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療傷也許比預想快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可愛可親 發表於 2011-3-23 19: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股神」巴菲特21日在韓國說,當年「9·11」事件后,也有人擔心美國經濟,結果美國經濟恢復得很快,他確信此次大地震後日本的情況也會這樣。

    巴菲特也許是對的。從這幾天的情況看,日本的恢複比預想中快。在東京國內,人們最為擔心的「計劃停電」已得到緩解,鐵路交通正常。地震初期出現的搶購現象不復存在,物流系統基本恢復。日本的大米每年有50萬噸的儲備,前幾天缺米不是因為沒有米,而是大米加工過程因停電不能進行。一旦排除了因現代化社會分工細化造成的障礙,現在東京市面上大米已經供大於求。

    更重要的是,人們開始認識到:正常的生活才是恢復經濟的途徑。震災發生后第一周,電視里全是地震信息,現在影視娛樂節目已經全面恢復。商店裡顧客多了,學校的各項活動也都恢復正常。媒體上也從之前一致地譴責大型比賽「浪費電」,轉向爭論大型比賽是否能拉動日本經濟。

    此前一些悲觀的預計正在被推翻,比如說停電將使居民消費減少20%,事實上,停電也促進了居民就近消費和網上購物。有數據表明,現在這兩種消費方式增長很快。儘管目前東京街頭還是排長隊限量加油,但實際上日本法定可用70天的石油儲備還未開始動用。

    這次災難造成的生命損失超過了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但從經濟損失來看,並沒有超過。首先,受災地區經濟規模不大。這次受災最嚴重的宮城、岩手、福島三縣GDP僅占整個日本的4.1%,即使加上茨城縣也不過6%.約為30萬億日元,而阪神大地震受災地區的GDP總值為70萬億日元.此次受災嚴重地區多在人口稀疏地帶,高速公路等社會基礎設施並未受到嚴重損害。而且,日本9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災區之外。這些地區現在除了停電外,多數人生活基本正常。

    我們不要低估了日本經濟、社會的恢復能力。1923年發生 「關東大地震」后,東京一片火海,整個城市毀滅,不到10年,一座新的首都拔地而起。二戰後期,東京再次被美軍炸成平地,又不到10 年,一座新的首都建成。此後,日本經濟從此走上高速增長道路。

    日本民族在沒有危機時,總是爭吵不休。但是一旦遇到危難,立即團結。這個民族的一致性、協調性,是整個國家復興的源泉。歷史上,日本人總把危機作為整個國家轉型的機會,相信這次也不例外。經過這次災難,日本產業政策、社會政策可能加速向新的方向調整。

    日本災難報道「劇場化」容易誤導觀眾,以致有媒體甚至認為日本將陷入「10年崩潰」。身處東京,筆者的感受是:日本社會仍保持著高度的自救和自主療傷能力,它的恢復速度可能令外界吃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17: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