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搞「有限介入」 俄羅斯玩「有限超脫」

[複製鏈接]

20

主題

91

帖子

131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1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將愛 發表於 2011-4-9 10:1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搞「有限介入」 俄羅斯玩「有限超脫」

送交者: 智商128 2011年04月06日17:58:03 於 [軍事天地] 發送悄悄話

  出於一系列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的綜合考慮,與美國對利比亞局勢的「有限介入」不同,俄羅斯則對利比亞局勢玩起了「有限超脫」的戰術。

  在聯合國安理會對有關利比亞國內局勢的1973號決議進行表決時,此前曾表態強硬的俄羅斯並沒有動用否決權,而是投了棄權票。對此,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3月21日對記者透露:「俄刻意沒有在聯合國安理會有關利比亞的第1973號決議投票中行使否決權。」他說:「我們是有意這樣做的,為此我向外交部下達了指令,這些指令得到了執行。」

  3月30日,俄外長拉夫羅夫甚至表示:「如果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有關利比亞的決議中明確闡述使用武力的界限,那麼俄羅斯原本是可以支持這一決議的。我們曾提議給出具體的表述,但很遺憾,決議的起草者非常著急……」

  對於俄官方對利比亞局勢這種「不積極介入」的作法,俄羅斯國內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據悉,就在聯合國安理會對1973號決議表決之前幾個小時,俄駐利比亞的大使恰莫夫就突然被梅德韋傑夫解職。克里姆林宮消息人士在解釋這一十分罕見的人事變動時稱,恰莫夫「因未能恰當地代表俄羅斯利益」而被解職。分析人士認為,此舉表明俄高層作出對1973號決議投棄權票的內部阻力並不小。

  而作為政府總理的普京則在3月21日直截了當地說:「安理會決議是有缺陷的,該決議允許所有一切,令人想起中世紀時期對十字軍東征的呼籲。實際上這等同於允許入侵主權國家。」普京表示:「俄羅斯政府不從事外交活動,我們的工作是解決社會經濟問題。但是我個人認為,雖然利比亞政權制度沒有任何一個方面符合民主國家的標準,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因此就可以干涉別國的內部政治,甚至是那裡的武裝衝突,從外部保護某一方。」不過,普京的新聞發言人隨後表示,普京總理的上述看法是「個人看法」,而梅德韋傑夫的說法是俄官方的「唯一立場」。

  分析人士認為,「梅普組合」這種「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雙簧戲」,恰恰從另一個側面暴露出俄羅斯對利比亞問題的矛盾心理:如果俄對1973 號決議動用了反對票,那麼這將影響俄近兩年不斷努力營造的俄美關係「重啟」的大好局面;如果俄對1973號決議投了贊成票,那麼又與俄羅斯一直堅持的外交原則反差過大。所以,梅德韋傑夫解釋的是俄羅斯不得不採取的無奈之舉,普京強調的是俄羅斯不得不堅持的堅定原則。但在權衡利弊之後,俄羅斯選擇了「有限超脫」的策略,選擇了「實用主義」。

  其實,俄羅斯官方這種「有限超脫」的策略,也是得到國內大多數民眾理解和支持的。據全俄社會輿論研究中心3月24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64%的俄羅斯人不支持對利比亞採取國際軍事行動。但有56%的俄羅斯人認為,「俄羅斯應該對利比亞局勢保持中立,不介入這場衝突」。

  細心人會發現,俄羅斯的「有限超脫」並不等於「完全超脫」。3月25日,梅德韋傑夫主動給美國總統奧巴馬打電話,討論利比亞局勢。據俄總統新聞局的消息稱:「梅德韋傑夫特別指出,必須防止平民死亡,同時,首先應該達到聯合國安理會第1973號決議規定的目標。」而俄外長拉夫羅夫也在近兩個星期的新聞發布會中利用每一次機會不厭其煩地強調俄羅斯的立場。3月30日,拉夫羅夫在與奧地利外長施平德勒格會晤后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說:「我深信,停火和立即啟動談判是當務之急。我們與奧地利一致支持非洲聯盟以及阿拉伯國家聯盟提出的相應倡議。」他表示:「改革是不可避免的,但利比亞國家的未來應當由利比亞衝突雙方來商定,應當由利比亞人來決定,不要來自外部的干涉,而外部力量應當給這一進程予以幫助。」這表明,俄羅斯始終沒有放棄對利比亞局勢的話語權。

  很顯然,俄羅斯不可能對利比亞問題「完全超脫」,因為那與俄羅斯的大國地位不相稱,但俄羅斯也不會為了維護所謂的大國形象而在利比亞問題與美歐「硬碰硬」。對於美國的「有限介入」,俄羅斯玩起了「有限超脫」:如果卡扎菲被美歐推翻,那麼那張「棄權票」在某種程度上曾給美歐對卡扎菲動武開過「綠燈」,美歐應該「感謝俄羅斯」;如果卡扎菲堅持住了,那麼那張「棄權票」在某種程度上曾給卡扎菲以「道義上的支持」,卡扎菲應該「感謝俄羅斯」。所以,就是這種 「有限超脫」的策略,實際上給俄羅斯營造了一種「可進可退」的有利外交處境。

  而正當美歐忙著在利比亞建立禁飛區之際,巴勒斯坦領導人阿巴斯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近期又先後造訪俄羅斯,並與俄方就中東和平進程問題深入地交換了意見,強調俄在中東和平進程中的積極作用。很明顯,在中東和北非格局大變動的時代,俄羅斯不可能被「邊緣化」。美歐可以在沒有俄羅斯的參與下對卡扎菲動武,但美歐不大可能在沒有俄羅斯的參與下重新規劃中東和北非局勢的未來。這也是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3月22日在會見到訪的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所表示的俄羅斯願意擔任利比亞問題中間「調停人」的真正含義。

2

主題

94

帖子

7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70
沙發
我是你的小小狗 發表於 2011-4-9 14:40 | 只看該作者
別人國家的事怎麼老要插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3: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