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救災外交」能否成為促成中日關係發生轉折?!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4-11 04: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04-10)
  
  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打破了日本東海岸的平靜,然而,災難並沒有就此結束,強震引發的海嘯隨之席捲海岸低地,對習慣了地震海嘯的日本來說,或許這次災難並不可怕,但隨之而來的核電站爆炸泄露事故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我們的近鄰日本在短短几日內,上演了一出出的人間悲劇。

  或許有許多國人為之竊喜,或許也有國人更為之漠然,中國政府卻在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援救日本,接下來的日子裡,聽不完的是救災物資的源源不斷,說不盡的是日本人的自律和頑強。更有海外媒體直接將中國政府的援助行動稱為「救災外交」,輿論中充斥著中日關係能否轉折云云,那麼該如何看待這樣的論調呢?

  救災能否解開中日心結

  從去年的「釣魚島撞船」事件后,中日官方交流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除去年在日本召開的20國集團會議期間兩國領導人舉行了短暫會晤外,中日關係彷彿一夜間又回到小泉時代。近四年的關係解凍宣告終結,直接導致中日之間從政府到民間的情緒對立與不信任感的強化。東亞地區「一山不容二虎」的主導權之爭,釣魚島與東海劃界的主權領土之爭,關乎中國民族記憶的歷史問題之爭,還有台灣問題和貿易爭端,等等,中日關係不像有些人所說的僅僅是中美關係的區域縮影,而是現實利益與感情糾葛交織在一起。

  從中國民眾在看待政府援日行動的左右搖擺,到日本在接受中國救援的欲拒還還,方方面面無不窺探出中日關係的紛繁複雜。如果僅僅是利益分歧,還可以從談判桌上討價還價;可中日關係偏偏是夾帶著情緒,感情是不能拿來做交易的。中國民眾不會因為日本遭受重大災難而改變對日本的埋怨和埋藏在心中一個多世紀的民族仇恨,日本民眾也不會因為中國的積極援助而動搖自己心中對中國本能的抵觸和不信任。

  援助能否打開中日政治關係僵局

  撥開「災難面前見真情」的人性訴求,對政治而言,唯一的話題便是利益。中日兩國上演的這場「救災外交」可能讓許多希望中日友好的人感到興奮,但是「插曲」隨之而來,就在日本全力進行自救、中國全面援助日本的時候,東海油氣資源之爭又浮出水面,3月26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一艘驅逐艦,在東海油氣田附近日中「中間線」東側「巡航」時,遭到中國海監部門直升機的近距離警告。日本政府隨後通過外交渠道向中國政府提出了抗議。讓世界輿論嘩然,大難面前,日本政府為何還有精力去挑起不該此時發生的矛盾紛爭呢?

  一個小插曲便可看出中日關係的癥結所在,利益紛爭得不到有效緩解,想要讓兩國關係從此風平浪靜、一馬平川地走下去是不可能的。分歧就是分歧,它不會因為一兩次的示好而消失,正所謂「求同存異」,現在中日兩國都在尋找,兩國都能認可的「同」在哪裡,難道兩國真的無法避免再一次的兵戎相見,這將會是一個世紀難題。

  中日兩國從歷史上的中強日弱、中弱日強,走到今天的兩強鼎力,經歷了太多太多,讓我們回到文章的題目中來,「救災外交」是否會促成中日關係發生轉折呢,想必它會像問下一場地震會何時何地發生一樣無法回答!

  (文義 山東 自由撰稿人)

《聯合早報網》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沙發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4-11 08:01 | 只看該作者
恐怕連水花都看不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2

主題

1519

帖子

644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七界殺星

Rank: 5Rank: 5

積分
6441
3
平凡的鵝卵石 發表於 2011-4-11 10:50 | 只看該作者
改善中日關係,那是不可能的。小日本就是喂不飽的白眼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3: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