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盲目服碘片 小心會有副作用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zhh 發表於 2011-3-18 10:2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聯合報╱陳宏毅/新光醫院藥劑部藥物諮詢組藥師】        2011.03.17 12:55 pm


日本地震及海嘯后再傳核能廠輻射外泄,擔心輻射塵飄來台灣,許多民眾開始驚恐,醫院陸續接到相關電話諮詢,還有人慾向醫院購買碘片。事實上,衛生署與原能會都呼籲,目前台灣民眾不需要服用碘片,盲目服用碘片,可能反而增加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危險。
國內碘片以項目進口方式自國外輸入,限於專責機關使用,行政院衛生署未曾核准碘片 (碘化鉀 )製劑許可證,一般醫院門診也沒有備置 。根據原能會公布碘片使用時機,在核子事故或有發生之虞時,達干預基準(預估減免甲狀腺約定吸收劑量)100毫西弗時使用(照射一次胸部X光放射量約為0.2毫西弗)。
碘片不能預防所有輻射傷害,輻射遊離粒子數百種,可能造成健康危害的包括如銫137,碘131,鈽239,鐳222,鍶90,氚,鈾238,而碘片只能阻絕碘131的危害,對其他放射性物質則無效。
碘片能夠阻絕碘131,主要是因為碘先被吸收進入人體,到達甲狀腺后,可阻止放射性碘131入侵,若人體已遭受輻射污染,也可以置換出放射性碘,每一顆碘片約可置換出10cGy(約100毫西弗)放射性碘。但一般而言,碘片用於預防的效果較佳,若已遭受污染,再吃碘片的效果較差。
放射性碘會堆積在甲狀腺,傷害甲狀腺而引發癌症。而碘片服用30分鐘后,就可以發生阻絕功能。放射性碘由曝露環境吸入到甲狀腺,約需10至12小時,故在曝露放射性碘后3至4小時服用碘片,可阻擋50%以上放射碘進入甲狀腺。
不過,服用碘片也可能產生不良反應,如可能出現皮膚疹、唾液腺腫大、金屬性味覺、嘴巴或喉嚨有燒灼感、牙齒和牙齦酸痛、感冒癥狀、胃不舒服和下痢。少部份人有較嚴重的過敏癥狀,包括發燒和關節痛、臉和身體部腫脹,甚至呼吸困難,應立即停止服藥並就醫。另外,也可能出現流涎、唾液腺腫大、頭疼等,這些在停葯后將逐漸消失,如程度嚴重可用藥物改善,由醫師處理。
再次強調,在目前國內並沒有受日本輻射污染的情況下,民眾不需過度恐慌,更不宜自行服用碘片,以免反而有副作用。
服用碘片請諮詢藥師並注意下列事項
1.碘過敏者不可服用碘片。
2.最長持續服用時間不得超過10日。
3.應存放於兒童觸摸不到的地點。
4.兒童服用方法建議:可磨成粉末,拌合橘子汁、糖汁、果醬使用。
5.甲狀腺患者、孕婦及新生兒服用時,請遵照醫師指示。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9: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