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福島壯士願以死救國 東電禁家屬向外透露細節

[複製鏈接]

537

主題

4157

帖子

227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27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imidustie 發表於 2011-4-2 13: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福島壯士願以死救國 東電禁家屬向外透露細節

(香港)   (2011-04-02)

  (聯合早報網訊)香港大公報報道,綜合《每日郵報》、NHK及共同社1日報道:日本核災難陰雲籠罩下,「福島50死士」搏命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其壯舉令世人敬佩。至今,他們仍在核輻射極高的環境中從事危險的工作。其中一人的母親透露,留守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工作人員已經充分討論過自己的處境,如果需要他們長期工作的話,他們願意接受死亡的現實。然而,這些奮鬥在第一線的壯士們,並沒有每人都分配到輻射測量器。

  這位「福島死士」的母親通過翻譯員接受霍士新聞的電話訪問時哭説:「我兒子和他的同事們詳細討論過,他們都承諾如有必要會以死救國。」她表示:「他告訴我説,他們都已經接受可能會因遭受輻射在短期內死去或以後會罹癌的事實。」1日,又有1名工作人員受到輻射量超過100毫希,至此總人數增至21人。

  東電禁家屬透露細節

  這位母親不願向霍士新聞透露姓名,她説這是因為核電站管理層要求工人切勿與媒體或家人透露細節,以減少民眾恐慌。她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或是其他工人是否已遭輻射污染,但她補充,這些工人自知,他們之中會有一些人無可避免地會在幾星期或幾個月內喪命,「他們知道不可能沒有暴露在致命的高輻射之下」。

  經營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東京電力公司表示,醫療隊定期對這些員工進行檢查,看他們是否出現輻射污染相關疾病的跡象,並承諾改善工作現場的惡劣環境。

  當局還指出,數百名留守在核電站外圍工作、支援修復工作的員工,他們的情況也同樣危險。日本經濟産業大臣海江田萬里表示,大約500至 600人住在核電站的一棟建築內,「最基本的睡眠和食物都無法得到保證」。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表示,這些工人每天只吃2餐,而且只是餅乾和干米飯,然後睡在會議室和走廊里。

  無足夠輻射測量儀器

  同時也是政府和東電聯合成立的核災難專責小組副組長的海江田萬里説,顯然,並不是所有工人都獲得分配用來鋪在地上睡覺的防輻射鉛布。該名接受採訪的母親也説:「我的兒子睡在桌上,因為他不敢躺在地上。不過他們説到處都有高輻射,所以我想睡在桌上也是一樣。」

  此外,東電周四稱,由於地震海嘯的破壞,福島第一核電站的5000台個人輻射測量器大多損壞,目前只有320台可以使用,而核電站有約500名工作人員,由於不能人手一機,很多工作人員表達了不安。東電宣布將儘快調運測量器,保證每名工作人員都能夠隨身攜帶。

  東電的災難應急能力仍在不斷受到質疑,據美國媒體報道,其應急方案大大低估了可能發生的事故規模,僅僅配備了一副擔架、一部衛星電話和50套防護服應急。

2497

主題

7532

帖子

3898

積分

一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3898
沙發
cenote 發表於 2011-4-2 20:28 | 只看該作者
東電的所有不正常的舉動,令人覺得是否隱藏著某種不可告人的秘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37

主題

4157

帖子

227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270
3
 樓主| mimidustie 發表於 2011-4-2 21:42 | 只看該作者
cenote 發表於 2011-4-2 07:28
東電的所有不正常的舉動,令人覺得是否隱藏著某種不可告人的秘密....

相信東電與日本核武發展有密切關係,絕非一個單純的電力公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4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1-4-3 00:28 | 只看該作者
民主國家不透明就是合理的,這應該是飽暖及不惑之禍的邏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1: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