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多方質疑 奧巴馬腹背受敵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1-3-23 23:4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1年3月23日  僑報



  美軍士兵在位於義大利的北約基地附近練習從C-17飛機上跳傘。 美聯社




  美國戰機被總統奧巴馬派往利比亞,開始了美國對中東地區的第三起軍事打擊。但與此同時,美軍介入該場行動,也迅速在國內掀起一場異見的交鋒。繼有議員指奧巴馬的行為可能違憲后,又有人稱奧巴馬是在冒險,有人稱奧巴馬沒聽取國會意見,也有人稱奧巴馬行動過於緩慢……
  對利比亞動武 國會山異見交鋒
  奧巴馬總統將美國的戰機派往利比亞,開始了美國對中東地區的第三起軍事威脅,也迅速在國內掀起一場異見的交鋒,令他「腹背受敵」。
  據《國家雜誌》報道,在2008年大選中,自由派被奧巴馬吸引,因為他是最可信的反戰人士,如今他卻把美軍派到不受歡迎的地方,自由派與奧巴馬的關係也急遽破裂,甚至那些曾對入侵伊拉克投贊成票的民主黨議員也認為在利比亞的冒險行動是「不必要的」,並且質疑奧巴馬的立場。民主黨議員古辛尼馳(Dennis Kucinich)說,美國介入利比亞問題是「可被指責的冒犯」。
  國會中的共和黨人也對奧巴馬的決定大加毀謗,有的批評他反應太慢,有的批評他沒有充份聽取國會意見,沒有明確的戰略計劃。
  眾議院議長博納說,聯邦政府應該明確地向美國人民、國會和軍隊解釋清楚,美軍在利比亞的任務究竟是什麼,美國在這場任務中擔當什麼角色,如何完成這場任務。在承諾採取進一步軍事行動之前,聯邦政府應該更好地與美國人民溝通,與國會溝通。
  民主黨眾議員威納(Anthony Weiner)雖然支持轟炸利比亞,但卻希望奧巴馬獲得國會授權。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一直倡導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他認為奧巴馬做得太少、太晚。麥凱恩對媒體說:「奧巴馬等待得太久,我們必須支持他和美軍接下來的行動,我們沒有更快地採取行動,有點令人遺憾。」
  共和黨一直都在叫嚷要削減赤字和國債,現在卻吵嚷美國沒儘快展開軍事行動,共和黨的論調受到歡迎,可是這場戰爭何時結束耗資多少還是未知數。  僑報編譯蕭牧
  已花數億 美軍行動耗資惹爭議
  美國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已經耗費了幾億美元,美國國內就這場戰爭的資金問題展開爭論。
  據CNN報道,目前美國所發射的戰斧式導彈已價值2億2500萬美元,等到禁飛區完全設立,美軍的消耗將高達8億美元。另外,對禁飛區進行維護每周需要1億美元。
  在如何減少赤字的辯論中,國防支出一直是最有爭議的問題。美國的國防開支達到二戰結束以來的最高點,是中國國防開支的6倍。美國希望得到其他國家的資助,來支付利比亞軍事介入的費用,國務院一位高層官員上周在國會聽證時說,波斯灣一些盛產石油的國家也曾表示可給予財政支持。
  然而美軍的消耗卻在不斷上升,美軍一架頂級型號戰鬥機周二墜毀,替代這架戰機需要1億至1億5000萬美元,每架戰機每小時耗油達1萬美元。
  國防部表示,目前還不能提供美軍行動所需資金的官方估計數字,聯邦政府說,將自目前的預算計劃內支付利比亞行動的開支。本年度預算的戰爭開支為1500億美元。
  然而,國防部可能會被迫要求國會追加經費,幾位左翼及右翼國會議員強調,美國無力負擔這場軍事介入。
  共和黨眾議員艾馬士(Justin Amash)說:「國會根本就沒有授權對利比亞進行軍事進攻,這場軍事行動也耗資太大。我們沒錢可花,這場戰爭也沒必要。」 僑報編譯蕭牧

  民調:七成美國人支持設禁飛區
  根據最新公布的CNN/Opinion Research民意調查顯示,70%的美國公眾支持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但還有大部分人反對向利比亞派遣地面軍隊。
  這項最新民調發現,支持利比亞禁飛區的人數在過去一周有所增加,之前支持比例為56%。
  但對於直接攻擊卡扎菲的軍隊,支持率跌至54%。僅有28%稱他們支持將派遣美國地面軍隊前往利比亞。就奧巴馬處理利比亞局勢的方式,此項最新民調發現,50%表示支持,41%表示不支持。
  但奧巴馬目前正面臨來自國會議員越來越多的憤怒。在2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多尼倫(Tom Donilon)回答了有關國會憤怒的問題。
  他稱,首先,與國會討論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政府歡迎任何國會希望表達的支持;第三,就如他之前所說的那樣,此次行動是有限的,無論是在範圍,還是在任務的持續時間上;第四,在聯合國安理會17日通過利比亞禁飛區決議時,恰好是國會休會前晚,因此奧巴馬在18日確實與在國會的以及休息中的國會成員進行了電話交流,討論這個問題。

  紐時記者回憶在利被困經歷
  《紐約時報》四名駐利比亞記者日前回憶在利比亞被卡扎菲警衛部隊關押六天的可怕經歷。
  據亞洲國際新聞社(ANI)消息,這四名記者分別是該報貝魯特分部的總編輯、兩次普利策國際新聞獎得主沙迪德(Anthony Shadid),資深戰地攝影記者希克斯(Tyler Hicks)和亞達里奧(Lynsey Addario),以及記者兼電影攝影師法雷爾(Stephen Farrell)。
  這四名記者此前一直對利比亞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在艾季達比耶附近交火情況進行報道,直到戰事緊張到可能威脅到自身安全,他們才決定退出該地區。但他們的司機不小心把車開進了卡扎菲支持者控制的一個檢查哨。
  希克斯回憶道:「我對司機喊道,『繼續開!別停下!別停下!』我知道一旦被攔下,結果會很糟。」他還說,如果司機試圖闖過哨卡,那輛車無疑會被擊中。
  沙迪德說,「我聽見有人用阿拉伯語叫,『打中他們』。當時我們都以為要完蛋了。」
  希克斯說,「有人叫道:『不,他們是美國人,我們不能開槍。』」他接著說,他們然後被要求掏空口袋並躺在地上,接著就被綁了起來。
  亞達里奧敘述道,當時有人脫下她的鞋子,抽出鞋帶綁住她的腳踝,接著打她的臉,然後大笑。她說,「見我哭了,那個人笑得更厲害了。」
  上周四,他們被轉移到的黎波里,後來又被送到一個安全房。周一下午,他們被移交給土耳其外交官員,最後獲釋離開。
  據保護記者委員會統計,目前有13名記者在利比亞或失蹤或被政府扣押。失蹤者中有四位來自半島電視台,兩位來自法新社,還有一位來自蓋蒂圖片社(Getty Images)。  僑報編譯小蔥
  聯軍射導彈 美媒記者打嘴戰
  就在美英等國的軍隊在空中頻繁向利比亞「扔」導彈之際,兩家美國媒體的記者卻在地面上打起了「嘴戰」。福克斯新聞網(FOX)的一篇「獨家」報道指責包括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在內的西方媒體甘願充當利比亞當局的「人肉盾牌」,而CNN的記者則憤怒地反駁了FOX的指責,並諷刺對方呆在賓館里「閉門造車」編新聞。
  事情的起因是FOX五角大樓記者格里芬21日報道稱,英國軍隊當天本準備好向卡扎菲官邸發射7枚導彈,後來不得不中止進攻,原因是利比亞政府將包括CNN、路透社和其他一些外國記者帶入官邸,名義上是請記者參觀被聯軍攻擊后的損毀情況,而實際上是有效地利用他們作為「人肉盾牌」。
  對此,CNN22日在其官網上發表了回擊報道,並刊登了其在利比亞的資深記者羅伯遜21日晚上所作的視頻連線回應。羅伯遜憤怒地稱「這一指控是駭人聽聞的而且絕對虛偽的。」
  羅伯遜稱,CNN隨利比亞官員進入現場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親自獲取現場第一手資料,而不是依賴當地政府拍攝、編輯后再傳來的視頻。
  羅伯遜稱,FOX的「人肉盾牌」說簡直是瘋了。他透露,當天記者們坐上公共汽車時並沒有事先被告知要去哪裡,到了被炸毀的卡扎菲的官邸,也總共只呆了約20分鐘就被帶離。「如果他們真想利用我們作為人肉盾牌,會讓我們呆更長的時間。」羅伯遜說。
  有點受傷的羅伯遜在回應中也不忘記回擊FOX,諷刺其在利比亞的戰地記者哈里根竟然呆在賓館也可以「做新聞」。

  美國宣布制裁
  14家利石油公司
  美國財政部22日宣布,隸屬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的14家公司將受到美國的制裁。
  這項宣布是根據美國總統13566號行政令做出的。該行政令封殺所有美國司法管轄區內的利比亞政府及其控制實體所擁有的財產和利息。任何美國公司和個人不得與利比亞國有實體有商業往來。
  這14家公司包括阿拉伯海灣石油公司、阿扎維亞煉油公司、地中海石油服務公司、北非地理物理勘探公司等。
  財政部發表聲明說,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是利比亞石油企業的中樞,控制著從事石油勘探、生產和銷售的公司群體。
  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主任祖賓說:「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一直是卡扎菲政權的主要資金來源。與聯合國1973號決議相一致,所有政府都應封殺利比亞國家石油公司的資產,確保卡扎菲不能使用其公司網路來支持其活動。」
  美國財政部表示,如果這些公司變更其所有權和控制權,財政部可考慮重新授權其從事交易。
  奧巴馬總統上月頒布制裁利比亞的行政令,此前已經對300億美元的利比亞資產進行制裁。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21: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