲為,實現其私慾。此次利比亞戰爭的教訓和警示也正在於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9: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